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咸丰帝,多数人印象不深,却更熟知其妻,即日后权倾一时的慈禧太后,被尊称为“老佛爷”。
大家是否了解其中的原因?
原因有二:一是咸丰帝在位时正值中国近代史屈辱开端;二是与他的奇特死因相关。
史书记载避而不谈他的死因,因此,与之相关的事迹也均被简略提及,未做详细叙述。
咸丰帝初登皇位时颇为贤明,擅长帝王之术,政治嗅觉敏锐。见大清由盛转衰,他果断推行强硬改革。
严惩贪腐,同时重用汉人官员,如曾国藩等升至高位。在满汉争斗中,皇帝坐享其成,清政府借此遏制颓势,呈现出咸丰中兴的迹象。
太平天国运动打破咸丰帝梦想,农民起义频发,满人战力衰退。无奈之下,咸丰帝调整策略,将更多资源分配给汉族官员。
此举导致汉臣势力膨胀,朝廷难以驾驭,尤其在南方,官员百姓多只认世家而不识皇上,局面已失控。
敌人单一尚易应对,但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侵略战争,不仅重创清王朝,更迫使咸丰帝逃离京城,前往河北承德避难。
咸丰帝因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成为封建两千年中首位被外族击败得如此凄惨、憋屈的皇帝。
咸丰在此背景下自暴自弃,自觉已背负千古骂名,被历史钉上耻辱柱,认为再奋斗无益,故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因此,一系列变故后,咸丰性情大变,不理朝政且贪图享乐。他寻求舒适的方式简单,归结为三大不良嗜好。
咸丰帝贪恋女色,战前后宫已有数十妃嫔。他常携美妾至圆明园享乐,但因大臣劝阻及明君形象,未敢过分放纵。
如今不同,咸丰绝望后不顾外界,终日与后宫嫔妃相伴。更甚者,他身体虚弱仍派心腹,前往全国搜寻女子。
咸丰后宫年轻女子众多,尤以四大美人著称,即“四春”:武陵春、杏花春、海棠春、牡丹春,皆为后宫佳丽。
这四人极受咸丰宠信,超越慈禧,常于圆明园内“一夫四妻”享乐,致朝野不满。贤臣视其为昏君,而贪官则视其为佳帝。
他们明白咸丰爱美女,为贪财升官便投其所好。自“四春”入宫,官员们争相搜寻美女,有的寻江南“瘦马”,有的购新疆佳人,均送至圆明园。
咸丰对此全盘接受,且因人数众多管理不便,他索性将女子每三人分为一组,共同伺候自己。
久而久之,咸丰对良家女子失去兴趣,为寻刺激,他派人(或亲自微服)从民间妓院挑选女子。
咸丰帝宠幸妓女,朝野震惊。正直大臣纷纷劝其逐出宫女,咸丰仅回:“如狗护食,岂容人夺,岂不恨乎。”
咸丰帝竟自比犬类,其荒唐至极。沉迷女色仅是导致其早逝的原因之一,无休止的酗酒亦是关键恶习,同样不可忽视。
太平天国运动后,咸丰因压抑苦闷染上酒瘾,且偏爱特殊酒饮,常将新鲜鹿血兑入酒中,半酒半血,此习惯持续多年。
咸丰酒量差且酒品恶劣,常饮酒必醉,醉后必怒。据载,此习惯极伤肝,故其死因或与肝病紧密相关。
最终,咸丰帝除纵欲与酗酒外,还有一致命恶习,即吸烟,此行为无疑加速了其身体与国家的衰败。
当然,此处所指的烟瘾并非香烟,而是长久以来为国人所深恶痛绝的鸦片。
咸丰皇帝行为荒唐,尽管真假难辨,但这种行为导致他早逝的可能性较高,合理解释了他生命快速消逝的原因。
1861年3月,咸丰因吃喝嫖赌抽致身体抱恙,咳血惊惧太医,而他却不以为意,照旧行事,全然不顾身体状况。
咸丰察觉时已晚,1861年7月他虚弱难行,知命不久矣,遂恢复初时神采,立长子载淳为太子,即同治帝,并妥善安排托孤重臣。
这是临终前的短暂复苏,1861年7月17日,咸丰帝逝世,终年31岁,事实确如所现。
酗酒、放纵私欲、吸食鸦片,这些死因对皇帝而言极为罕见。这或许就是现今资料中,关于咸丰皇帝生平记载鲜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