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5日,张文顺留下致德云社同仁绝笔信,希望大家团结,振兴相声事业,将德云社做大做强。
之后第二天,张先生与世长辞。
灵堂中,郭德纲咬着牙发狠:办一堂最好的白事,我看他们谁死得过张文顺!
“你知道张先生为什么能陪你到今天,是因为他知道你肯定能成事。”
张先生去世后,孟凡贵告诉郭德纲。
张文顺先生去世后,德云社停演七天,高调祭祀。
德云社为张先生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张文顺的遗像则挂在德云社后台,与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的遗像并列。
很多人不知道,就连“德云社”这个名字,郭德纲最初起的的是“文德云社”,把张文顺排最前面。
1、1995年,22岁的郭德纲借了四千元钱,第三次来到北京。
失败了两次的他,这次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求收留。
他想挤进主流相声队伍,和其他人一样,“穿一个小西装,抹个红嘴巴儿,演一场一百块钱,一个月两千块钱”,但是几经波折也没能成功。
他租住在城南大兴黄村的一间砖房内,除了床,连放桌子的地方都没有,就只有一个小板凳。
没有说相声的机会,他就坐着板凳上,趴在床上给人写剧本。
对那时的他来说,幸福,就是能有一张桌子。
唯一愿意给他演出机会的,是丰台的一个小评戏团。
有一天散戏后已经是晚上十点,没有去大兴的公共汽车,,郭德纲只能从南二环步行回五环外的黄村。
走了十几公里,他实在走不动了,拦了一辆黑车,身上也只有一块钱的他问能不能用手表抵车钱。
黑车司机不敢拉他。
从晚上一直走到凌晨4点,才回到出租屋。
凌晨四点的北京,郭德纲仰望繁星点点,看不到任何希望,难受的眼泪,夺眶而出。
他说,那是他来到北京第一次哭。
成名后,郭德纲把“黄村一夜”的经历写成了相声《夜行记》,他问搭档于谦:
我能不能走二环?
“为什么他们不让我走二环,我自己我能躲着车,撞死我活该”。
每次说到这里,台下都哄堂大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真的走过二环。
那一夜的经历,让郭德纲刻骨铭心。
有一天,郭德纲去北京琉璃厂买书,拎着书出来有些累,看到一家茶馆,就进去歇会儿脚,喝口水。
发现茶馆里有一个大胖子和一帮十几岁的孩子正在说相声,郭德纲坐下来听。
别的观众都乐的时候,就他不乐。
但是听到行里面的黑话,郭德纲一个人乐得不行。
就这样他连续去听了好几天,每次都坐在后排。
这个大胖子觉得挺有意思,就和郭德纲聊天。
郭德纲也来了兴致,上了台,票了一段《金龟铁甲》。
说完,孩子们都惊了,其中有个大眼儿的孩子心说这是哪路神仙,没见过这么说相声的。
这个孩子,就是李菁。
而那个胖子就是王玥波。
没想到,擂台打完,京味茶馆的冯老板过来说:
“郭先生您留下吧。”
这句话的可意义非凡了,这让三次进京、不知道未来为何物的郭德纲有了一个说相声的落脚处。
「“德云社”故事开始之地,京味茶馆」
此后,老郭把充满江湖气的原生态相声带入京味茶馆。
“大白胖子王玥波”,“小黑胖子郭德纲”,两人一高一矮,两个人开始搭档说相声。
老郭又找到了那种单纯的快乐。
他也逐渐认识到,自己和电视上那帮明星不是一路人:
“只有在剧场说相声才有意思。”
很多年后,郭德纲评价当时的自己,“我就是条来北京争饭的疯狗。”
2、在这期间有一个斜肩膀的老先生经常来看他的相声。
第一次听到郭德纲说相声就忍不住称赞,就对旁人说过:这小子是个角儿。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德云社的重要创始人:张文顺老先生。
要说张文顺这个老爷子,那真不是一般人。
张文顺出生豪门,是北京大栅栏金店张家的少爷。
对读书学习没什么兴趣,跟普通人一样,他也爱去茶馆听相声,甚至还能说上一两段。
在师专读大一的时候毅然决定辍学,后来成了北京曲艺团第一科学员。
师从佟大方,当年和张文顺同班的同学都是如今相声界的大碗,比如李金斗、王谦详...
