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兴衰(十四)朱泚和朱滔并未反目成仇,他们唱双簧糊弄唐德宗

惊心鸟 2024-11-29 01:46:48

中唐时期藩镇混战的乱局持续了相当长的时期,这其中不但有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发生各种冲突,就连藩镇内部也是各种争权夺利不断。不少藩镇节度使在内部斗争中被杀,或者被夺权驱逐,使得唐朝地方政治动荡不已。幽州的朱泚和朱滔兄弟俩反目成仇,争夺幽州节度使的权位,便是藩镇内部争权的典型,最终引发的混乱也成了唐朝北方大乱的根源。然而让天下人意外的是,朱泚和朱滔兄弟俩的争权夺利还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看似反目成仇的背后却藏着极大的阴谋,其野心之大堪比安禄山和史思明。

朱泚和朱滔兄弟是唐朝蓟州刺史朱怀珪之子,他们靠着父亲的恩荫从军,成为幽州节度使李怀仙的部将。李怀仙本是安禄山的部将,跟着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定后,李怀仙向唐军投降,献上了史思明之子史朝义的首级。于是唐代宗李豫采纳仆固怀恩的建议,接受了李怀仙的投降,任命其为幽州节度使。李怀仙掌控幽州后,手下有两个心腹将领,分别是兵马使朱希彩、经略副使朱泚。因为幽州内部权利分配的矛盾,朱希彩和朱泚对李怀仙很不满,于是两人联合谋划刺杀了李怀仙,朱希彩自任幽州节度留后。

朝廷得知消息后,派出了宰相王缙出任幽州节度使,这让朱希彩非常不满。王缙到了幽州后很快被朱希彩联合朱泚、朱滔兄弟架空,使其长期不能掌握兵权,不得不退回长安。由于幽州远在北方边境,朝廷军队无力征讨,只等承认朱希彩为幽州节度使。朱希彩掌握幽州大权后对帮助自己上位的朱泚兄弟很器重,让朱泚出任了幽州节度副使,朱滔统率幽州牙兵。四年后幽州再度发生兵变,李怀仙在兵变中被属下杀死,朱泚和朱滔趁机掌控了幽州,朱泚自任幽州节度留后。然后朱泚向朝廷通报的幽州的事情,朝廷任命其为幽州节度使。

与别的节度使严重猜忌和防范朝廷不同,朱泚和朱滔兄弟在掌控幽州后却对朝廷表现得异常恭顺,因而得到了唐代宗李豫的信任。当时唐朝正面临吐蕃大军的侵略,朝廷下诏让各地的藩镇派兵协助朝廷军队抵御吐蕃。很多藩镇对这个诏令都阳奉阴违,不听调遣的情况比比皆是。朱泚上位后主动向朝廷示好,让弟弟朱滔率军千里迢迢前往泾州防御吐蕃大军。他的这个行为得到了李豫的赞赏,并且亲自写诏嘉奖。李豫对朱泚表现的恭顺很满意,升任其为检校户部尚书。为了表示对朝廷的感谢,朱滔便借此建议朱泚主动入朝参拜皇帝李豫。

朱泚和朱滔本是安史旧将,通过兵变后掌握幽州节度使兵权的。他们作为河北三镇之一,向来是受到朝廷和各地藩镇猜忌的,正常情况下极少离开驻地,入朝参拜皇帝是从来没有过的。但是朱泚在朱滔的劝说下同意了这个建议,将幽州大权交给朱滔后,启程前往长安朝拜。朱泚抵达长安后受到朝廷的推崇,李豫主动在延英殿设宴款待,赏赐甚厚。朱泚离开幽州后朱滔却排除朱泚留下的心腹,完全掌控幽州兵权,向朝廷上报自任幽州节度留后。朱泚知道后对兄弟非常愤恨,但已经回不去幽州了,只能留在长安。

朱滔夺取了幽州后依旧对朝廷表现得很恭顺,朝廷也没有追究其责任,反而将汴宋、淄青的关防军队交给他统率。同时朱泚在长安也收到李豫的重用,先是加封为同平章事,出镇奉天行营,然后担任陇右节度使,暂代河西、泽潞行营事务,不久之后还被改封遂宁郡王。

可以说在幽州的争权夺利中,朱泚和朱滔兄弟简直是皆大欢喜。朱滔成为了幽州藩镇,得到了幽州的兵权,简直就是土皇帝。朱泚入朝后受到李豫信任,虽然不像幽州那么自由,但也是位高权重。当时的各地藩镇之中,在内斗失势后逃到长安寻求庇护的不少,但能在长安继续掌控实权的却是凤毛麟角。

