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看到各地加大了对电动车的检查及处罚力度,包括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四轮车。
从治理电动车的出发点来看,确实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大街上,有时候会遇到电动三轮车、四轮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有些开小汽车的人对驾驶电动三轮车的大爷大妈可以说是颇有微词,可能有很大的一部分人认为,电动三轮车就不该上路。
为了规范电动车的生产和使用,电动车新国标于2019年4月份实施,对电动车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重新明确,紧接着全国范围内,电动自行车开启了挂牌及头盔佩戴专项治理工作。
客观上来说,骑电动车佩戴头盔是好事,最起码保障自己的安全,关键时候可以保命,所以这个还是应该积极配合的。
至于电动自行车挂牌,个人意见感觉意义并不大,现在满大街的电动车,而且有很多的共享电动车,也没见哪个电动车丢了,如果要找点意义的话,或许就是电动车撞了人跑了的话,更如意被锁定吧!只是现实中,骑电动车的人被撞的多,撞到别人的还是极少数。
电动自行车规范好了,接下来就是电动三轮车,比起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的要求就高多了。
记得一定要去上牌
按照标准,电动三轮车被分为三类,轻便三轮电动摩托车和正三轮电动摩托车(分为带棚子的和不带棚子的)。
从分类看电动三轮车是按照摩托车管理的,所以电动三轮车是要挂牌子的,想挂牌子,那就必须是达标的电动三轮车,有些电动三轮车不达标是挂不上牌子的。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电动三轮车要挂牌需要提供:
1.身份证;
2.机动车统一销售发票注册登记联;
3.整车出厂合格证;
4.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免税证明;
5.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电动三轮的牌照就是这个样子
挂了牌还是不能上路,因为电动三轮车是按照摩托车来管理的,所以必须从持有驾驶证,轻便电动三轮车要考F证,正电动三轮车要考D证。
有人要问,考证都靠什么呢?一共四个科目:
科目一:道路安全理论知识,满分100,90分及格;
科目二:“桩考、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通过单边桥”;
科目三:“上车准备、起步、直线行驶、变更车道、通过路口(直行或者左、右转弯)、通过人行横道线、掉头、靠边停车”8项;
科目四:科目三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满分100,90分及格。
科目一考试
再划重点,考F证的年龄范围是18-70周岁,而D证是18-60周岁,如果你今年60了,差不多就要告别电动三轮车了,如果退休年龄延迟到65周岁,那接下来的五年,虽然你的年龄大了,但是安全性操作性更高的电动三轮车是万万不能开着去上班的。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在我们国家的广大农村地区,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电动三轮车,而且有些家庭不止有一辆,这块我没有找到数据,据网络上了数据,我们有2.3亿农户,按照一半农户家中有电动三轮车,也有1.2亿辆。
所以,把电动三轮车算作摩托车管理,就意味着至少要有数以亿计的电动三轮车要去开增值税发票,还要上保险,这是一个很大的收入和生意。
再进一步看,在新标准出台之前,电动三轮车就已经存在了多年,标准之前的三轮车绝大多数是非标准车,没有三C认证,也没有什么出厂的合格证,这部分车辆在过渡期结束之后就要禁止上路了,一些需要电动三轮车的就必须重新买合格的车了。
再深入一点,有一件更让广大电动三轮车主头疼的事情就是考证,就现实情况来看,电动三轮车的驾驶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农村的老农民。
以我的父母叔伯为例,他们都是五六十的人了,小学文凭,有的连小学都没毕业,对他们连说,驾驶电动三路车,平时开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都不在话下,但是让他们去考科目一,去选ABCD,他们只有蒙圈的份了。
大爷大妈都会开三轮,就是不认识ABCD
对于这些老农民,他们考不下证来,又需要驾驶电动三轮车怎么办呢?只能和交警叔叔打游击了,抓住就要被罚款,甚至还会被拘留。
记得我小时候,那个时候我家有一辆柴油的三轮车,爸爸开得很溜,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就是不去挂牌考证,去收谷子有时需要走国道,经常交警叔叔追着跑,很多次差点开到沟里去。
后来渐渐地对农用机械不怎么查了,现在又开始查电动三轮车,在网上看到有的交警已经去村道上查电动三轮车了。
上周回家,父亲和我聊起来查电动三轮的事情,我看着他感觉有些好笑,活了大半辈子了,年轻的时候开柴油三轮车被查,老了开电动三轮还被查,还是那一批人,只是年纪大了。
现在,交警严查电动三轮,十八线的小县城也对电动三轮限行,这已经引起了很多老百姓的不满,在我看来,这好像是一个圈套,不知道是什么专家设计的,它正在以安全规范的名义割裂政府和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系,这是很危险的。
那个时候穷,但是心里踏实
对于那些五六十甚至更大的老年人,他们骑电动三轮车的安全系数要高于骑自行车,然而他们考不下证来,好不容易攒点钱才买了辆不达标的电动三轮车,说不让上路就不让上路,生产的时候不管,卖的时候不管,到消费者手里车子还好好的就要禁止上路,他们的利益谁来维护呢?
不能只挂在墙上啊!!!
再进一步看,全国的交通事故有多少起是因为电动车引起的呢?脱离实际的严厉打击,只会激化矛盾,增加群众的不满,陷入别有用心的人的圈套。
[点赞][点赞][点赞]原文:"在我看来,这好像是一个圈套,不知道是什么专家设计的,它正在以安全规范的名义割裂政府和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系,这是很危险的。"
[点赞][点赞][点赞]原文:"脱离实际的严厉打击,只会激化矛盾,增加群众的不满,陷入别有用心的人的圈套。"
僵硬的执行政策行为,都是割裂感情。有很多造出来的车辆还不能上牌,那么是咋样上市卖出来的问题,多去了问题。
好文,但愿瞎子们看得到,唉,这世道!
好文章[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那么问题来了,福州牌能在福清用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呲牙笑]
为什么不从生产源头和买卖市场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