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大战,将有助于我国农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进取这文刀缘 2025-04-10 10:11:29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加优质的文章。

一个国家如果无法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就会收到他人的制约,进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何谈发展之路?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两国在粮食贸易方面,具有高度互补性,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啦。自从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每年的进口额从2000年的30亿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238亿美元。

这次中美贸易大战,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了34%的关税,特别是对鸡肉、玉米、小麦、棉花等29类商品加征15%关税,对高粱、猪肉、牛肉、大豆、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等711类农产品加征10%关税‌。这些措施导致中国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量减少,也可能推动国内农业景气度提升,利好种植产业链‌。

我国作为农产品消费大国,能采取此类措施进行反制,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底气的。 首先是近年来在我国一直在采取保护耕地、良种良法等手段不断提高相关农产品产量。据有关信息显示,2024年,我国的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5.1公斤、增长1.3%,粮食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八成。

另外我国从来都是不把鸡蛋装在同一个篮子里。随着中国农产品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其全球农业贸易重心,也正向南美转移并呈现长期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国的大宗农产品贸易数字不断呈现新的堪称结构性的变化。

我们用事实说话,以2024年的中美农业贸易情况为例:据中国海关统计,当年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为398.7亿美元,同比下降7.2%,只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12.5%。

在所有这些出现较快下降的农产品领域,中国都在逐渐找到新的进口渠道。在这一过程中,阿根廷、巴西、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已经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国。

可以说大宗农产品进口重点转向南美,既是长期趋势,也是我们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手段。

那么贸易战我国为何会选择农产品加征关税?

一是精准打击美国经济。

中国目前依然是美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通过对这些主要农产品加征关税,都可能对中美贸易以及美国出口商和农民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动摇不靠谱的选票根基。

美国的农场主群体是特朗普传统的支持者之一。 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势必会让这一期待落空,削弱其选民支持,进而迫使其在中美贸易战上做出让步和调整。

三是稳定国内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长期以来,国内粮食价格低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国际市场进口低价粮食冲击国内市场所致。对美农产品加征关税,也就变相提高了国内农产品的需求,进而提高种粮收益和积极性,增强国内粮食安全。

四是历史经验与策略的延续和发展。

在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中,中国曾通过加征农产品关税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此次延续该策略,既是对历史有效手段的复制,也在向美方传递“中国反制工具成熟且决心坚定”的信号。

农产品因其经济和政治敏感性成为“打蛇打七寸,命中要害”的关键,体现了中国在贸易战中“以战止战”的复合型博弈思维。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的是,此次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更多的好像是试探性加征关税,对国内粮食的实际供需格局影响较小,更多的是情绪面的影响。

那么这次中美贸易大战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影响呢?

一、进口替代效应:供需缺口倒逼国内种植扩张。我国一直是农产品进口大国,这次中美贸易大战,我国政府也会加紧布置以后的农业战略大局,会大力支持国家农业发展的。

二、政策驱动的结构性调整。2025年的一号文件要求“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政策红利直接传导至种植端。

三、种子业自主可控:从“卡脖子”到“领跑者”的跨越。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民众以事物为根本,掌握粮食就是掌控了自己的生存。我们中国人口众多,确保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不容有丝毫疏漏,来不得半点马虎。

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必然需要通过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等途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单位产出,提升中国农产品品质和卫生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国必然会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利用现代农业科技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产业安全问题。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方面的机会所在。

所以这次中美贸易大战,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会促使我国调整和多元化农产品的进口结构,提高大豆农产品的自给能力和自主创新,以实现农产品的供应稳定和安全,满足国内的消费和发展需要。

粮食不应是武器,而应是连接世界的纽带。全球化的未来,取决于我们能否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寒冬里,守护住合作共赢的火种。

这轮中美这次贸易战,对我国粮食行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短期价格波动难免,但长期看,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将为粮食安全筑牢防线。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0

进取这文刀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