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一充电宝公司494名员工收入超100万元

同易说娱乐 2025-02-27 13:05:19

Anker

2024 年年报还没出,看了下 2023 年报[1],2023 年底公司人数 4017 人。

假设领导分 50%,假设领导占比 10%,那么等于剩下 3600( 4017*90%)人分 4 亿(8 *50%) ,人均 11 万,确实还是不错的。

假设奖金占年度收入的 30%,年百万收入,大概年终奖 30 万,494 人破百万,那么就按每个人年终奖 30 万,这些人分了 1.48 亿,不过百万是基数,排个数按 50 万算,那么这些人分了 2.47 亿,剩下的 5.53 亿 3523 人分,大概每人分 15.7 万。

不管那个算法,平均下来估计每个人年终奖过 10 万,对于一家在湖南的公司,这个奖金额度真的还是很牛逼的。

那这 8 亿代表什么?我们看下 2024 年 3 季度季度报告,公司 1-3 季度收入 164.49 亿,归母净利润 14.72 亿

2024 年 1-9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4.49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9.56%;归母净利润 14.72 亿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1.29%;扣非归母净利润 13.03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41.13%。 收入分地域来看,期内公司境内实现营业收入 5.73 亿元,同比增长 31.52%;境外实现营业收入 158.75 亿元,同比增长 39.86%。 收入分渠道来看,期内公司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 114.97 亿元,同比增长 41.70%;线下渠道实现 营业收入 49.52 亿元,同比增长 34.82%。其中,公司独立站前三季度贡献收入 16.46 亿元,同比增长 104.52%,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 10.01%

不过看不出来 8 亿奖金是已经从利润中扣除了还是没有,从下图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增幅都高于员工人数增长。

但不论咋样,如果 8 亿是已经从净利润扣除,那也等于拿了 3 个季度净利润的 34.7% 来发奖金,如果是没有从净利润扣除,那么等于拿了 3 个季度一半的净利润来发奖金。

当然,以上算法很粗糙,毕竟如果奖金应该算是成本,扣税肯定会先去除这些部分的费用,实际比例比上面的会更低。

但这个发奖金的规模,还是相当厉害的。

Anker 是国内的上市公司,业务可以看半年报看(半年报和年报更为完整),其主要产品构成如下,常见的充电产品占了一半的收入,智能创新主要是 eufy

(悠飞)智能家居及 AnkerMake 3D 打印产品,智能影音主要是soundcore(声阔)品牌的无线蓝牙耳机、无线蓝牙音箱等系列产品,Nebula(安克星云)品牌的激光智能投影系列产品,以及 AnkerWork

品牌的无线蓝牙麦克风、会议摄像头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应该还是充电头、充电器、充电线这些。

但是注意,安克的主要市场并不在国内,而是在海外,中国大陆大概只占了不到 4% 的收入比例。

其主要收入渠道来自海外的亚马逊和线下收入。

这算是比较早的国内的企业在海外开花的案例,过了很久,现在还是海外营业占大头。

如果要说为什么赚钱,可以看下 2017 年的年报的收入构成。

结合 2023 年年报,可以看到充电类产品收入从 28 亿增长到 2023 年的 86 亿,其他产品从 10.8 亿增长到 89 亿。

另外,不同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如下

要简单粗暴的说的话,大概就是:

保持了海外的良好口碑和用户认可度充电产品持续技术创新和市场接受度新的产品类型发展迅速,构成了新的增长曲线产品维持了不错的毛利率

这些情况之下,让公司有不错的收入水平。

当然看净利率就没有那么高,毕竟还有不少成本,比如 2023 年 170 亿收入,大概 16 亿净利润,大概接近 10%(其实算不错)。

在这个基础上,公司愿意拿钱出来作为奖金。

我自己买过和使用过不少 Anker 的充电产品,就充电产品来说,质量还是非常靠谱的,相对于其他品牌,负面信息相当少,特别是质量安全方面的,也形成了在数码爱好者中不错的产品口碑。

另外,最近这一两年,在国内的定价体系明显下调,比以前实惠了很多,因此比起来我也挺愿意推荐给其他人。

当然,最主要还是靠海外的用户认可和贡献了主要的收入。海外用户的评价可以看看亚马逊的评论,大概可见一斑。

综合来说,公司挣钱,还愿意分钱,值得赞扬。

0 阅读:21

同易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