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 林海伦
今年夏天的雨水较多,明显打压了高温日的天数,与去年超长版的盛夏相比今年的夏天自然是要凉爽了许多。丰沛的雨水却给森林中的野蘑菇营造出理想的高湿环境,于是野蘑菇迎来了自己的生长狂欢季。
野蘑菇属于菌物界的生物,与植物界和动物界相并列,也就是说菌物并不属于植物界。菌物是单独的一类生物类群,它们自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利用其它生物的有机成分来进行生命活动的。
菌物界共分为七个门:壶菌门、芽枝霉门、新美鞭菌门、球囊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底下又分为36个纲、140目、560科、8283属、共有约10万余种。菌物与拥有37万种的植物界相比,种类的确少了些,与动物界的150多万种相比更是小儿科了。据保守估计宁波境内大约有上千种菌物。
菌物界的生物在自然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物质循环的作用。它们将植物或动物的尸体分解,使之成为可以被植物再利用的小分子营养成分,又能将大量无用的动植物尸体残骸清除干净,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
我对菌物的种类并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许多种类都无法准确鉴定,然而这并不会影响我对各种野蘑菇的关注。每次在野外密林中遇见有野蘑菇出现,我都会认真地拍摄记录,我把它们当作另类的“水晶兰”来欣赏观察。
由于野蘑菇的生命周期十分短暂,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它们从潮湿的枯叶堆中探出小脑袋来,然后迅速地打开菌伞,3-5天后就腐败枯萎,很像一朵朵有趣的奇花。虽然有许多种野蘑菇都是山珍美味,但是其中有一些是致命的剧毒种类,因此不要轻易去食用,且把它们当作美丽的野花来观赏,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前几天,我在宁波丹霞区域的树林中发现有许多野蘑菇出现。它们有的色彩十分鲜艳,造型又很别致,我将它们一一拍照记录,与大家一起分享。因为这个季节树林中蚊子和山蚂蝗特别多,很少会有人专门钻入林子中去观察这些罕见的生物。野蘑菇菌物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自然珍品,很值得被关注。
枝瑚菌首先是种珊瑚菌科枝瑚菌属的种类,它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泥土表面,其子实体呈分枝状丛生,高度只有5-6cm,统体呈灰白色,形态与普通的野蘑菇完全不同,分枝顶端十分细尖。这是我从未见过的菌物新种类,查阅《中国大型真菌彩色图鉴》才知是珊瑚菌科的枝瑚菌属,具体的种类依然无法确定。
珊瑚菌科枝瑚菌属的菌物特写,一种十分罕见的奇特“蘑菇”,很像分枝状的珊瑚
珊瑚菌科枝瑚菌属的菌物特写,一种十分罕见的奇特“蘑菇”,菌体比较细小
珊瑚菌科的菌物,成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密林下的泥土中
珊瑚菌科的菌物,成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密林下的泥土中
珊瑚菌科的菌物,成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密林下的泥土中
静灰球菌其次是马勃菌科的静灰球菌,它们通常生长在路边的草丛中,有时也能在林子中发现其踪迹。静灰球菌体呈小巧的圆锥状,孢子成熟前子实体内部为实心组织,成熟后变为空心,孢子就从子实体顶端的小孔中喷出,是种超可爱的冒烟蘑菇。
马勃菌科的静灰球菌,通常生长在路边草丛中
马勃菌科的静灰球菌,菌体呈圆锥状
马勃菌科的静灰球菌,菌体呈圆锥状
马勃菌科的静灰球菌,孢子成熟前子实体内部为实心组织,成熟后变为空心,孢子从子实体顶端喷出
