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国这么拼?北约:削减福利待遇,欧洲要学会过苦日子?

兵国点兵大事 2024-12-17 05:00:49

现在的北约对围堵中国有多拼?前几天,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卡内基基金会欧洲办事处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应对“快速恢复的俄罗斯武装力量”、“武器生产速度比美国快五、六倍的中国”,欧洲国家应该将部分养老金和社会福利补贴用于武器生产。他还明确指出,北约国家的军费开支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对此评论道:“我认为北约领导人应当率先垂范,从斯托尔滕贝格(北约前秘书长)、弗什博(北约前副秘书长)、索拉纳(北约前秘书长)和其他所有官员的养老金中扣除四分之一。”

扎哈罗娃的回应可谓针锋相对,直击要害。这些北约高官在位时,主导北约诸多军事战略决策,推动联盟东扩,加剧地缘紧张局势,如今卸任享受丰厚待遇,却未曾给后续防务资金困局留下妥善解法。比如北约东扩进程,每一轮扩张都意味着新的军事部署、防线拉长,背后是海量资金需求,东欧新入盟国家为契合北约标准升级军备,背负沉重经济压力,可北约高层规划时却未充分考量资金长效保障,拍拍屁股走人后难题全留给继任者。

拿着高薪厚禄的北约高官们,却要欧洲老百姓缩衣节食来对抗中俄,是不是太讽刺了?并且还“冠冕堂皇”的找出借口,来糊弄欧洲国家。稍早前一些时候,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布·鲍尔,在发表公开演讲时就宣称,欧洲人必须适应“艰苦的生活”,要承受得起摆脱中国供应链后带来的生活水平下降、物质匮乏。如果欧洲人现在不能下定决心,无法立刻和中国做切割脱钩,那么将来一旦和中国爆发战争,必将会承受更大的代价,会面临更艰苦的战时局面。

其实,如果欧洲真敢硬着头皮跟随美国玩脱钩,不仅要失去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伙伴,还会被美国更狠的压榨。美国已经用高价能源和补贴政策割过欧洲一轮韭菜了,现在的欧洲有什么底气拼经济实力?

英国2023年军费开支达到创纪录的749亿美元,法国和德国正在向700亿美元逼近。但是之前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表示,上届保守党政府隐瞒公共财政真实情况,留下220亿英镑的财政亏空,首相办公室更是用“破产”形容当下英国财政状况。在2024年前三季度,德国GDP增速是负数,经济已经开始衰退。而法国负债率高达110%,财政赤字5.5%。

实际上,欧洲的富裕都来源于过去几百年的殖民掠夺,来完成的原始积累。但如今欧洲各国要维持目前的养老金制度和社会福利都很不容易了,吕特提议削减,不是把各国往火坑里推吗?

以德国为例,其完善的养老体系覆盖了超千万退休人员,养老金是他们安度晚年的关键依靠,人均每月领取金额可达数千欧元,是日常开销、医疗护理的重要资金源;还有法国,社会福利补贴广泛惠及失业者、低收入家庭以及育儿群体等,涉及面几乎囊括社会各个角落,一旦削减用于武器生产,无疑是从弱势群体口袋里硬生生掏钱。

对于一些经济结构侧重民生、旅游、轻工业的欧洲国家,陡然提升军费占比,工厂得转产军品、科研重心偏移,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势必被挤占,民众生活质量下滑必成定局。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欧洲看似在接受美国的保护,实则是在为美国维持全球霸权分担成本。鉴于欧洲对美国存在依附性与从属性,当美国对华持对抗态度时,尽管欧盟渴望独立,却终究难以摆脱摇摆性。欧盟对中国的定位始终在 “良性贸易伙伴” 与 “不断强大的竞争对手” 之间徘徊。

欧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影响。尽管欧盟一直试图摆脱美国的影响与控制,然而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始于二战后,最先通过马歇尔计划掌控了欧洲经济,随后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北约军事集团。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还利用欧洲对俄罗斯的恐惧,牵制欧洲的独立以及北约的存在。欧盟本是欧洲国家为摆脱美国而推进的举措,但在后续欧元与美元的对抗中,欧元被美国无情碾压,经济独立以失败告终。

其后,欧盟又试图组建欧洲军队以摆脱美国控制。尽管在军事装备研发上开创了多国联合研发的局面,但欧洲军队建设可谓步履维艰。美国的军事技术已全方位渗透至欧洲各个领域,以军事手段控制欧洲军事发展。最直观的例子便是,欧洲至今也未能真正研发出一款第五代隐形战机。

更为严重的是,英国脱欧了。通常我们将英法德视为欧盟的三驾马车,这三国是欧洲的领头羊。然而,英国脱欧意味着欧盟内部出现分裂。英法德三国都想成为欧洲的主导者,但遗憾的是,彼此互不服气,这使得欧洲的独立之路前景渺茫。欧洲的分裂与衰落仍在持续,这也成为欧洲摇摆性的根源。

有时我们深感困惑,在西方的政治生态中,在对华问题上越来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人极端反华,另一部分人尚存一些理性,但遗憾的是,在当前的西方政治生态中,理性的人占比过低,最终导致了当前的局面。

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与西方世界关系紧张或缓和积极发展的一个重要评判依据。对此,我们只能感叹:明白人太少,理性的声音太微弱!

