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来,随着日子的不断逼近,人们关于假期的吐槽声音也在逐渐扩大,各方围绕着假期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
原本能够获得一个小长假的休息对所有的同胞来讲应该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但为什么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可能罪魁祸首还是因为调休,为了五一的假期,所有的打工人从本周开始就要进入调休周。
一个假期毁了两个周末,这让广大网友叫苦连天。
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2023年五一假期具体安排
最新的2023年的劳动节放假公告显示,今年的五一假期将会从本月的最后两天开始休,到了5月3日结束,也就是总的会有一个长达五天的假期。
不过,公告中也表明,由于公众假期只有5月1日这一天,其余的假期需要通过别的休息日调休来换取。
这意味着广大的上班族在五一假期的前一周就要进行调休,原本是应该美好的周末的4月23日,则因为调休安排不得不正常的上班。
还有就是,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周六,即5月6日,也需要正常上班。
网友吐槽毁了两个周末,为了一个五一假期,打工人需要牺牲掉两个星期的双休,工作的劳累无法通过周六日缓解,反而增加了痛苦的周期。
这样的日子久了,人们对该假期的合理性产生质疑的声音也就随之越来越大。
法定节假日只有11天?
其实,早在2007年的时候,国家针对放假的规定进行了调整。
很多人稀里糊涂的跟着放假,但是却对假期的安排一无所知。
按照当时修订后的规定,我们的春节的假期和国庆的假期对等,均为三天。
而除此之外的所有的假期,都其实只有一天。
比如我们的元旦、清明、端午,还有中秋节,这些假期如果恰好不能与周六日相连的话,我们只能获得一天的休息时间。
总的算下来,其实就会发现,我们抛开周六日不进行计算的话,法定的节假日其实只有11天。
前段时间的清明,大家也都体会过,先上二再休一然后再上二再休二的感觉,当时很多网友对这种休息方法表达了强烈的赞同。
这种放假方法不仅不需要牺牲掉周六日去调休,也能很好的稀释掉工作时的劳累,让人觉得原来上班也是一件如此快乐的事情。
所以,紧接着就要接受五一这种用双休日换取小长假的放假节奏,人们也突然萌发了很多的不满。
网友对放假安排呈现两极
当然不全是对这种调休放假安排非常不满的网友,也还是会有一部分人是非常喜欢这种放假方式的。
他们认为这种调整也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的,比如累计的放上一个小长假,大家就可以享受一个和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光,还能安排一些出游计划。
如果只有一天的话,就很难安排这种短暂的出行,也只能在家里或者本市小范围的活动一下子,生活的乐趣就会减少很多。
不难看出,在小长假的这个问题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调休究竟是谁安排的?
虽然有不满,但是却因为这样的规定而不得不暂时的执行,也导致人们对发明调休的人“恨”的牙痒痒。
最近这几年,一到节日的节点,谁发明了调休就会冲上各个热搜的榜单,那么到底是谁发明出来的?
其实,调休的规定并非是某个人的决策,是我们的相关部门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水平,以及对群众的需求进行调查后,所做出的一个较为综合的的规定。
原来,承担这个工作的部门的名字叫做全国假日办,但是早在九年前就被撤销了。
不过部门虽然不在了,但是调休的制度却还顽强的存活了下来。
而节假日的调休的安排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延续的过程也不断形成变化的。
目前的这种调休方式,是2013年进行修正的,而当时也是进行过民意调查的。
据了解,当时的假日办与多家媒体联合发布的调查问卷,其中假日办给出的所有方案中,支持率最高的就是目前正在实施的调休方案。
作为一个方案,它在实施过程中,体验感的不同是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声音的,这背后还有人们需求变化的原因。
可能当时的这个方案,放到近些年后,工作压力的不断变大,已经不能促进人们生活的更愉快的这个目的了。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假期安排的灵活性也变得越来越高。
希望在未来,能有更能够满足当下人们生活需求的假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