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静妃在梁帝生辰前的掌控,就懂她为何有让林殊安心养病的底气

界言影视 2025-03-11 16:35:13

本文作者:界言

图源:官方剧照(特别致谢),侵删

在《琅琊榜》的一幕春猎场剧情中,静妃终于与林殊重逢。

林殊中了火寒毒,曾受尽削骨换皮的痛苦,不仅落下了一身残病,还不能以林殊的身份生活在世,必须换名改姓为梅长苏。

当得知林殊已用梅长苏的新身份回来金陵,并准备替赤焰旧案申冤,静妃的第一反应是劝慰和承诺。

她让林殊先养病,宫里的事交给她。

她居然直接让梅长苏“退场养病”?那时候看到这里,小编心里很惊叹:静妃真的好大的口气!

梅长苏身为麒麟才子,想找梁帝翻案不知有多艰难!他花了许多年的心血和精力去谋划、去铺路,才一点点地走到如今的局面,成功撼动了金陵城。

为何静妃在什么都没准备的情况下,居然敢如此独揽“此番大任”?她到底藏了什么底牌?其实一切答案,都藏在了梁帝的生辰那日里。

一、温柔针潜伏三十年

首先,我们先看静妃的底气从何而来?

因林府关系受到宸妃照拂,她享受过爱屋及乌的优待,又经历了宸妃死后,她被遗忘在深宫中的岁月,前前后后加起来都有三十年了。

用三十年,她不仅看透了梁帝的猜忌、皇后的贪婪、越贵妃的跋扈,深懂宫里的这些冷酷无情和勾心斗角的棋局,也领略过梁帝作为夫君,对她的冷漠,以及他作为父亲,对儿子的不善待,清楚地明白到,自己手中的银针,她一身的医术,意味着可以自保,也可以守护着儿子。

于没有背景势力的静妃而言,它们便是唯一也是最好用的武器。

因此,这些年,她将它隐藏得可好。如何隐藏?静妃将自己营造出“与世无争”“性情温和”和“无害妃子”的形象,将身边人通通潜移默化地影响。

结果便是,没有人,包括她被重新恩宠后,时常与她待在一起的枕边人梁帝,也不知道和察觉不出,它们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不过,静妃手中这根银针和一身的医术,既调理得了龙体,也调理得了朝局。

二、深藏不露的银针

接着,回顾下梁帝生辰时发生的事情。

这段接近大结局的情节中,当时,梁帝已经交出了朝中大权给靖王,让他暂时以太子的身份监国。

梁帝“半退休”后的第一个生辰,必定会大办。而靖王监国后的最想做的事情,便是重审赤焰案。

他与梅长苏商定好,计划就安排在梁帝的生辰,给他一个“无路可逃的绝境”。

这个计划必须成功。因此,距离生辰还有几天,梅长苏已与靖王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夫,尤其是他们其中之一的助攻言阕,也已经在宫外的不少大臣之间确定和游说了他们的立场。

此时,莅阳决定宣读谢玉遗书的心也是坚定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生辰”这一天的到来。但是,这世上,做再好的准备,也总会有意外发生。

梅长苏料到这一点,担心在计划成功的关键时候,他们会“遭遇到有人向梁帝通风报信”。

谁会这么做?朝中难免会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大臣,又或者是大臣之间的不对劲气氛不小心给有心人产生了猜测。

这样,就少不了会有人跑去梁帝跟前“好心提醒”的意外出现。

为了防止这个情况的发生,原著有这么一段,梅长苏让靖王一定要去找静妃,让她务必做好准备。

梅长苏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静妃盯紧着梁帝,不给朝中任何人有机会见到梁帝。

没想到,靖王一听,立即笑了,说他母妃(静妃)早就已经这么做,压根不需要梅长苏安排,并让梅长苏彻底安心。

有靖王这一句话,梅长苏确实安心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有什么办法,静妃是可以这么能耐,让梁帝一直留在宫殿里,不去见其他任何人?

三、用药膳操控了时间线

不用想,都猜到静妃肯定是对梁帝用了“药膳”,此药估计量不大,不太明显,对梁帝身体也没有大碍,但一定会妨碍他去见各官。

若梁帝身体感到疲惫或者劳累,此时的靖王又是太子,早已帮他监国,他确实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便不会召见一些臣子。

而臣子求访梁帝的话,自然就会被他以身体不适为由打发走。

在原著中,靖王告诉梅长苏,他已经跟静妃提过了,担心有首鼠两端的臣子跑去告密,她务必确保梁帝生辰那几日,没有外人能见到他。

待真正实施时,静妃确实一直陪在了梁帝的身边,一个外人都没有机会靠近。

以前,静妃总是掐准请安的时间,定是在梁帝批阅完奏折的时候去见他,就是盯着他的疲惫期,好施展自己对梁帝有用的“医术”,让梁帝渐渐信任她,也习以为常,同时也越来越依赖她来解决身体不适的情况。

如今,他处于“半退休”状态,年纪也大了,这种依赖感会更重。此时此刻,是梅长苏与靖王即将大计成功的关键时刻,静妃选择在药膳或者檀香中下手,可以说是神不知鬼不觉。

当靖王、言阕忙着奔走朝堂做好准备时,静妃的战场却是在梁帝的脉案上。那些看似调理身子的药膳配方、安神茶、午膳茯苓糕、药浴方等等,实际上都是精准的行为控制器。

这几日,静妃完全控制了梁帝。无人知晓静妃的医术到了何种境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做这些“小动作”,太医们都是难以察觉。

越是有真本事的人,越喜欢隐藏锋芒,保留真正的实力,让周围的人看不出、猜不透,等到关键的时刻,再给敌人出其不意又狠狠一击。

别说越贵妃和皇后,就连梁帝,遇到这种敌人,也是头疼的。

不说其他的,就说高湛这样难以收买的人,也能归她所用,就可想而知,静妃不仅城府深、有超高的情商、会善辩的口才,还有一身高超的医术。

比起梅长苏的朝堂阳谋,静妃的深宫暗战才是最致命的。

医术可救人,也可置人于死地,比起那些武功高强的敌人可怕多了,让人防不胜防。相对于越贵妃和皇后的那些心机,静妃更难让人防范和对付。

写到最后

综上所述,当靖王向梅长苏说出“母妃早已安排妥当”这一句话时,小编才终于懂,这个看起来一直温婉的静妃,早已将自己的棋局,布在了药炉里。

她无需像战士们一样挥舞着手中锋刃才能上场杀敌,她只需凭借手中银针,便可救人或置人于死地。

静妃表面上看似柔若无骨,心思却缜密吓人,若说她能控制得了梁帝,掌控着整个金陵城命脉的能力,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静妃通过每日“掐点”请安,多年塑造“无害宠妃”的人设,又成了梁帝万年唯一的精神依赖。她善于察言观色,懂得如何套话,她对宫里的动态,早已比悬镜司掌握得更快、更准、更多。

以上这些,都是她的底气。

这样的静妃,你想想,她被宠后,梁帝对她很放心,也十分信任,若她一旦存了“陷害之心”,那么她才是《琅琊榜》最细思极恐的执棋人。

文章开头,静妃对梅长苏的那句承诺的话,真不是随口说说的。

可惜的是,梅长苏并不接受静妃的一言之诺。他不想让静妃独自去承担大计,更不想她以身涉险,便果断拒绝她的建议。不然,我们又可以看到静妃的一出好戏。

最后,大家又是怎么看待静妃敢说出“宫里的事交给我”这句话?欢迎评论区里讨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