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的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连抛三问,质疑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并对近些年美西方故意抹黑中国的论据进行了反驳。

第一问,美国究竟何时认定中国会对其金融霸主地位构成威胁?第二问,美国和北约在遏制中国的道路上还要走多远?第三问,中国是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某些方面的反华言论又有多少是真实的?这三问直击美国为维护全球霸权而近乎歇斯底里地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本质。

在美国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击败了英国、德国、苏联、日本和欧盟这五个世界老二,中国成为其下一个目标。

在这两年,美国秉持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对中国展开全方位战略遏制。除了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打压之外,军事遏制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国防实力的增长,美国认为在西太地区仅凭美军已难以对华取得绝对优势,于是美国重拾屡试不爽的群殴模式。拜登政府上台后,不断向北约施压,意图拉整个北约对中国进行军事遏制。

华莱士的第三问直击美国白宫当前外交战略的软肋。拜登主张让美国的盟友在遏制中国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诸多盟友中,最可靠、最具实力的当属欧洲盟友。对于拜登而言,若得不到欧盟的鼎力支持与全力配合,遏华终将成为一场徒劳的较量。

华莱士的这三问基本解释清楚了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本质。由于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高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守估计在未来五到六年追平美国已成必然。美国认为其全球霸权的核心,美元霸权正在遭受挑战,所以美国要遏制中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联合盟友。在军事上向北约施压,在政治上拉拢盟友便成为核心任务。

时过境迁,美国意图用遏制苏联的那一套来对付中国,只能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美国经济每况愈下,而中国经济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正是这一核心因素直接塑造了美国与盟友之间的根本性分歧:各国是否愿意冒着损害与中国双边关系的风险,在某些领域转向甚至接近与美国结成 “统一战线” 的目标。

通俗地讲,就是和美国一道在某些领域全力遏制、打压中国是否符合本国的国家利益。这是当前美国摆出选边站选项后,其传统盟友普遍在权衡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也是美国遏华战略能否成功或者效果有多大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除了上述三问质疑美国遏制中国崛起战略之外,华莱士在反驳一些西方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这句话,堪称经典。“如果你研究一下中国人把钱花在什么地方,你就会同意他们的政策是防御还是进攻。”

我们常见的判断事物的逻辑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一些事实依据所引发的后果而最终推导出某一论断;另一种则是先有某种观点,而后为了印证这个观点而在现实中有选择性地去找寻一些可以佐证自己观点的论据,我们也将这种逻辑称为 “有罪推论”。

很显然,在西方政治生态中,在对华问题上绝大多数人都遵循第二种逻辑,认为中国的国防实力会威胁到西方世界。而事实上,中国的国防支出只有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的国防支出在 GDP 中的占比也远低于欧美绝大多数国家。

在 “有罪推论” 下,更多的西方政客从来都看不到中国发展的本质以及中国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也没人愿意去理性地分析这个本质。他们仅凭中国的增长数值就断定中国会威胁到西方国家。

像华莱士这样的明白人在西方并不多。西方对中国的揣测更多是西方世界整体走下坡路后,产生的一种不安情绪所塑造的。他们看不到别人的好,在言论和行为上越来越极端,这显然是损人不利己的孤注一掷的选择。

实际上,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西方人士并不多。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属于典型的农耕思想国家,缺少对外扩张的文化潜质。不是说古代时期的中国没有实力,而是没有扩张的欲望。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综合决定了中国是一个比较好相处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最能容纳多强并存的民族。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强调中国不谋求世界霸权,永远不称霸。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作用要远比美国大得多。美国全球霸权的本质是一家独大,而中国则更多地倡导合作共赢的双赢局面。一个强大的中国远比一个霸权的美国对世界更重要。

所以,需要更多的西方人真正了解中国。多看看中国人把钱花在哪,就能知道中国的政策到底是防御还是进攻。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对于各国来说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项。和中国合作之利远大于对抗。中国人不喜欢对抗,但也从不怕对抗。如果硬把中国逼成对手,那么我们也定会是一个合格的对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西方都还在幻想着全球60亿人供养所谓的 “黄金10亿人” 。但现在,这个黄粱美梦该醒醒了!

0 阅读:121

兵国点兵大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