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随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协鑫集成等企业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光伏行业A股上市公司中报已经全部出齐。
今年上半年,光伏四大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20家主流企业中,有4家实现盈利,利润总额30.5亿元。其余16家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亏损总额高达226.5亿元。
年初以来,行业供需错配加剧导致光伏价格跌至历史低点,一些较小的公司已经被迫重组,龙头企业亦不能幸免,业绩亏损、存货跌价、借款规模激增等,成为今年光伏“中报季”的关键词。
阴霾之下,每一次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从业者的神经,与“惨烈”中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有种种迹象表明,光伏供需错配压力或将得到缓解,行业困境有望迎来转折。
机构:光伏价格6—12个月才能回升到盈亏平衡水平
8月,高盛分析师Trina Che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光伏行业正进入下行周期的最后阶段,可能在2025年触底。全行业三分之一的产能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关停,需求可持续性将在2025年及以后推动产能利用率回升。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va Hou认为:光伏价格可能还需要6—12个月才能回升到盈亏平衡水平。行业需要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或者加大产能整合力度,以将供应链价格恢复到可持续水平。
综上,尽管有意义的反弹不太可能在明年之前出现,但痛苦业绩总算为行业复苏播下了种子。
企业:未来价格只会往上
9月2日,光伏龙头隆基绿能与通威股份同日举行业绩说明会。在产业链价格走势方面,两家企业的判断与上述金融机构如出一辙,均认为当前已处底部。
几天前,隆基绿能刚刚对硅片价格进行了小幅上调,企业当时就调价向媒体表示,硅片行业上调价格,旨在通过价格调整推动行业走出低价竞争泥潭,回归健康竞争环境。另一硅片龙头TCL中环也在同日对硅片价格进行小幅上调。
“这次上调硅片价格后,未来我们的判断是价格只会往上,不会再继续向下了。”业绩说明会上,隆基绿能总经理钟宝申表示,硅片环节由于上半年持续的价格回落,到今年七八月份,可以说已经跌落至最低点,当前价格即使对于这一环节的优势企业而言也已低于现金成本。此次隆基绿能进行了调价,根据市场情况分析,公司认为调后的价格是可以站住的。
组件方面,业内普遍认为该环节会最先见底,传统组件巨头天合、晶科、阿特斯仍能保持盈利,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结论。不过头部企业一体化布局已成为趋势,此消彼长之下,部分企业穿越周期能力或许会受到限制。
光伏行业协会:杜绝恶性竞争
作为光伏产品价格不断下滑的重要推手,招投标过程中由于招标价格机制而导致价格踩踏的现象,也是近期行业关注的重点。
针对光伏市场恶性低价竞争行为,8月29日,工信部、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召开“光伏电站建设招投标价格机制座谈会”。会议一致认为目前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不利于光伏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合理低价对于下游电站业主来说也不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同时会议呼吁,上游光伏制造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对于解决目前行业困境的主体责任,杜绝恶性竞争,真正站在行业立场决策行动,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合作共赢,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下游光伏电站电价政策,解决弃光限电问题,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范地方政府产业配套、地方保护等不合理行为,切实降低光伏发电非技术成本,使上游制造端降本增效带来的红利真正受益于下游应用端。
受此消息影响,9月3日,光伏概念股震荡反弹,中信博涨近10%,绿康生化、钧达股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金刚光伏涨超5%,艾罗能源、爱旭股份等跟涨。
展望未来,多方积极信号,助力信心回稳。
1、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光伏发电,尤其是解决消纳问题;(备案、并网“松绑”!多省放开政策,推进分布式光伏消纳)
2、大基地项目如火如荼,集采招标依然火热。风光大基地所能增加的装机潜力有望开启新一轮光伏需求周期;
3、国内组件出口同比稳增,单月稳定在20GW以上,国际市场除欧洲外,其他地区的组件需求依然维持高景气上升趋势。其中,亚太中东等新兴市场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全面介绍我国推动形成能源绿色消费新模式、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取得的积极成效。
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宋雯表示,能源行业正在抓紧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能源转型的目标任务,将会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