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关系:相互滋养,互为贵人

心智家园教育 2025-03-20 11:13:40

唐代诗人鲍溶曾言:“山河不足重,重在遇贵人。”

贵人难遇,真情难求。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最长久的关系,莫过于互相滋养,互为贵人。

当我们滋养他人的同时,也就滋养了自己。

——心智教育体系创始人包丰源老师

01相互滋养,不消耗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告诫弟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将“择友”视为修身立命的根基。

北宋苏轼在《赤壁赋》中写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暗喻与知己之间的精神滋养。

哈佛大学长达85年的“幸福研究”证实:‌人的健康、成就与幸福感,70%以上受核心人际关系影响‌。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和消耗你的人同行,就像穿着不合脚的鞋走长路;和滋养你的人并肩,光脚踩草地都是自由。有些批评的话虽然扎心,却是催人奋发的动力。

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意直言点拨你的人,值得深交一辈子。

《荀子·劝学》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选择与谁同行,本质上是在选择一种生存环境、一套价值体系、一场生命修行。

最好的人际关系是,彼此滋养,互为贵人。

婚姻中,良好的伴侣关系是互相滋养,不互相消耗。

有位心智教育学员曾经分享,自己在婚姻中不停地消耗自己。每天上班累得不行,回到家看到一点点不如意都会忍不住大吼大叫。本来已经很累了,再不停地互相消耗,只会变得更累。

一个精神富足的另一半,最养你。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同样可以相互滋养。

有位学员分享,自己在疲惫了一天之后回到家,孩子为她倒了一杯温水,轻声问候一句:“妈妈今天累不累?”让她感动得要流泪。

同样,当妈妈在孩子遇到课业压力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无需言语,他也能感受到爱的滋养。

包丰源老师在著作《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一书中提到:“养育孩子,重在滋养心灵。”

佛山学员谢敏航,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他分享时提到,自己与孩子曾经因为缺乏沟通,没有及时倾听孩子的心声,导致孩子特别叛逆,甚至差点发生令他后悔莫及的事。

走进心智教育课堂学习后,他才发现,孩子的情绪都源于父母的情绪。

夫妻之间的沟通,以及营造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与孩子交心之后,他家的老大高考分数比平时测试增长了70多分。

家是爱的港湾,最好的滋养是用心去感受彼此。

包老师还在书中提到:“爱抚胜过任何说教”。

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研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93%是通过非语言进行的,只有7%是通过语言进行的。”

一个拥抱,一个爱抚,胜过千言万语。

3月9日,在河北燕郊丽嘉心养健康调理中心,老师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家长们生动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感受。

游戏真实还原了一家三口的现状:孩子躺平,无法沟通。

通过运用心法,孩子的扮演者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让家长看到,自己小时候被霸凌的影响延续到了现在。

当孩子表达完,父母理解了孩子的感受,知道家庭的温度决定了孩子的温度,爸爸决心以后要撑起这个家。

全场能量流动,大家备受感动。

父母情绪稳定、自信愉悦,孩子才能感受到爱与被爱。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滋养,彼此的生命都将长出新的血肉。

余生,努力成为一个“滋养型父母”吧!

02相互滋养,同频共振

《周易·乾卦》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古人早已参透人际关系的本质:‌人如磁石,吸引相近的能量‌。《易经》中写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和自己同频的人在一起,会感觉舒服惬意。与同频的人相处,就是最好的养生:与优秀的人同行,养识;和乐观的人相处,养志;和舒服的人深交,养心;和善良的人往来,养福。有位学员分享,自己在挑选创业合伙人的时候,特别感恩曾经无条件相信自己的他。在观点相悖的时候,没有怒气冲冲的争吵,只有各抒己见后的求同存异。目标一致,一往无前。结束争论后的一杯酒,快意潇洒。同频的人,说一句话就能解你心头乌云,让你阴霾驱散,惬意畅快,是疲惫生活里的温柔港湾。

同频的人,一个眼神都很默契,让你瞬间获得慰藉,是灵魂深处的共鸣者。

有位学员在课后分享到,她55岁退休后重启人生,她参加读书会,分享彼此的人生故事,学习摄影、文案,成为一个自媒体运营。

她遇到了很多同频的人,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山茑与鱼不同路, 但同频的人自会相逢。

同频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是心与心的双向奔赴。

包丰源老师曾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是能量互换。”

纪伯伦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

找到与自己频率相同的人很难,而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的频率也不容易。

有位学员分享,两年多的学习里,她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

通过不断地觉察自己和家人的情绪,不断回看和修正自己的思想。

试着和家人同频,把父母的关系修好,把自己与老公的关系修好。

余生,愿我们都能同频,为彼此点亮星空。

03相互滋养,能量流动

量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发现,相爱的两人在拥抱时,线粒体会通过生物光子进行能量传递。

这种肉眼不可见的能量交换,在分子层面印证着中国古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智慧。

包丰源老师曾分享:人的身心灵是一个完整的能量系统。量子纠缠,让我们之间的磁场互相连接。

能量不同,即使朝夕相处,也终归不是一路人,最终只会擦肩而过;

能量同频,即使咫尺天涯、翻山越岭,也会久处倾心、相互滋养。

工作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能量状态。

不管你有没有察觉,我们遇到的人,他们的能量系统都会对我们自身的能量状态产生影响。

真正滋养你的人,能够改变你原本的能量场。

能量发生变化,身体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很多学员通过心智教育课堂,学习了包丰源老师的“文件包”理论后,科学地清理和疏导了负面情绪,身体立即发生了变化:

南宁学员何香蓉分享,自己以前开车很容易路怒,心跳加速。上完课后,她的心很平静。心情舒畅,身体能量流动了,能量也提升了。香蓉的先生以前很晚入睡,她为先生做了手法调理后,先生很快就能入睡了。

当处于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同频共振,心态也会开始变化。

心态好了,身体好了,正向能量才会流动起来,这就是长寿的底层逻辑。

苏州学员太善女非常感恩能跟随包丰源老师学习生命智慧,她曾经在课后分享道:

把好的能量带给别人,给对方提供价值并形成更大的力量,就是在做功德。

与智者同行,不仅能够滋养我们的身心灵,更能够让你的能量流动和传递。

这是被滋养的最佳状态。

敦煌遗书修复专家樊锦诗与丈夫彭金章,一个守护洞窟,一个研究西域文明。

他们三十年两地分居,却成就了"我在敦煌修壁画,你在武汉译佛经"的传奇。

他们在各自领域结成的甘露,最终汇成丝绸之路文明研究的汪洋。

和能量高的人在一起,是彼此滋养,共同成长。

就如在雨季时,浅根植物会将多余水分输送给深根乔木;

旱季来临时,乔木则通过蒸腾作用为整个群落制造云雾。

它们相互救赎,共同生长。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和谁同行;

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导;

一个人有多快乐,要看他和谁为伴。”

余生,愿你我都能彼此滋养,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贵人”。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