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的曹雪芹,用毕生心血撰写了一本《红楼梦》,写尽了人间百态,被誉为百科全书。
书中有一个馒头庵,里面有一个尼姑叫净虚,作为出家之人,贪恋钱财,趋炎附势,毫无佛性和慈悲,为了钱财伙同王熙凤谋财害命,最后让一对鸳鸯死于无辜,而这个尼姑给世人留下的影响并不是多么良好。
曹雪芹也想说尼姑庵这个静地,有时候也很肮脏。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事情,也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案例。
香港有一个释智定,是个女尼姑,其实不是女尼姑,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尼姑是称号,目的是逍遥,在宝莲寺出家后,仰仗师傅初慧大和尚名气,结识了很多人,这个什么都不会,有点姿色并善于交往的女尼姑很快就成为定慧寺的主持,用其卑鄙的手段诬告寺内老尼姑贪污,被迫离开,后陆续清理了寺内其它不听话的老尼姑,掌握大权,独霸寺院,从此开启了自己的红尘之路。
俗话说,只要把庙盖好,就不怕没有人烧香,这个小寺在当地还算有名气,一年最少也有几十万的香火钱,这点钱显然满足不了释智定的欲望,她慢慢不安于现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女子不但没有看破红尘,而且金钱价值观浓厚,拜金主义占据内心,十根不净,常常在别人面前哭穷,说寺内电费都交不起,只要来一个施主,就各种诉苦,自己不慈悲,可信佛的人蒙在鼓里,因此寺内收入大大提高,可多年后,寺院还是那个寺院,破旧的寺院一点都没有变,善款全部进了自己的腰包,供自己挥霍。
可终究还是没有办法来大钱,有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名人翁静晶,想必很多人知道他,他就是演过小龙女的演员,当然这个女子有一定的光环,释智定就开始了孵化和穷,想让这个女子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现在寺院要维修,总之各种理由,善良的翁静晶开始号召更多的人筹集善款,虽然是佛缘,说白了就是非法集资,可学习了法律专业的翁静晶明知这个钱是擦边球,献给佛祖的钱是无怨无悔自愿的,不会找麻烦,她也就成了这个寺院的股东,现在的尼姑庵都是公司化管理,也就是说成为了董事。
由于名人出面,善款越来越多,开销也越来越大,几百万善款,释智定大笔一挥就没有了,寺院还是那个寺院,破旧不堪,这让小龙女很头疼,于是揪出了弥天大案。
尼姑本来是无欲无求,可这个释智定白天人模佛样,晚上另类人生,穿上自己的品牌服装,就开始去了香港豪宅别墅,这样的奢靡生活需要更多钱来维持,于是释智定的贪念更大,这个别墅也是自己购买的,花了近4千万,家中的看门狗一个月的狗粮6钱不至,这是一个尼姑的风靡生活吗?还是一个女人的虚荣?
更为离谱的是。
1、这个释智定出家后,明目张胆和两个男人登记注册结婚,一个是内地和尚,一个是内地老师,第一个也假戏真唱,在释智定的寺院做了管理者,另一个还没有出道,释智定自己后来说,都是假结婚,目的就是让其取得永久居住权,引进人才,至于有没有别的事发生就不言而喻。
2、释智定有自己的假发,看来真的是佛门中的红尘女子,心术不正,为了欲望和金钱不择手段,伙同徒弟,法律关系存在的丈夫,进一步贪污财产用于自己的生活。
香港的很多寺院,运营都是公司化,这样的事情就违背了法律,而且释智定擅自协助他人非法逗留,贪污巨大善款,生活作风奢靡,口中念着佛,心中想着钱,白天在佛堂,晚上住别墅,这样的尼姑还是尼姑吗?
释智定最后被警察带走,那一刻真的忘了戴假发。举报她的不是小龙女,而是自己的贪婪和欲望,也给世人一个警告,做人要有底线,不能两面三刀,佛前一套,背后两技。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说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金钱忘不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性,当然这是个例,也不是所有的尼姑都很肮脏,可释智定绝对是甚为荒唐,世界上不能排除如此的假尼姑,还有靠着这样的地位骗取别人钱财的尼姑。
上面坐着一个满头剃得精光的老头子。阿Q疑心他是和尚,但看见下面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也有满头剃得精光像这老头子的,也有将一尺来长的头发披在背后像那假洋鬼子的,都是一脸横肉,怒目而视的看他;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