橙盖鹅膏菌再是鹅膏菌科的橙盖鹅膏菌,菌伞表面的颜色十分鲜艳,外形别致优雅,很有观赏价值。橙盖鹅膏菌成熟菌蕾被一层厚实的白色菌幕包着,形状与大小像极鹅蛋,破幕伸长成大型菌伞,被誉为“山珍佳肴”。 橙盖鹅膏打破了对剧毒鹅膏属的认知,看来色彩鲜艳的菌物并不一定都是有毒性的,就像色彩素净的野蘑菇也有毒性的一样。但鹅膏属的剧毒种类真的让人闻风丧胆。
鹅膏菌科的橙盖鹅膏菌,颜色鲜艳,外形别致优雅,被誉为“山珍佳肴”
鹅膏菌科的橙盖鹅膏菌,成熟菌蕾被一层厚实的白色菌幕包着,形状与大小像极鹅蛋,破幕伸长成大型菌伞,其颜色鲜艳夺目,呈橙红色。
鹅膏菌科的橙盖鹅膏菌,成熟菌蕾被一层厚实的白色菌幕包着
鹅膏菌科的橙盖鹅膏菌,颜色鲜艳,外形别致优雅,被誉为“山珍佳肴”
鹅膏菌科的橙盖鹅膏菌,颜色鲜艳,外形别致优雅,像个精致的雨伞
鹅膏菌科的橙盖鹅膏菌,颜色鲜艳,外形别致优雅,像个精致的雨伞
鹅膏菌科的橙盖鹅膏菌,颜色鲜艳,外形别致优雅,被誉为“山珍佳肴”
牛肝菌科的一种牛肝菌科种类的菌盖内侧的菌褶呈鲜黄色的细网格状,与普通的野蘑菇的菌褶呈放射状明显不同。牛肝菌科的共发现有5种不同的种类。有一种的菌盖和菌柄均呈鲜红色,特别能吸引人的眼球,到底有无毒性不得而知。
牛肝菌科一种,有只蟋蟀正在上边享用美味
牛肝菌科一种,有只蟋蟀正在上边享用美味
牛肝菌科另一种,菌盖内侧和外侧均呈鲜黄色
牛肝菌科另一种,菌盖内侧和外侧均呈鲜黄色
牛肝菌科另一种,菌盖内侧和外侧均呈鲜黄色
牛肝菌科另一种,菌盖内侧和外侧均呈鲜黄色
牛肝菌科第三种,菌盖内侧呈鲜黄色,外侧呈棕色
牛肝菌科的第四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均呈鲜艳的红色
牛肝菌科的第四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均呈鲜艳的红色
牛肝菌科的第四种,菌盖表面呈鲜艳的红色
牛肝菌科的第四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均呈鲜艳的红色,内侧的菌褶却呈黄色
牛肝菌科的第四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均呈鲜艳的红色,内侧的菌褶却呈黄色
牛肝菌科的第四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呈鲜艳的红色,内侧的菌褶呈黄色
有一种菌伞呈灰褐色的牛肝菌数量特别多,它们与枯叶的颜色十分相近,似乎是种保护色,在有的林子下边密密麻麻地生长着,一脚踩下去会踏坏2-3个。
牛肝菌科的第五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均呈灰褐色,数量极多,在枯叶层中不易被发现
牛肝菌科的第五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均呈灰褐色,数量极多,在枯叶层中不易被发现
牛肝菌科的第五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均呈灰褐色,数量极多,在枯叶层中不易被发现
牛肝菌科的第五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均呈灰褐色,数量极多,在枯叶层中不易被发现
牛肝菌科的第五种,菌盖和菌柄表面均呈灰褐色,数量极多,在枯叶层中不易被发现
野蘑菇第一种
野蘑菇第二种
野蘑菇第三种
野蘑菇第三种
野蘑菇第三种,菌褶呈放射状
最后是珊瑚菌科的污黄藻枝菌,它们通常成片生长在光线良好的裸土环境中,子实体呈棕黄色的小棒状。尽管子实体比较细小,但是由于生长地比较暴露,倒是十分容易被发现的小菌物。
珊瑚菌科的污黄藻枝菌,通常生长在光线良好的裸土环境中,子实体呈棕黄色的小棒状
在此,我要再次提醒吃货们,野蘑菇种类复杂,即使是专业人员也往往无法准确辨认。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以前是认识野蘑菇种类的,就去采摘食用。野蘑菇中毒的新闻每年都会传出,希望大家不要冒险一试。但野蘑菇的观赏价值真的很高,我们只图个“秀色可餐”足已。
2023年9月7日
作者简介:林海伦,宁波市药品检验所主任中药师,30多年来一直关注研究宁波的乡土动植物资源,发现过大量珍稀物种,并长期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