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须死。”
这句话,胡女士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说出来的。
今天,江西景德镇中院,开庭审理了一起让全国网友愤怒到发抖的案子。
案子不复杂,但极其残忍。
一个小家庭,一对年轻夫妻和他们还不到一岁的宝宝,走在路上,平平常常地准备去奶奶家吃饭,却在绿灯亮起、准备过马路的那一刻,被一辆白色特斯拉以130码的速度撞飞。
丈夫飞出50米,内脏碎裂;妻子直接被掀上车顶,脑浆迸裂;孩子的头撞碎了挡风玻璃,掉进副驾驶……
一家三口,当场全部死亡。
而肇事司机廖某宇,才20岁,只因和女朋友吵了一架,就一脚油门,把这个世界踩出了个黑洞。
去年10月2日,江西景德镇。
那天晚上,胡女士做了一大桌子菜,等着儿子儿媳和小孙子来吃饭。
等啊等,电话也没人接。她心里不安,让老伴送点饭过去。
路上,老伴经过事故现场,人太多,也没看热闹,就绕过去了。谁也没想到,那个血肉模糊的现场,正是儿子一家人的葬身之地。
警方电话打来那一刻,胡女士的心就像从胸口裂开了。她和老伴赶到殡仪馆,看见儿子的尸体,一下子瘫坐在地。
入殓师整整用了4个小时,才勉强把三人的遗体整理完整。
从那以后,胡女士夜夜失眠,白发疯长。老伴甚至会在半夜惊醒,满身是汗,嘴里喊着“救命”。
他们搬进了儿子曾经住的家,摆着儿子的书、儿媳的水瓶,还有孩子的玩具垫。连飘窗上的枯死多肉,胡女士都精心照料。她说,孩子喜欢这些花。她也不想让它们死。
她最难受的是:为什么植物可以活过来,孩子们却不行?
从此,这个世界对两个老人,只剩下了回忆、幻觉和无边的黑夜。
二、撞完人抽烟,还敢说“这只是天灾”如果说事故本身已经令人发指,那肇事司机和他父亲接下来的举动,才真是让人看清人性有多冷。
事故发生后,廖某宇第一时间不是救人,而是看看车,再抽根烟。甚至有视频显示,他还指着婴儿的头骨,叫人“看一下”。
全程,没有拨打120。
最后,还是围观群众报警。
更可气的是,廖某宇的父亲廖某,不但不道歉,还开始各种推脱:
先找人说情,说“赔80万行不行”;再加码,说“要不我儿子以后养老送终?”
胡女士怒不可遏:“赔我8个亿都没用!我不要钱,我要公道!”
说不通了,廖父开始威胁:
他打电话咆哮胡女士:“撞死人是天灾!你们闹,是人祸!”
天灾?一个正常人,红绿灯起步,明知限速40码,却在城区开到130码,这叫天灾?
这个逻辑,简直荒唐得令人发冷。
这不是人祸,是“人性崩塌”。
在全国网友眼里,廖父的表现,不是为儿子争取宽恕,而是在加速儿子的灭顶之灾。
“有其父,才有其子。”
这话,说得真不冤。
三、不是“交通肇事”,是“蓄意毁灭”案子已经从“交通肇事罪”,升级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性质变了,量刑也变了。
一个是3年以下,最多7年;一个是十年以上,甚至死刑。
廖某宇的行为,检方认定为后者——更重、更恶劣、更不可原谅。
庭审当天,胡女士站在法院外举着遗照喊:“他必须死!”
这是一个母亲,失去儿子、儿媳、孙子后,唯一能坚持下去的理由。
这场官司,不只是要一个结果,更是她活下去的动力。
不是为了仇恨,是为了正义。
四、文明社会,不该给恶人留退路案件开庭,网友们齐刷刷围观。
“这不是普通事故,是人性的灾难。”
“打死都不能原谅!一定要判死刑!”
“今天不严惩,明天谁敢走路?”
的确,这不是单纯的超速,不是酒驾,不是刹车失灵。
是情绪失控后的蓄意狂奔,是拿别人的命当泄愤出口。
更可怕的是,这种人不止一个。
不尊重生命,不懂控制情绪,不觉得错,只觉得委屈。
让他们低头,他们觉得被冒犯。
让他们道歉,他们觉得不公平。
这种人,一旦被纵容,就会有更多“廖某宇”,在马路上横冲直撞。
五、公道或许会迟到,但不能缺席今天庭审,案件引爆全网。
受害者的遗照摆在庭外,胡女士的眼神冷到极致。
她说:“这是我这一生,唯一一次想让一个人死。”
可以理解。
一个母亲的心碎,一个祖母的绝望,一个普通家庭的彻底毁灭,不该被一句“年轻气盛”轻描淡写。
胡女士和丈夫,如今没有儿子,没有孙子,也没有未来。
她说,丈夫经常一个人对着宝宝的照片发呆。
她自己则靠安眠药过日子,有时半夜醒来,还能听见幻听中的哀乐和救护车。
日历永远停在了2024年10月2日。
那个血腥的日子。
那个家没了的日子。
六、结语:这一脚油门,毁了三个家这起案件,不只是“江西景德镇的一起车祸”。
这是一次警醒。
开车不是发泄情绪的工具,情绪失控不是伤人的理由,撒谎和冷漠不会换来原谅。
是时候让所有人都明白:
生命面前,任性就是杀人。
法律面前,任何借口都是笑话。
今天这个庭审,不只是为胡女士一家讨公道,也是为所有普通人保底线。
每个走在马路上的人,都该知道:一脚油门,可能就是别人的灭门之灾。
别让方向盘,变成屠刀。
如果你也愿意为这个家庭发声,请点亮【在看】、【点赞】,让更多人看到。
让法律该有的严肃,回归。
让人性的下限,别再被刷新。
电动车就应该限制加速,都是些鬼火少年,自己不要命还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