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讯(记者付聪林)9月19日,两台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在明永镇永济一社的玉米地里来回穿梭,随着收割机的轰隆声,大片制种玉米就应声倒下,一会儿功夫,金黄的玉米棒就装满了机仓,打开出穗口,金黄的玉米棒子倾泻而下,倒进停在旁边的三轮车斗里。这高效高质的作业效果让参加明永镇制种玉米启动仪式的村民和农机大户目瞪口呆。这标志着甘州区制种玉米首次实现了机械化收获。
制种玉米一向是甘州区的主导产业,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55万亩左右,最高时达60万亩。但由于制种玉米对籽粒胚芽的保护要求极高,加之种子品系、种植模式、植株高度等的多样性,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始终难以实惠。收获制种玉米只能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很大,加之制种玉米怕秋冻影响出芽率,收获时间也很紧。收获时间正是农忙季节,用工需求非常之大,每到收获时间,一个劳动工日都有平常的100元到200元飞涨到300到500元,高额的人工支出极大地增加了种植玉米的成本,减少了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是制约甘州区玉米产业长足发展的瓶颈难题。
甘州区农机推广站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反复对比试验,今年引进了天人4YZB-5(2850)和久保田PRO1408Y4两款工作效率高,落籽率、破损率、以及胚芽损伤率都在标准值内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现场,收割机过处,刚刚还沉甸甸齐刷刷挺立的玉米秆瞬间变成了一层秸秆碎沫厚厚地覆盖于地表。据了解,这台大型收获机,一小时就能收获制种玉米6亩左右,而人工收获每人一天只能收获0.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