张文顺在曲艺团里公开和小他一届的师妹谈上了恋爱。
当时团里有规定不能谈恋爱。
恋爱的事情东窗事发,团里领导要开除他,后来又说,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就不开除了。
“他们就是十一二岁的小毛孩,老子都二十了还不让谈恋爱?!”
结果,张文顺不愿意妥协,也不愿意背叛爱情,扔了一句:“玩去吧孙子。”
离开北京曲艺团后,张文顺和师妹结婚生子,相扶到老。
之后,张文顺干过装修,开过饭店。
据说北京前门大街改造的外装修就是张文顺承接。
虽然一直做着生意,但是张文顺心中最爱的始终是相声,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登台表演。
在改革开放之后,他加入“北京实验艺术团”,重新站在了舞台上,他的单口和捧哏艺术独具一格,机智幽默的包袱儿信手拈来,随意挥洒。
后来他下海经商,颇有一番造诣,最鼎盛的时候,手下管着近200号人。
但是骨子里还是喜欢说相声。
看到台上卖力气表演的郭德纲之后,张文顺便来到了后台,主动跟郭德纲攀谈起来。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当时郭德纲只有25岁,张文顺已经年至花甲了。
两个人却一见如故,聊起天来完全忘记了时间。
等到二人反应过来时,已经到了晚上了。
张文顺很久没遇到这么投机的人了,便对郭德纲热情邀请,二人又一起吃了顿涮羊肉。
此后,张文顺便日日前来。就这样,二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郭德纲还有一手做菜的本事,很对老头胃口。
只要有空,郭德纲便炒好几个菜后,就给老头打电话。
老头得到信,就乐颠颠地提着一挂啤酒来蹭饭。
推杯换盏间,老头鼓励郭德纲自立门户,早日成角。
见郭德纲迟疑,老头真诚地说:没事,我捧您。
于是郭德纲以“让相声回归剧场,做真正的相声”为宗旨,拉上李菁和张文顺成立了“北京相声大会”(德云社的前身)。
开始在广德楼等茶馆演出。
演出顺序一直都是张文顺单口相声说四五十分钟,郭德纲单口说一个小时,李菁快板书半个小时候。之后张文顺和郭德纲来个对口相声,让李菁休息一下之后,三个人来个群口相声。
当时郭德纲没钱,还是张文顺拿的启动资金。
“我不要钱,我就是想为这个年轻人拿到一个安身立命的饭碗。”
张文顺还特意动用自己的很多关系,想让郭德纲进入曲艺团,遗憾的是张文顺为此辛苦了一段时间,最终也没能成功。
1997年,张文顺鼓励郭德纲学习京剧富连成社,收徒弟壮大自己的队伍。
并且把“北京相声大会”改名为“文记德云曲艺研习社”。
文就是张文顺的“文”。
“德”字不仅取自郭德纲的名字,还因为张先生的子女是“德”字辈。
张文顺曾言道“听风太凄凉,听雨太残,云是鹤的故乡,云里的声音最美”。
因此张文顺先生自号听云楼主,而他的书斋命名为“听云轩”。
“云鹤九霄,龙腾四海”其实是“文记德云曲艺研习社”学员的字科,进了这个研习社的学员都可以用自己所属科的那个字起艺名。
后来改名文德云社,可是这个方案被张文顺老先生否决了。
张文顺老爷子觉得,四个字的名字也不好听,不如三个字的德云社朗朗上口。
2003年,相声大会正式更名:”德云社“。
因为名字这件事,还有记者特意采访过张文顺,问他觉不觉得憋屈。
张文顺则风趣地回答,“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老头儿,他愿意成为郭德纲背后的老头儿。”
最艰难的岁月里,是张先生给郭德纲和德云社最强有力的支持,“印象深刻的一次,台上14个演员谢幕,台下只有6个观众,票钱总共60块,大伙怎么分?”
