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
“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它还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如果把世界上的国家比作公司,大多数国家是成立了几十年或上百年的企业。
但中国呢?
是一个传承了几千年的老字号,有着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美国建国才249年,法国现代共和制也不过236年,德国统一更是仅有154年历史。
而中国呢?
从秦统一(公元前221年)算起,已经延续了2200多年。
即使经历朝代更迭,核心领土、文字体系、文化传统却始终保持着惊人的连续性。
再说点实在的:
现代中国人,仍能读懂2000年前的《史记》;
欧洲人看不懂400年前莎士比亚的原文;
从汉代到现在,中国人一直用筷子,饮茶习惯延续了上千年;
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沿袭了两千多年,至今仍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独特性还体现在治理思维上。
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动用了100多万志愿者,投入数千亿资金,这种大规模社会动员能力,正是源自中央集权的传统。
对比之下,2012年伦敦奥运会志愿者仅7万人,规模要小得多。
应对新冠疫情初期,中国能在短时间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动员全国资源支援湖北。
这种举国体制下的行动效率,在西方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当西方人说“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时,其实是在说:
中国,不能简单用现代国家的标准来衡量。
它像一个超大号的大家庭,有自己独特的运作方式和价值体系,这些都是历史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果。
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它不是说,中国比其他国家优越或落后,而是说中国确实“与众不同”。
就像一个老人和一群年轻人住在同一个社区,虽然都是社区居民,但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自然会有很大差异。
为什么欧洲难以长期统一?美国50个州就像50个小国家,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
比如,在德克萨斯州可以持枪,但在纽约州则管制严格;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州长、州议会,甚至警察和教育体系。
举个例子:
2021年德州大停电时,州长可以拒绝接入全国电网,这种程度的独立性在中国的省份之间是不可想象的。
欧洲其实也不是没有统一过。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最鼎盛时期确实统一了欧洲大部分地区。
但即使在那时,不同地区仍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习俗。
比如:今天的法国人祖先说高卢语,希腊人说希腊语,只有少数精英才使用拉丁语。
神圣罗马帝国(962年-1806年):
但,表面上是帝国,实际上是个松散的邦联,
就像一个投资控股公司,下面的子公司基本上独立运营,
到了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更是确立了“主权国家”概念。
为什么欧洲难以长期统一?
欧洲像一个大型购物中心,里面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客户群。要让所有店铺统一管理,使用同一种经营方式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
地理原因,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等天然屏障,让各地区交流困难。
文化差异,德国人喜欢啤酒,法国人爱红酒,各地风俗习惯差异很大。
语言障碍,现在欧盟有24种官方语言,古代语言差异更大。
所以当欧美人看中国时,会感到非常惊讶,一个这么大的国家,居然:
全国统一用普通话,统一教育体系,统一法律体系。
政府有很强的号召力
所有分支机构都高度统一,完全不符合他们的经验认知。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用“文明”而不是“国家”来形容中国的原因。
“民族自决”这个词“民族自决”这个词听起来很美好,就像是在说:
“每个民族,都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
但实际上,它是一把双刃剑,甚至可以说是大国博弈中的一张牌。
拿南斯拉夫的例子来说。
南斯拉夫曾是个不小的国家,有2000多万人口,工业基础不错,军队也挺强。铁托当政时,它甚至能在美苏之间左右逢源,两边不得罪。
但到了90年代,美国就开始打“民族自决”这张牌。
具体怎么操作呢?
美国说,南斯拉夫里的克罗地亚人要独立,应该支持;
波斯尼亚人要独立,也应该支持;
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要独立,同样要支持。就这样,一个完整的南斯拉夫被分成了七个小国。
分完之后呢?
这些小国一个个都得看美国脸色。
有的加入北约,有的加入欧盟,完全失去了原来的地区影响力。
表面上说是尊重各民族的自决权,实际上是英法美这些战胜国在重新分蛋糕。
但有意思的是,这个“民族自决”的标准很灵活。
比如魁北克想从加拿大独立,美国就不怎么支持;
德克萨斯有人提独立,美国立马就说这违法。
这就好比一个人说“我支持所有人自由恋爱”,但当他自己的对象要离开时,态度立马就变了。
同样是民族自决,为什么差这么多?
说白了,就是符合美国利益“自决”就是好的,不符合的就是不行的。
在国际关系中,漂亮的口号背后,往往隐藏着赤裸裸的利益计算。
得多长个心眼西方媒体就像一个“大V”,他说啥都有人信。
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特别简单,把部分事实夸大化,再配上带有强烈感情色彩。
说到中国,基本上都是负面的,就跟专门挑人毛病的邻居大妈一样。
就像拍照片时故意只拍阴暗的一角,让整张照片看起来很压抑。
台湾问题。
西方媒体的叙事策略很有意思:
他们从来不提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历史背景;
不提1971年,联合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也不提1992年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他们把台湾描述成一个“小而美”的地方,需要保护,需要自决。
西方媒体天天说台湾面临“威胁”,却从来不说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玩的两面派:
一边承认“一个中国”;
一边又卖武器给台湾。
这种舆论战的后果可大了。
现在岛内有些人,真以为有美国撑腰就能,这种想法跟当年越南南部政权的想法一样危险。
别忘了,1975年西贡陷落时,那些相信美国会"保护"到底的人是什么下场。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对付苏联,跟中国搞蜜月期,那会儿西方媒体笔下的中国是“改革开放典范”。
等苏联解体了,中国发展起来了,口风立马就变了,开始各种挑刺。
所以啊,看西方媒体的报道,得多长个心眼。
他们说的话,就像菜市场的广告语,光喊“新鲜、便宜”。
但你去买的时候,还是得自己睁大眼睛看看菜是不是真新鲜。
这就需要我们多了解历史,多思考背后的原因,不能光听一面之词。
西方所谓的: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它还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就是挑拨离间,搞分裂,他们好个个击破。
枝繁叶茂,但根是一个从古到今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修驿道、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这不是什么“伪装”,这是实打实的国家治理。
古代的大运河,从隋朝开始修,一直用到现在,全长大约1800公里,连接五大水系。这么大的工程,没有统一的国家根本干不了。
现在的中国,高铁网越修越密,网购可以从新疆买哈密瓜,从东北买大米。
全国统一市场带来的好处谁都看得见。
这不是伪装,这是实实在在的国家治理水平。
现在我们吃饺子、过春节、写汉字,这些传统延续了几千年。
就像一个老字号,祖传的手艺一代代传下来。
这是骄傲不是负担。
现在美国人还在用英尺、英寸这些落后的英制单位呢,谁说他们伪装了?
历史上中国也有分裂的时候,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但最后都统一了。
为啥?
因为统一对老百姓有利。
分裂时期打仗不断,百姓遭殃;
统一后修水利、通商路、兴教育,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中华民族是一家人,枝繁叶茂但根是一个。
要警惕那些,披着“学术观点”外衣的分裂言论,因为它们往往暗藏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