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到最有钱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
是赌王的一掷千金?还是王健林的一个“小目标”?
但和慈禧太后比,这些就都不算什么。
随随便便一件首饰便是价值千万,每次吃饭都要有上百道山珍海味,鹿茸人参多的如同烂白菜,什么奇珍异宝,只要想要的,第二天就会被送到慈禧面前。
那拥有着最尊贵的地位和全天下最多珍宝的慈禧太后,一天的开销是多少呢?放在现在大约是多少人民币呢?
奢靡的日常身为国家地位最尊贵的人,慈禧太后每天两眼一睁,就是销金的开始。
净脸梳妆的时候,她使用的毛巾本就是上好的布料,可是每次都只用一次就直接丢掉了。
沾了水的毛巾,对于老佛爷来说就是废品,紧接着是隆重的早膳。
为了准备慈禧的早膳,御膳房天不亮就得开始预备着了,因为慈禧对于饭菜的要求非常苛刻。
为了养生,慈禧经常会先喝上一碗粥,再慢慢享用美食,有时候是小米粥、八宝粥,或者是燕窝粥。
紧接着才是早膳的重头戏,各种造型精致的点心会被一一呈上来,足足有几十种,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但慈禧却只是粗瞥一眼,选几个看过眼的品尝一番。
早膳就如此丰盛,作为重头戏的午膳自是不必多说。
除了管里的粥之外,各种美味的菜肴海珍足足有上百道,太监们会端着菜肴排着队,一个个走上前去,一边报菜名,一边让慈禧太后品尝。
这时候御厨们还不能闲着,还要在厨房里面候着,万一慈禧心血来潮,点了哪个菜,他们就又得忙碌起来了。
因为给慈禧准备的都是最好的菜品,所以价格自然也十分昂贵,就连鸡蛋都是十两白银一个,但是这昂贵的鸡蛋,究竟价值几何是否有人吃回扣就无从得知了。
吃完饭后,少不了还要吃一些饭后水果,虽然都是时令水果,但是有些是从南方运过来的,价格不菲,平均每天都要花费10000两白银左右。
若是赶上慈禧寿诞,那就更麻烦了,掌事太监会提前一个月进行排练,为了保证不出差错,每次排练用的可都是真的饭菜。
这一趟下来,花费的得有上百万白银。
生活如此奢靡,却无人敢置喙一二,即便是光绪帝,也只有得到太后“钦点”,才有为其布菜的份。
除了饮食之外,慈禧的衣着、首饰也是非常讲究。
慈禧的奇珍异宝衣着都是选用最好的布料,千金难买,从布匹到成品,几乎需要上百位工匠的打磨。
丈量尺寸后,裁剪、绣花都需要几十位宫女细心打磨,保证没有一个翘脚和线头,有时候一朵花都能绣半个月之久,还要用到各种不同颜色的线,而金线不过是其中最稀松平常的了。
除去绣花,还要缝制各种宝石,慈禧最喜欢的就是碧玺石,品相成色极好的碧玺,基本每颗都价值百两,所以一套衣服做下来,不仅耗费人工,还极度耗费钱财,几乎每件都价值连城。
而袜子慈禧更是穿一次就扔,几乎所有贴身的东西,都是一次性的,当然慈禧的洗澡巾也都是一次性的,只要是沾了水的,她一律不要。
而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她尤其喜欢收藏奇珍异宝,以珍珠最甚。
有一次慈禧以太后身份接待外宾,外宾见了她后,纷纷盛赞她看上去十分年轻,慈禧无意间透露出,珍珠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
因此有人猜测,慈禧可能是常年服用珍珠粉,加之用其敷面,所以才看上去年轻了许多。
在慈禧的旗头上,也随处可见珍珠的装饰,这些珍珠都是内务府精挑细选的,色泽饱满,圆润丰盈的珍珠才能够被镶嵌到慈禧的发冠上。
据说慈禧还有一颗比鸡蛋还大的珍珠,被其镶上了一颗碧玺,视为珍宝。
而朝中官员为了讨好慈禧,每每收集到奇珍异宝,都会供奉给太后,供其赏玩。
其中番邦进贡的翡翠西瓜,工艺精湛,色泽通透,栩栩如生,慈禧尤为喜欢,竟让拿出来赏玩,如今成了台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还有红珊瑚树、翡翠朝珠,每一件拿出来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但是在慈禧那里,不过是一件值得赏玩的东西。
没落的王朝为了维持这么奢靡的生活,曾有人算过,慈禧的日常开销大致是40000两白银左右,赶上节日或者寿诞花费就更多了。
而按照如今的银价换算,一天便是1400万的开销。
庞大的支出给整个王朝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因为长时间沉溺于享乐,导致清朝长时间止步不前,最终被西方国家抢占了发展的时机。
随着八国联军的炮火在北京城炸响,慈禧匆忙带着皇帝出逃,一路上风餐露宿,半点没有昔日威风的样子。
他们游历一圈回来之后,京城早已经不复往日繁华,成了洋人的天下,慈禧也只能低头认栽。
割地赔款,各种不公条约接踵而来,让清朝压力剧增。
1908年,光绪帝驾崩后,慈禧心中万分悲痛,第二天用膳之时忽然断气,饶是太医极力施救,仍旧无力回天,一时间宫中恸哭一片,万分凄凉。
不久后,溥仪即位,然而仅在位四年,随着革命的兴起,清王朝就此灭亡,为慈禧也因此背上了前所未有的骂名。
随后的几十年时间,中国进入了长时间的混战,历经各种军阀割据、各种制度的更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终于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