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高校数量很多,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相对名气较大,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名字相对也很有辨识度。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系列高校则工科特色趋同,非常容易“撞脸”,很难分清彼此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专业。

这也是国内很多高校后期持续更名带来的现实焦虑,假如一所城市高校数量不多,无疑有利于高校的转型建设。但对于西安、武汉、南京等“高教之城”来说,则容易因为“相似度”比较高,造成名字混淆甚至降低高校的学科优势。
西安理工大学,简称“西理工”,是我国水利水电、装备制造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高校之一,是工信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也是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
西理工也是西迁高校之一,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的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

西理工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西理工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北京机械学院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北京工业管理学校、北京工业干部学校合并组建,是当时全国机械类高校中影响较大的学校之一。
1969年11月北京机械学院“西迁”至陕西汉中,1972年又迁址西安,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陕西工业大学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沿革而成,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有着各种专业交织。

西理工的更名有着传奇经历。1994年1月,陕西机械学院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是全国首批更名高校之一,陕西省第一个更名高校,机械工业院校中首所更名“理工大学”的高校。
相比现在的理工大学“雨后春笋”,当时各级严格控制高校更名,没有特殊需要不予变更。西安理工大学的名字,就属于不得不改的类型。当年陕西机械学院名字很有“承重感”,在机械领域影响比较大。其实原本直接升级为“陕西机械大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西北农学院迁回陕西机械学院,农业和水利类专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机械学院的名字已经难以体现综合学科特点,一方面要升格大学,一方面要体现综合性。这就可以理解,现在西理工的农业科学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西理工的学科排名非常靠前。西理工现在是西安规模体量比较大的高校之一,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设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8个本科专业,其中32个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达到7个。

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西理工位列世界高校501—600位,国内高校92—14位。国内高校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转让数量榜单上,西理工位列第35位,陕西高校第5位。
西理工的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60年,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37个,位列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贡献力第16位,地方高校第2位。
岁月可供回首,前程亦可奔赴。这就是西安理工大学,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