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大国重器、伟人故事、历史人物……皆是在历史长河中流转的璀璨星辰。想知道更多“星星”的故事吗?欢迎关注将令如山,我们将带您了解一个更为精彩的世界~
在2022年11月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后,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欧洲政要也纷纷访问中国,希望与中国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不得不说,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国与欧洲难得地出现了一段亲密期。

马克龙访华
然而,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却给中欧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收到中国邀请后,博雷利称病推迟访华,却如期赴约G7会议,全然不顾中方可能产生的不满。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名欧洲政客的一系列行为?
推迟访华还“甩锅”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宣布,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将会于4月13日至15日进行访华,并出席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然而,面对中方主动提出的善意,博雷利的后续举动几乎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
在中国官宣博雷利即将访华的消息后,博雷利突然发布声明,表示自己刚刚检测出新冠阳性,需要推迟访华行程。对于这一变故,中方也表示理解,而且还欢迎博雷利在病愈后继续踏上访华之旅。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到了4月16日,原本称病不出的博雷利居然出现在了日本,如期赴约G7集团会议,他的这一举动不由得引发国际舆论热议:
“在中国主动伸出橄榄枝的情况下,博雷利依然要选择将其折断吗?”

G7集团会议
事实上,倘若是单纯的日程安排变化,中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出席G7集团会议期间,博雷利的一系列言行已经足够引发中国的强烈不满。
据美媒《纽约时报》报道,博雷利在G7会议上声称:
中国应当是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欧洲对中国采取什么态度,需要依照中国的行为来决定,尤其是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态度与做法。如果中国执意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那么欧洲需要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系统性对手。

博雷利
顽固的反华派不得不承认,博雷利在欧洲是有名的对华强硬派。在2022年的G7会议上,博雷利就曾经针对中国进行发言,认为欧洲现在与中国的联系过于紧密,这对西方世界是一个隐患,应该从各方面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同时他表示,虽然中国的实力近年来快速增长,但欧洲不需要对中国产生惧怕心理。

博雷利接受采访
而据法新社报道,博雷利在G7会议上还向中国提出了新的要求。博雷利在讲话中声称,目前西方正团结起来为乌克兰提供各方面援助。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大力援助,那么将会被欧洲视为有严重敌意的行为,因此他要求中国作出绝不援助俄罗斯的承诺。同时,他还希望中国能够对俄罗斯进行劝告,停止与西方继续对抗。

俄乌战争
4月23日,博雷利更是做了一件足以引起中国强烈不满的事情。博雷利在法媒《星期日报》上发布文章,呼吁欧洲海军需要尽快建立一支“联合舰队”前往台湾海峡巡航。博雷利公然表示:
“台湾在经济、商业与科技领域都与我们存在密切联系,我们需要展示对台湾海峡航行自由的承诺。”
由此来看,博雷利在G7会议上针对中国大放厥词的行为,也就显得不那么令人意外了,他的立场本就站在反华阵营。
如果博雷利继续在反华的不归之路上继续走远,那么德法元首此前访华取得的外交成果很可能会被毁于一旦,原本缓缓打开的中欧交流大门也会蒙上一层阴影。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
如何看待未来中欧关系?从博雷利近期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中欧关系要想进一步深化合作,主要责任在于欧洲。
由于欧洲采取民主议会制度,这导致欧洲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因此欧洲现在对中国的态度可谓充满了矛盾,既有马克龙这样对中国较为友善的代表,也有博雷利这样对中国态度强硬的代表。

欧盟旗帜
但很显然,欧洲这种内部充满矛盾的状态已经对中欧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一个无法产生共识的欧洲是不值得信任的,而且这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把戏无疑会令中方深感厌倦。中国需要欧洲尽快在内部达成共识,保持对华态度的一致性与连续性。

欧盟议会
而且需要提醒欧洲的是,欧洲实际上并不具备与中国强行脱钩的条件。据欧盟统计局的公开数据表示,中国已经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曾经在2020年至2021年还获得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头衔。
2022年,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高达为8563亿欧元,占欧盟对外贸易总额的15.4%。

欧盟出口港口
可见,中国庞大的市场蛋糕是欧洲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即便是对华强硬派博雷利,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我们与中国需要保持贸易往来。”
因此,在称病推迟访华后,博雷利为了保持中欧经贸合作,也必然会选择再度访华。不过,鉴于他的行为与立场已经足以引发中方不满,中方届时会如何接待这名欧洲政客,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参考资料
【1】推迟访华后,他竟呼吁“欧洲海军巡航台海” 网易新闻
【2】G7涉台联合声明,抗议中国武统,博雷利“带病”参会 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