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光鲜亮丽的舞台,如今却成了他身败名裂的起点。
艺人黄子佼的判决书近日公开,揭露了他令人震惊的罪行:购买未成年人不雅视频,最小受害者仅仅10岁。
这一事件的曝光,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和广泛讨论。
2025年3月26日,黄子佼涉嫌持有未成年人不雅视频案二审开庭。
庭审现场,他向媒体鞠躬致歉,却对记者的提问保持沉默。
判决书的公开,将案件的细节暴露在公众面前。
黄子佼承认自己持有7名少女的不雅影片,这一事实令人震惊和愤怒。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私人订制”的黑暗产业链。
会员通过金钱下单,卖家拍摄,而少女们则被迫参与其中,遭受着非人的侵犯和虐待。
她们的个人信息被记录在网站的“资料库”中,供会员挑选。
14岁女孩被侵犯228次的残酷现实,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检方还在庭审中增加了40多名受害者的名单,这些受害者是否也未成年,目前仍在调查中。
如果新增的受害者中包含未成年人,黄子佼的量刑可能会重新考虑。
这起案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购买影片是否等同于侵犯?
法律和道德的界限该如何界定?
有人认为,黄子佼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施暴,但他的行为助长了这种犯罪产业链的存在,同样不可饶恕。
也有人质疑,如果仅仅是购买影片,6个月的刑期是否过轻?
受害者们的遭遇令人同情。
为了帮助她们,律师提议黄子佼出资两千万成立“受害者少女基金会”。
黄子佼表示会认真考虑这一要求,或许他也意识到,这是他争取受害者原谅,减轻刑罚的机会。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谴责。
曾经为黄子佼辩护的声音如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批评和愤怒。
曾经的“二女夺一男”的感情纠葛,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个讽刺的笑话。
黄子佼的未来,或许只能用“社会性死亡”来形容。
即使出狱,他也将永远背负着这个污点,难以翻身。
这起案件的审判还在继续,最终的判决结果尚未可知。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起案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
如何打击这种隐藏在黑暗中的犯罪产业链?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您认为,对于像黄子佼这样的购买者,仅仅6个月的刑期是否足够?
又该如何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