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淮安教师为生二胎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却打拼出千亿财富

素纸绘丹青 2025-01-09 17:24:51

世人都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是人生最大的成就,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淮安的一位人民教师,却因为一个意外的"小生命",不得不放弃这份令人羡慕的职业。

当时的人们都说他疯了,为了一个"超生"的孩子,竟然主动放弃了令万千人羡慕的"铁饭碗"。可谁能想到,正是这个看似"疯狂"的决定,让这位教师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乡镇企业厂长,再到建筑业巨头,他用短短十年时间,就打造出了一个估值千亿的商业帝国。这位教师到底是谁?他又是如何在商海中搏击的呢?

一、从讲台到商海:教师辞职记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在江苏淮安的一所中学里,严介和踏上了三尺讲台。那时的教师,是令万千人羡慕的职业,不仅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更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

教书的日子过得安稳而充实。严介和的课堂总是生动有趣,学生们都爱听他讲课。他还和同为教师的妻子张云琴一起,在学校里享有极高的声誉。在那个年代,夫妻同为教师的家庭,更是被人们视为知识分子的典范。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初,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这份平静。张云琴怀孕了,这本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在当时却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因为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当时正值计划生育政策最为严格的时期。每个月的学校会议上,总要强调"只生一个好"的政策。作为教师,严介和和张云琴比谁都清楚违反政策的后果有多严重。

起初,夫妻俩试图隐瞒这个事实。但在小城里,这样的消息很难瞒得住。很快,学校里就有了风声。校领导多次找严介和谈话,要求他"以大局为重"。

面对组织的压力,严介和陷入了两难。按照当时的规定,教师超生不仅要受到行政处分,还要被开除公职。更重要的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违纪"行为将会对学校造成极大的影响。

1986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严介和走进校长办公室,递交了一份辞呈。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人说他是糊涂,有人说他是意气用事,但严介和却显得异常坚定。

辞职后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生计问题。在那个年代,从"公家人"变成"白身",意味着失去了所有的福利待遇。严介和开始到处找工作,但因为特殊的离职原因,很多单位都对他避而远之。

就在这时,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给了他一个新的选择。淮安地区的乡镇企业开始蓬勃发展,大量企业都在寻找有文化、懂管理的人才。凭借着教师出身的严谨作风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严介和很快就得到了一个机会。

这一年的冬天,严介和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看着襁褓中的婴儿,他暗自下定决心:既然选择了放弃铁饭碗,就一定要在新的道路上闯出一片天地。这个时候的他,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开启一段传奇的创业之旅。

而这个"意外"出生的孩子,也在多年后成为了他商业帝国的重要继承人。命运就是这样奇妙,一个看似困难的选择,却成就了一段商界传奇。

二、初涉商界的转折点

1987年春天,在淮安一家名为"淮阳建材厂"的乡镇企业里,严介和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商界工作。这家企业主要生产水泥制品,在当时的淮安也算是小有名气。

从教室到工厂,环境的转变让严介和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声代替了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厂区里弥漫的粉尘取代了教室里的粉笔灰。但严介和却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短短三个月就从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升任为生产科科长。

那时的乡镇企业正处在蓬勃发展期,但管理却相对混乱。严介和发现工厂的产品质量不稳定,交货期经常延误,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建立质量检验制度、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等。

这些建议很快得到了工厂领导的重视。1988年初,严介和被任命为厂长助理。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工厂的财务制度。在他的主持下,工厂开始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这在当时的乡镇企业中并不多见。

1989年,一个重要的机遇摆在了严介和面前。江苏省开始推动乡镇企业改革,鼓励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承包企业。凭借着过去两年的出色表现,严介和成功竞标成为了工厂的承包人。

这次承包经历给了严介和宝贵的创业经验。他开始接触建筑行业,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求量很大但竞争却不算激烈。

1991年底,严介和手里已经攒下了12万元。这笔钱来自他和妻子这些年的积蓄,还有一部分是向亲戚借的。在当时,12万元可以在淮安买下一套不错的住房,但严介和却有了另外的打算。

他开始四处考察建筑市场,特别关注政府的基建项目。通过走访调研,他发现很多大型建筑公司往往只对大项目感兴趣,而一些小型配套工程则无人问津。这给了严介和一个重要的启发。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带来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同年3月,严介和辞去了厂长职务,用这12万元注册成立了江苏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严介和就定下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专注于基建配套工程,从小项目做起,用优质的工程质量打响企业知名度。这个策略虽然看似保守,但却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12万元的创业资金,也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在此后的企业家访谈中,不少人都会问起这笔钱的来历,严介和总是说:"创业资金的多少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如何运用它。"

三、商业理念的独特突破

1992年夏天,南京绕城公路建设工程开始招标。在众多建筑公司竞相争夺大型项目的时候,严介和却盯上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配套工程:一座涵洞的建设项目。

这个项目经过多次转包,利润所剩无几。当时的市场行情是,这样的小项目往往工期紧、要求高,但利润却微乎其微。很多建筑公司都不愿意接手,认为得不偿失。

但严介和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经营理念:"赔本赚吆喝"。在一次工程协调会上,他说了一句让在座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话:"与其赔五万,不如赔八万,只要能把工程质量做到最好。"

这句话很快在建筑圈里传开了。有人说严介和是在哗众取宠,也有人说他是外行人不懂行情。但事实证明,严介和是有他的深意的。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每天都亲自到工地监工。工程用料比原计划增加了近两成,施工人员的待遇也比同类工地高出不少。这些都让工程成本不断攀升。

