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越冬饲料配方,低温期代谢特点,能量蛋白比例调整,营养需求有变化

晓华养殖 2025-02-21 18:48:03

胭脂鱼越冬饲料配方,低温期代谢特点,能量蛋白比例调整,营养需求有变化

在咱们的水产养殖领域啊,胭脂鱼可是一种挺特别的鱼。这胭脂鱼啊,长得那叫一个漂亮,它的鱼体侧扁,背部在隆起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山坡似的,而且身上的颜色特别艳丽,就像胭脂一样红,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好听的名儿。在咱们国内啊,它可是很受珍视的鱼类,有着很高的价值。

咱先说说这养殖胭脂鱼时遇到的痛点。就像很多人养鱼似的,想把鱼养得好,但总觉得这儿出问题那儿出问题。比如说,很多人觉得鱼在冬季的时候不好养活。我有个朋友,家在南方的一个小渔村里,他也养了点胭脂鱼。他跟我说,到了冬天啊,鱼长得那叫一个慢,还总是病恹恹的。为啥呢?这就和冬季的饲料配方不合适,没考虑到低温期的代谢特点有很大关系。

在北方干冷的地区,像东北那嘎达,冬季时间长,有时候能持续好几个月呢。在养殖场的胭脂鱼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那里的水温能降得很低,低到好几度。咱都知道,鱼是冷血动物,在低温期,它们的新陈代谢就像人冬天不爱干活儿一样,也变得很缓慢。比如说,正常温度下,鱼可能一天的代谢循环能进行个七八次,到了低温期,可能就只有两三次了。

那这种情况下,能量和蛋白的比例就得调整。这就好比咱们人吃饭,冬天的时候咱可能多吃点高能量的食物,像肉啊,油多的饭菜啊,鱼也是这样。在低温期的时候,胭脂鱼需要的能量比例就要增加。像有的养殖户啊,以前不知道这个道理,在冬季还是按照常规比例投喂饲料,结果鱼就长得慢,还容易生病。

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案例。河北有个养殖胭脂鱼的养殖户,他养了好几年的时间了。一开始,他也没太在意冬季饲料的问题。他养的胭脂鱼在夏天和秋天的时候长得还不错,可是一到冬天,问题就来了。鱼开始不吃东西,然后慢慢地就瘦下来了。他就很头疼啊,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他去参加了一个水产养殖交流会,在会上听到了专家讲低温期胭脂鱼的营养需求变化。他才知道,是自己喂的饲料不合适。回来之后,他就调整了饲料配方。他把原本饲料里的粗蛋白含量从百分之三十左右调整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然后增加了能量饲料的比例,像玉米粉之类的比例提高了。结果啊,到了第二年的冬天,他养的胭脂鱼状况就好多了。

再说说这能量方面的内容。能量来源对于胭脂鱼在低温期的生存很重要。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能量饲料有鱼粉啊、豆粕啊这些。在低温的时候,能量饲料的选择和比例要更讲究。在北方的寒冷地区,像内蒙古,有些地方的养殖户会尝试给胭脂鱼搭配一些特殊的饲料。比如他们会用一点沙棘果渣混在饲料里。沙棘果渣这东西啊,富含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我有个网友是内蒙古的一个小养殖户,他说他在冬季给胭脂鱼喂了含有沙棘果渣的饲料后,鱼的颜色比以前更鲜艳了。

还有啊,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水质也会影响胭脂鱼的养殖。在南方湿热地区,比如说广东的珠江三角洲这一带,养殖胭脂鱼的水质比较肥沃,水里的微生物多。这里养殖胭脂鱼在冬季的时候,饲料配方也要调整。我就听说过一个事儿,在广东的一个养殖场里,他们那里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那么冷,但是温度也会下降不少。他们发现当地的水葫芦长得特别旺。他们就尝试着用水葫芦发酵后的提取物加到胭脂鱼的饲料里。结果发现,这样喂出来的胭脂鱼抵抗力变强了。

说到绿植对比吧。在饲料里添加一些绿植成分对胭脂鱼也有好处。比如说黑麦草和水葫芦。黑麦草它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粗蛋白含量大概在百分之十五左右。水葫芦呢,除了含有丰富的水分,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高。还有一种叫浮萍的绿植,浮萍的生长速度快,在一些小池塘养殖胭脂鱼的时候,浮萍如果合理利用,在冬季可以补充一定的营养。还有一种绿茎马唐,它的矿物质含量比较高。我有个湖南的朋友,他自己家里有个小鱼塘,散养着一些胭脂鱼。他用黑麦草和水葫芦的混合物来制作饲料,他说这样做出来的饲料喂给胭脂鱼,鱼长得还挺欢实的。