张先生不为钱,甚至是赔着钱办德云社,他深信相声有需求、有观众,就算一时“见不着亮儿”,他也相信德云社和相声有振兴的一天。
2000年,北京曲艺团李金斗的大弟子刘颖要出国学习企业管理,当时和他搭档的人就是咱们的谦大爷。
这下谦大爷没有搭档,业务上缺人,曲艺团打算从民间借调演员。
经张老爷子推荐老郭成了谦大爷的搭档。他与老郭脾气相投,惺惺相惜。
这为日后搭班埋下了伏笔。
3、2002年,一个北京小孩到大栅栏内联升买布鞋。
抬眼看见对面广德楼的大招牌,只见上面写着郭德纲,张文顺,李菁等人的名字,虽说已经开演了一个钟头,可他还是毫不犹豫抬腿迈了进去。
后来,天天往广德楼跑,连听8天后,变成了郭德纲的铁杆粉丝。
这个小孩叫何伟。
后来有一天,何伟遇到了来这边串门儿的王玥波。
王玥波人高马大身材魁伟,看见何伟便问,成天来啊?
何伟点点头,都一礼拜了。
王玥波说,那走呗,跟我到后边瞅瞅去。
何伟屁颠屁颠跟着王玥波来到后台。
郭德纲说,这孩子之前有印象,连着来几天了。
王玥波便说,他也会说几段。
张文顺先生一听,挺好啊,咱这会儿正缺人手,看这小子挺机灵,使一段瞧瞧。
何伟拒绝了,并说要等一个星期。
怎么要等一个星期呢?何伟是为了准备相声必备的道具——大褂!
一周后,有了大褂何伟上台表演了《连升三级》。
演完,张文顺一乐,对老郭说,学你学得太像了,要不你把他收了吧。
于是老头拿出自家“听云轩”中间的“云”字,加在何伟名中。
老郭“云”字辈的徒弟,由此而起。
同一年,16岁的曹金来到北京。
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的曹金,见老郭头一面,不服气,这人才27岁,能当我师父吗?
等看完老郭使的一段《卖布头》,当时就震惊了。
随后,拜到郭德纲的门下,并住入老郭家中,改名为曹云金。
很长一段时间里,德云社的演出一直非常惨淡。
2002年的一天,在广德楼,天寒地冻,快开演了没观众,全体演员在门口往里喊人。
喊了半天,还真喊进来一位,戴一眼镜个儿挺高,可能是天太冷想进来暖和暖和。
到点开演,台下就这一位。
邢文昭先上场说单口。台上一个人台下一个人,四目相对。
说到一半,那位观众手机响了,他特不好意思,对邢先生说:“对不起,我接一电话。”
邢先生停那儿巴巴等着。
接下来郭德纲上场,上去就跟他说:“你要好好地听!上厕所必须打招呼!我们后台人比你多得多,关上门打起来你跑不了!”
现在说起来都像段子,挺可乐的。
但当时是真辛酸。
郭德纲说,他对那位观众感恩戴德,想找到他,“我要送给他一张终身有效的票,让他任何时候都可以看我的演出,我为他说一辈子相声。”
4、在郭德纲最艰难的时候,张文顺始终站在他身边,一起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他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一是德有多高,艺有多高;二是想发财,别说相声。
德云社刚刚有起色,就被圈内很多人排挤 。
为了护着郭德纲,张文顺没少得罪圈内的人。
有一位艺术家号召众人抵制德云社,得知消息的张文顺勃然大怒,他硬是要冲到对方台前去辩理,郭德纲赶紧将张文顺拦住。
张文顺依旧很生气,他说:有能耐台上比试,台下阴人什么东西!我找他讲理去,我打丫的去,我张文顺癌症,让他弄死我!