此后朱泚和朱滔兄弟便反目成仇,表现出了亲兄弟分道扬镳的态度。这种情况在中唐时期比较多,尤其是在政治斗争激烈的藩镇集团之中。很多藩镇内斗都是亲友之间展开的,比如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被驱逐,就是被侄子李希烈夺取了军权。但是两兄弟在反目成仇后都受到重用的,却是极少见的情况。朱泚活跃在关西的抵抗吐蕃侵略的战场上,而朱滔则活跃在平定田承嗣引发的藩镇内乱的战场,两人似乎毫不相干。直到泾原兵变发生后,唐德宗李适逃离长安,朱泚被叛军拥立称帝,天下人才知道被这两兄弟给糊弄了。

原来他们当时并不非为了争权夺利反目成仇,而是为了欺骗皇帝和朝廷,演的一场双簧戏。朱泚和朱滔在河北三镇的节度使中资历并不高,比起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和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是远远不如的。他俩是通过兵变上台,因为兵变的原因使得幽州的实力受损严重,所以难以与其他藩镇争雄。于是两兄弟商量后打算抱大腿,而且是抱朝廷的大腿。为了赢得朝廷和李豫的信任,朱滔出兵关西防御吐蕃入侵,正好迎合了李豫拉拢分化藩镇的国策。于是他们兄弟俩成为藩镇中的另类,少有的叛军出身的藩镇,还能对朝廷如此恭顺的。

这便为后来朱泚到长安参拜李豫,兄弟俩外联合互为照应奠定了基础。朱泚到长安其实是个妙招,既安了李豫的心,也给朱滔腾出操作的空间。藩镇为了朝廷的信任,是需要派人在朝廷为官的,一般是兄弟或者儿子。这种官员向来只是形式而已,更多的是处于质子的性质。朝廷会给这些官员高官厚禄,但不会给予其实权。朱泚和朱滔反目成仇,这就改变了质子的性质,反而被人认为是可以用来拉拢和遥控幽州内部势力的筹码。一旦朱滔控制不住幽州,朝廷就可以利用朱泚在幽州的声望,迅速收揽幽州的大权。

因此为了拉拢和获取朱泚的信任,也为了给朱泚在幽州的手下做样板,朝廷便给予了朱泚实权。朱泚于是成为了地方藩镇在中央朝廷掌权的少见人物,也是少有的被李豫信重的的藩镇将领。朱泚在朝廷受到重用,必然会让幽州附近的藩镇猜忌朱滔。但是因为兄弟俩反目成仇,朱滔反而成了藩镇们拉拢的对象。藩镇们也不想幽州成为朝廷攻打他们的跳板,所以必须与朝廷争夺对幽州的控制权。于是朱泚和朱滔兄弟俩成了脚踏两只船的状态,这种左右逢源的态势也让他们在政治上获得极大收益,能够在藩镇混战中得以自保。

兄弟俩的计策并不稀奇,在唐朝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代非常常见。很多大门阀世家将自己的子女放到不同的政治势力中,通过双面或着多面下注,来赢得最高的利益,降低政治斗争的风险。但由于当时唐朝被吐蕃入侵和藩镇混战捆住了手脚,朝廷急需各地将领的支持,所以才忽略了这种情况的存在。

实际上因为有着郭子仪坐镇,李豫也不必担心藩镇双面下注带来的反噬作用。只要郭子仪坐镇长安一天,长安的藩镇就不敢轻举妄动,所以朝廷的局势还是非常稳定的。以这种情况,朱泚和朱滔最多得些政治利益,在藩镇内斗失败时,在长安方面还留下了一些退路和余地。

然而朝廷因为有郭子仪存在,所以在藩镇方面表现得过于大意,缺乏应有的防范,最终为泾原兵变埋下了隐患。朱泚和朱滔兄弟本来只是两面下注,但在朝廷大局失控时,他们却有了两面掌握战机的机会。朱滔子藩镇领兵叛乱,朱泚在朝廷内部发动兵变,两人里应外合,于是他们的野心完全的暴露出来。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朱泚和朱滔兄弟并不是单纯的武夫,而是有着极大野心的阴谋家。他们对朝廷和皇帝表现的恭顺,实际上只是政治需要的戏码。一旦朝廷发生危机,他们的獠牙就会露出来,为国家带来动乱和亡国之祸。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