再回到能量蛋白比例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养殖方式和场景也需要不同的处理。像在大养殖场里,鱼的数量多,管理也比较规范。他们会根据更精确的检测数据来调整能量蛋白比例。比如说,他们会定期检测鱼体里的脂肪含量啊,肌肉里的蛋白质含量啊等等。而像咱们这些小养殖户在家里散养几条或者几十亩地养殖的话,虽然没有那么精确,但是一定要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比如说在一个以湖泊养殖胭脂鱼的地区,湖里的水生植物在冬季枯萎后,会减少鱼的天然食物来源。这时候,养殖户们的饲料配方调整就更关键了。我就听到一个说法,在湖南的一个大湖泊周边,有个养殖户在湖里养殖胭脂鱼。以前到了冬季,湖水温度下降,他感觉鱼的活力明显不行。后来他尝试给鱼喂食一种专门调配的饲料,里面的能量和蛋白比例就是根据湖里的低温环境和湖鱼的营养需求调整的,结果鱼的成活率提高了不少。

咱们再说说那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蛋白比例为啥在低温合适呢。其实啊,就像人在冬天不想动弹的时候,不需要太多蛋白质来让肌肉活动,鱼也一样。在低温期,鱼的生理活动减缓,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合成肌肉或者进行高强度的新陈代谢。如果还按照常温时候的高蛋白比例来投喂,鱼的肝胆功能可能就会负担过重,就像人累着了会生病一样,鱼也会生病。

还有一个事儿呢。在云南有一个地区的湖泊里养殖胭脂鱼,当地的水质有点偏酸性。在冬季的时候,养殖户们发现如果饲料里添加一些能调节水质酸碱度的绿植提取物,比如金鱼藻提取物,同时合理调整能量蛋白比例,鱼的生长环境就改善了不少。这个金鱼藻提取物可是有点特别,它和普通水生绿植提取物不太一样,能更好地适应酸性水质下的营养需求。

咱再从南北差异来看这饲料配方的事儿。在南方,温度相对来说不是很低,即使冬季,水温可能也有十几度。所以在南方的饲料配方调整幅度没有北方那么大。比如说在广西的一些小养殖场,冬天他们可能只是稍微增加一点能量饲料,减少少量粗蛋白的比例。而在北方,像新疆的冬季,水温能低到零度左右,这时候饲料的保存都是个问题。所以他们的饲料配方不仅要考虑营养需求,还要考虑在低温下饲料的稳定性,防止饲料在水里很快溃散,让鱼吃不好。

有个养殖专家和我说过一个事。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有个养胭脂鱼的养殖场,他们在冬季为了保证饲料的品质,采用了特殊的加工和储存方法。他们把饲料做了防潮包装,还添加了一些能在低温下保持营养的成分。同时,根据低温期的代谢特点,把饲料里的能量蛋白比例做了科学调整。这养殖场的胭脂鱼在黄河流域寒冷的冬天也能茁壮成长。

我之前还听说有南方的一个养殖户,他在网上看到北方的养殖经验,也想在冬季给自己养的胭脂鱼加大能量饲料。结果呢,不小心加多了,鱼就开始消化不良,游不动了。这就像咱们人,突然吃太多油腻的东西,肠胃也会不舒服。所以说,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调整饲料配方的时候都要科学合理,根据实际情况来,不能照搬照抄。

在这个养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去关注。比如在饲料投喂的时间和量上,在冬季也要适当调整。在一些阳光比较充足的冬日,鱼的活跃度可能会高一点,这个时候可以适量多投喂一点,但也不能太多。就像咱们人冬天可能会多活动活动,就会多吃点,但也不能暴饮暴食。

我有个邻居家的养殖场,以前在冬季投喂都是固定的时间和量,后来改成了根据鱼的活性和天气情况来调整。这样一来,鱼的摄食情况更好了,长得也更健康。而且,不同地区的养殖户在冬季还会面临不同的疾病威胁。比如说,在广东的一些沿海养殖胭脂鱼的地区,冬季湿度大,容易滋生一些细菌,这就需要在饲料里添加一些抗菌的营养成分。而我听说在新疆的一个养殖场,他们要防止的是鱼在低温期冻伤后感染真菌,他们的饲料里就会添加一些抗真菌的元素。

在饲料配方调整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关注能量和蛋白这两个方面。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比例也要合适。比如说维生素D,它对鱼钙的吸收很重要。在不同地区的养殖环境下,鱼对维生素D的需求可能会因为阳光照射情况的不同而不一样。就像在南方的云南,阳光比较充足,鱼可能通过晒太阳就能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而在北方的养殖场,尤其是那些在室内养殖的,可能就需要在饲料里适当添加维生素D。

我还知道一个特别的事儿,在四川的一个山区养殖胭脂鱼的小养殖场,那里的山泉水水质很特别。他们在冬季给鱼喂食饲料的时候发现,饲料里加了一些当地山上采集的苔藓提取物后,鱼的品质特别好。这种苔藓提取物含有很多微量元素,这是他们在长期养殖过程中意外发现的一个小妙招。

总的来说,养殖胭脂鱼在冬季的挑战不少,但是只要我们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充分考虑低温期的代谢特点,科学合理地调整能量蛋白比例,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比例,再加上日常养殖管理中的细心观察和调整,一定能让胭脂鱼在冬季也能健康生长。现在我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养殖胭脂鱼的时候,觉得哪个环节是最难把控的呢?是饲料原料的选择,还是饲料配方调整的比例计算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