
网络截图
在我们探讨爱情与婚姻的时候,常常会陷入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之中。同事郝某父母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金钱在婚姻关系中的重要影响力。
郝某的父母结婚长达四十年,然而这四十年里,争吵成了家庭生活的常态。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这样的家庭氛围,无疑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其实是经济因素在作祟。

郝某的爸爸是一名退休教师,在40多岁的时候娶了来自古田县的妈妈。妈妈来到福州后,生育了郝某和弟弟。但妈妈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全家仅仅依靠爸爸一人的收入来维持生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教师的工资仅仅40多元,要养活一家四口人,这样的日子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艰难。
从郝某有记忆开始,父母的争吵就不断。小吵小闹就像家常便饭,而大吵的时候甚至会发展成斗殴。妈妈在家庭中没有经济来源,即便后来去学校做勤杂工,那微薄的收入也无法让她在家庭里拥有话语权。每当被爸爸气得不行的时候,妈妈就跑回娘家,可外公外婆总是劝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出嫁的女儿不能长时间待在娘家。所以,当爸爸去外婆家接妈妈的时候,妈妈也只能跟着回来继续生活。
如今,郝某的妈妈已经70多岁了,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医保,家庭的生活费用只能依靠爸爸那6000元的教师退休金。幸运的是,妈妈身体还算硬朗,而两位老人年纪大了,也吵不动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在郝某家体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家庭没有什么积蓄,郝某快40岁了还没有结婚。在现代社会,结婚往往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房子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而彩礼也是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但郝某一家四口挤在50多平方米的单位宿舍里,家里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持他成家,他的弟弟同样也因为家庭的经济状况成为了光棍汉。

那么,婚姻真的不需要金钱的支撑吗?在现实生活中,金钱虽然不是婚姻的唯一要素,但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就会接踵而至,夫妻之间的矛盾也会因为经济的拮据而不断被放大。当爱情面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考验时,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爱情就像无根之木,难以长久。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那些在贫穷中依然坚守爱情的夫妻。他们或许有着更坚定的信念,更深厚的感情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情况只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金钱在婚姻关系中扮演着为爱情保驾护航的角色。
为此,奉劝天下女人,千万不要因为要带娃辞去工作当全职太太,即使老公很会赚钱,动不动伸手要钱,还有自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