但严介和坚持自己的做法。他给施工队伍定下了"三个必须":必须使用最好的材料,必须按最高标准施工,必须在工期内完成。这种较真的态度,在当时的建筑行业并不多见。

1993年初,这座涵洞比预期提前70天完工。验收时,专家组对工程质量赞不绝口。这个项目虽然让公司赔了将近8万元,但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快,严介和的公司就因为这个小项目在业内出了名。第二年,南京市政府主动找到严介和,将一个价值1000万的工程项目交给了他的公司。这一次,不需要经过任何转包。

除了工程质量,严介和在人才培养方面也独树一帜。他提出了"三个优先"的用人理念:优先培养懂技术的人才,优先重用肯吃苦的员工,优先提拔有创新的管理者。

在那个人才短缺的年代,很多建筑公司都在"挖人",开高薪挖有经验的工程师。但严介和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从高校招收应届毕业生,从基层培养技术骨干。

1994年,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培训中心。每个新入职的大学生都要经过为期半年的实地培训,从最基础的工地工作做起。这种方式虽然花费时间较长,但却为公司储备了大量忠诚的技术人才。

到了1995年,公司已经拥有了一支近百人的技术团队。这些人大多是从基层做起,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认同。正是这支队伍,为公司后来承接更大的工程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赔本赚吆喝"这个看似简单的经营理念,也逐渐演变成了严介和的品牌战略。在行业内,"宁可多花钱,也要把工程做好"成为了他的标签,这为公司赢得了极高的信誉。

四、商业帝国的崛起之路

1995年的南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建设进入了快车道。这一年,严介和的公司接到了一个重要通知:南京市政府计划新建一条连接主城区和机场的高速公路,这个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0亿元。

在投标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公司云集。严介和这次没有选择配套工程,而是直接参与主干道路段的竞标。令人意外的是,凭借着过去三年在南京积累的口碑,严介和的公司成功中标了其中一个路段的建设工程。

这个项目成为了严介和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采用了一个在当时很少见的管理方式:设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督小组,由公司高层直接负责,每周都要对工程进行现场检查。

工程进行到一半时,遇到了一个重大考验。1996年夏天,南京遭遇了罕见的暴雨,连续降水让工地泥泞不堪。按照常规做法,这种天气应该停工等待。但严介和却顶着压力,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防水材料和排水设备,硬是把工期坚持了下来。

这个决定让公司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当其他路段还在为雨季延误工期发愁时,严介和负责的路段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这一举动让他在业界再次出了名。

1997年,江苏省开始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严介和抓住这个机遇,将公司改组为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新公司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的建设工程。

这次的项目规模更大,技术要求更高。严介和投入了全部的技术力量,甚至从德国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路面铺设设备。这在当时的国内建筑公司中是很少见的。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很多建筑公司都陷入了资金困境。但严介和的公司却逆势而上,一口气承接了三个省级重点工程。这背后的原因是他在之前积累的充足现金流,以及良好的银行信用。

1999年,一个更大的机遇来临。南京地铁建设开始启动,这是江苏省第一个地铁项目。严介和这次采取了一个大胆的策略:与日本一家著名的地铁建设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

这次合作让太平洋建设快速掌握了地铁建设的核心技术。在随后的几年里,公司先后参与了南京、苏州、无锡等多个城市的地铁建设项目。

2000年,公司的年营业额突破了50亿元。这个数字比严介和创业时的12万元整整翻了四万多倍。但他始终保持着当初的质量理念,每个重大项目都必须亲自把关。

2002年,在企业的快速发展下,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这个曾经只建设一个小涵洞的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五、父子传承与企业转型

2003年的一个春日,在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总部会议室里,严介和正式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由二十出头的儿子严昊担任集团副总裁。这个决定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质疑严昊年纪太轻,经验不足。

但鲜为人知的是,严昊早在1998年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企业管理。那时的他刚满十六岁,每个周末都要跟着父亲去工地实地考察。严介和给儿子定下了"三步走"的培养计划:先当工人,后做管理,最后接班。

2000年,严昊考入南京一所知名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在校期间,他每个假期都要到公司的不同部门实习。从工地搬砖到工程监理,从预算核算到项目管理,严昊几乎体验了建筑行业的各个岗位。

2004年,在严昊的推动下,太平洋建设开始了一次重大转型。公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程承包,而是开始涉足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等领域。这次转型的标志性项目是江阴长江大桥的BOT项目。

这个项目采用了"建设-经营-转让"的模式,这在当时的国内建筑业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严昊带领团队深入研究项目融资模式,最终成功筹集了20亿元的建设资金。

2006年,严介和正式宣布退居二线,将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交给了严昊。这一年,严昊只有26岁,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千亿企业掌门人。

接手公司后的严昊展现出了不同于父亲的经营理念。他开始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投入巨资建设了全国建筑行业首个智能化工程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全国各地的工程进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这个艰难时期,严昊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加大对环保基建的投入。公司开始涉足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环保项目,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0年,太平洋建设的业务版图已经遍布全国,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这个成就让严介和感慨万千:"当年为了这个孩子放弃铁饭碗,没想到他反而带领企业走得更远。"

2012年,严昊开始推动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公司先后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承接了多个大型基建项目。同时,他还注重科技创新,成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在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

到了2015年,这个因"超生"而起步的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营业额超过2000亿元的建筑帝国。在严介和和严昊这对父子的带领下,公司完成了从单一的建筑施工到多元化经营的转型,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商业传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