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土地公说乞丐是穷命,吕洞宾不信,给了对方如意盆,结局如何

边白说文史 2025-04-20 11:59:12

从前有两个乞丐,总把最好的饭菜供奉给土地公。吕洞宾得知后,质问土地公:“他们如此虔诚,为何不赐给他们荣华富贵呢?”土地公:“这二人是穷苦命,一旦有了钱,就要命丧黄泉了。”

吕洞宾不相信:“怎么可能有人天生穷苦命?土地公,我看你就是懒惰了,做神仙做得心高气傲,不管穷苦人的生活了。”

土地公为了证明自己,变出一块狗头金,扔到地上。

两个乞丐看到后,立刻争抢起来,并且为此大打出手。

最终,其中一个乞丐把另一个乞丐打死了,而打死人的乞丐也因此犯了命案,被官府抓走,斩首示众。

土地公解释道:“打死人的乞丐姓张,被打死的乞丐姓王。张乞丐和王乞丐原本感情非常好,晚上一床睡,白天一桌吃。有一次王乞丐掉进河里差点淹死,还是张乞丐把他救上来的。可现在有了这块狗头金,两个人反倒大打出手,反目成仇。你说他们是不是天生的穷苦命,本来就不该有钱?”

这解释听起来有理有据,可吕洞宾却摇了摇头:“这两个乞丐整日吃不饱、穿不暖,自然会对金钱有很大的欲望。你只扔了一块狗头金,他们两个不争抢,才怪呢!你还是看看我怎么处理吧。”

随后,吕洞宾口念咒语,复活了两个乞丐,将狗头金变成了两个陶瓷碗,一个陶瓷碗上写着王乞丐,另一个陶瓷碗上写着张乞丐。

既然只是陶瓷碗,两个乞丐也就不争抢了,何况上面还写着各自的名字。

他们只是好奇,为什么土地庙里会突然多出两个陶瓷碗?

王乞丐突然说道:“肚子好饿啊,咱们出去讨饭吧。”

张乞丐回复:“讨也是讨些残羹剩饭。要是我能像那些富人一样,吃一碗热气腾腾地猪肉馅饺子就好了。”

话音刚落,张乞丐的陶瓷碗里就出现了满满一碗猪肉馅饺子。

他吃了一惊,饱餐一顿后,又尝试着说道:“我想要一件华丽的衣服。”

陶瓷碗立刻冒出白烟,白烟散去后,一件丝绸衣服整整齐齐地放在地上。

王乞丐见状,心想:我的陶瓷碗也是凭空多出来的,说不定也有这样的神奇功效呢。

于是他也对着陶瓷碗说出各种各样的心愿,不出所料,心愿全都实现了。

吕洞宾解释说:“这两个陶瓷碗叫做如意碗,可以随着人的心愿,变化出世间所有的东西。也就是说,张乞丐和王乞丐以后再也不会缺钱了。”

土地公不服气,笑着说:“他们两个乞丐陡然而富,必然会招来小偷、强盗,最终照样会家财散尽,说不定还会命丧黄泉。”

吕洞宾说道:“你就继续瞧着吧,别把话说得太早。”

靠着如意碗,两个乞丐都变出了豪宅、美女、家仆、锦衣玉食,生活无忧无虑。

果不其然,没多久,他们就招来了小偷、强盗。

一个小偷把王乞丐的如意碗偷来了。不料如意碗自从进了小偷家,就再也没法实现愿望,反倒每天晚上都变出十几只癞蛤蟆,没几天,小偷的家就成了癞蛤蟆的乐园。

小偷被折磨得焦头烂额,只能悄悄把如意碗还了回去。

再说张乞丐这边,因为如意碗的秘密不慎泄露,引来了一个强盗。强盗打算直接谋财害命,可他刚准备行动,如意碗就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响声,紧接着数十只小钢针朝着强盗飞了过去,强盗吓得仓皇逃窜。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去偷如意碗了。

吕洞宾笑着对土地公说:“看到了吗?只要你给得足够多,他们根本不可能因为钱而丧命。”

靠着如意碗,两个乞丐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甚至有了属于自己的城池。

此时的他们突然感觉到生活很无聊,毕竟不用工作就能获得一切,他们除了吃喝玩乐,已经没别的事可以干了。

两个乞丐开始回首往事。

张乞丐想起,自己小的时候,非常喜欢绘画,甚至梦想过当画家,只是家中贫穷,连买墨水的钱都没有,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梦想。

而王乞丐也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喜欢研究道学,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不得不为温饱问题操心,才放弃了这个爱好。

现在是时候重拾梦想了。

张乞丐开始投名师访高友,专心学习研究绘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画的作品越来越栩栩如生,以至于最后画中的人物似乎要从画中走出来一般。

那么王乞丐怎么样了呢?具体的过程就不说了,只是百年之后,吕洞宾身边多了一个姓王的小道童。

故事改编自《民间故事》。

在土地公看来,钱就是原罪,人没有钱还可以维持团结,好好活着,有了钱就会自相残杀,命丧黄泉。因为人都是有贪心的,有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

不过仔细分析,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穷人思维。

贫穷会限制人的格局,让人认为只要有了钱就会幸福,钱越多越好。然而真正富有的人,往往并不怎么在乎金钱。因为他们的钱已经足够多了,不害怕过穷苦日子。如此他们的格局也就提升了,看到了钱之外的东西,从此对更多的东西感兴趣,追求更多的价值。

吕洞宾看到的正是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仅仅赐给两个乞丐一块狗头金,而是赐给了他们一人一个如意碗,让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而后来的现实也恰恰印证了吕洞宾的观点,张乞丐和王乞丐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一个成为了大画家,另一个成为了仙。

所以钱不是原罪,人只有满足了生活所需,才敢去追求生活之外的东西,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马斯洛需求”的理论。

大家觉得这个故事有道理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