此时的张文顺已患有食道癌,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得不长期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为了让张文顺不觉得寂寞,郭德纲让德云社的徒弟分班一晚上呆在房间里服侍。
谁去医院看他,他都是乐呵呵的,“能看出来他是忍着病在跟我们开玩笑、抖包袱,看得我们心疼。”高峰说。
张文顺正在考虑德云社的发展,所以也收高风为养子,让他帮助郭德纲。
2008年11月,德云社举办了庆祝张文顺70寿辰相声大会。
满足张先生的心愿,因为他太爱相声了。
演出当天,张文顺更是扛着病痛折磨,歪着肩膀只手撑着桌子与郭德纲,表演了全本的《大实话》。
观众是乐疯了。
2009年的一个下午,郭德纲和妻子忙完后提着水果去医院探望张文顺。
那天张文顺的精神状态很好,郭德纲知道张文顺有话要对他说,于是他让其他人离开病房,病房里只剩他们爷俩。
郭德纲打了个激灵,明白了这是有话要对他说。
他关上门,坐到在椅子上。
郭德纲故作轻松:说吧,要干吗?
张文顺愣了片刻,突然向他抱拳,郑重其事地说道:“我快不行了,老伴闺女外孙,要劳你照顾了。”
老郭迟疑了两秒,说道:“都有我呢。”
听到郭德纲这句话,张文顺双手合十表示感谢,那一刻郭德纲再也忍不住了,霎时泪流满面。
2009年2月15日,张文顺先生已经不能发声,留下致德云社同仁绝笔信,希望大家团结,振兴相声事业,将德云社做大做强。
之后第二天,张先生与世长辞。
张先生去世后,孟凡贵告诉郭德纲,“你知道张先生为什么能陪你到今天,是因为他知道你肯定能成事。”
一次新浪娱乐采访郭德纲,谈到德云社往事的时候,他总会提及张文顺。
“张先生是德云社的创始人,没有他就不会有如今的德云社。”
张文顺先生去世后,德云社停演七天,高调祭祀。
郭德纲写了一副挽联:东海风起悲公一去空余恨,西山日落哀哉两字不堪闻。
横批:氍毹英豪。
德云社为张先生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灵堂中,郭德纲咬着牙发狠:办一堂最好的白事,我看他们谁死得过张文顺!
张文顺的遗像则挂在德云社后台,与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的遗像并列。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郭德纲都会给两位恩人、贵人上香。
让所有的德云弟子时刻铭记先生恩德。
灵堂之上,面对亡人,郭德纲哭成了泪人。
某媒体曾记录下德云社祭奠张文顺先生的场景:张文顺先生去世,郭德纲非常悲痛。在搭建灵堂的时候,起初他情绪平稳地点香悼念,但随着众人陆续来祭拜,郭德纲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流泪不止。夫人王惠陪他站在一起,悲痛心情溢于言表。
在祭拜的时候,张文顺的干儿子高峰以及徒弟张德武更是心情悲痛、叩首有声。
据称,老人去世时面容安详。
《大实话》就成了德云社的社歌,从此纪念张文顺。
当初郭德纲唱全本的《大实话》都是张文顺来给捧的。
在张文顺去世后郭德纲唱过一次全本的《大实话》,是由张文顺的女儿张德燕来捧的,只是缅怀一下老先生。
之后,观众有要求想听《大实话》,郭德纲都会说,全本的《大实话》被张先生带走了。
郭德纲就没唱过全本的了。
承诺张先生的事情,郭德纲也都一一兑现。
张文顺的女儿女婿在德云社担任中层干部,张文顺的外孙宁云祥一开始在德云社说相声后来转向幕后。
张文顺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写一本书,叫《我认识的郭德纲——德云社春秋十年》,但因病重,仅写了一页纸。
情义
不要看不起草根,谁不是草根呢?郭德纲有情有义!点个赞👍🏻
郭德刚的相声虽然有些匪气,但走到今天属实不易
草根英雄,有情有义![点赞]
张文顺是郭德纲的接引人
张老先生真是郭德纲生命中的贵人[点赞]
不管怎样,还是很敬重老郭,有担当,重义气,是个有文化底蕴的手艺人
德纲有情有义[点赞]
19年的时候以为郭老师要搞个纪念张老爷子的专场,然后和张老爷子再来个大实话(技术肯定没问题,好多人还和邓丽君合唱),我也建议了,可能是郭老师没看见吧。希望29年的时候来一场吧。
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