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跑高速,为何有人开700km都不累,有人开200km就要休息?

十二车评 2025-03-30 22:21:18

各位车友们!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有的人可以一口气跑七八百公里都不觉得累;

而有的朋友,开了两百公里就感觉撑不住了,要睡着,要休息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体力上的差距吗?其实不然,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开车风格

首先,开车风格对驾驶疲劳有着不小的影响。

根据赵小平、龚俊、万平等人的研究,他们将司机分成了激进型、平稳型和谨慎型三种,并进行了模拟实验。

结果发现,平稳型的司机最早在60分钟就会出现驾驶疲劳,而激进型的司机则是在75分钟后才开始感到疲惫,最让人惊讶的是,谨慎型的司机竟然能坚持到90分钟才开始产生驾驶疲劳。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平稳型的司机会对道路上的所有信息不加区分地全盘接收,所以容易更早感到疲劳;

而激进型的司机虽然短时间内精神高度集中,但长时间下来也会迅速消耗精力。

驾驶经验

除了驾驶风格外,驾驶经验也是影响驾驶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驾龄小于2年的新手来说,大部分人在驾驶5小时之前就会感觉到疲劳。

相反,驾龄大于8年的老司机中,有接近4成都是在驾驶5小时之后才感觉到驾驶疲劳。

这说明什么呢?开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讲究熟练度的技能,你越熟练,开起来就越轻松。

而且老司机们通常更加懂得如何应对驾驶疲劳,这也是他们能够持续驾驶更长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路环境

但是,仅仅考虑司机自身的情况还不够,道路环境同样会影响我们的驾驶体验。

周建、刘清霞等学者指出,驾驶疲劳与周围环境对驾驶员的视觉影响成正相关。

换句话说,如果道路环境单调,比如大西北草原上的高速公路,两边植被稀少,路又直,加上车流量不大,这些都会让我们更容易犯困。

试想一下,在这样单调的路上行驶,是不是很容易就会打瞌睡呢?

笔者支招

那么,如果我们是新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缓解疲劳,提升自己的抗疲劳能力呢?答案当然是有的。

从心理疲劳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打开音乐,听一些快节奏的歌曲,或者喝点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红牛、咖啡等。

这里有个小技巧,喝完提神饮料后,尝试小睡个15-20分钟,这样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达到1+1>;2的效果。

至于生理疲劳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合适的开车姿势,包括座椅的高度、前后位置以及倾斜角度等,都需要注意。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我们在享受驾驶乐趣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疲劳驾驶。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那么,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司机呢?你觉得是什么因素让你在长途驾驶时感到疲劳或保持清醒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心得!

1 阅读:114

十二车评

简介:关注十二车评,在线解答您的用车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