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痹论》提到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如今,不少家长认为高蛋白就营养,拼命给孩子吃鱼虾肉蛋奶,却忽略孩子脾胃 “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难以消化高蛋白食物。这样做,孩子轻则积食,重则 “脾虚肝旺”。成人盲目吃阿胶、人参等补品,脾胃虚弱时,也会腹胀、上火,出现 “虚不受补” 的情况。

乏力懒动、饭后犯困、大便不成形,晨起刷牙恶心,都是脾虚的表现。
2. 消积后再补养积食时,用 “焦三仙” 煮水消积;恢复期,从小米粥油、炒山药片开始平补。
3. 穴位按摩每天按压足三里 3 分钟,顺时针摩动中脘穴 50 圈,按揉公孙穴 2 分钟,能调理脾胃。
4. 运动养脾饭后散步、做八段锦 “调理脾胃须单举”,避免久坐。
四、四季护脾,顺时而调春季多吃山药、茯苓;夏季喝红豆薏米粥;秋季吃银耳、蜂蜜;冬季用生姜、肉桂温脾。
脾胃养护,关键是敬畏身体,吃得少、吃得对、吃得暖,给脾胃喘息的空间 。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