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关键!军工核心细分赛道,龙头厂商梳理

翰棋说财经 2025-04-15 15:16:42

自主可控是军用领域硬需求,在“对等关税”冲击及其潜在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风险下,军用领域芯片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及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

近期行业复苏主要是各军种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无人系统等新域新质需求的拉动。导弹产业链受益于国内外需求旺盛,上游军工电子元器件类公司率先复苏。信息化智能化作战底座(态势感知、通信指挥)建设刻不容缓。

此外,在多轮加税之后,若不考虑后续部分品类豁免的可能性,进口芯片已完全不具备经济性。2018年贸易战及之后军用芯片国产化率迎快速提升,也带动了产业进步及相应机遇。

内装角度看,当前特种数字芯片、模拟芯片及传感器中部分细分品类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加关税后部分进口元器件显然不具备经济效益,军贸型号元器件国产替代重要性提升。

军贸亦有望在25年全面爆发,无人机、直升机、教练机、低成本弹药、雷达等产品订单有望加速落地。

此外,大飞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深海科技四大方向有望贯穿2025全年。

大飞机产业链图谱:

资料来源:中国商飞、浙商证券、行行查

精确制导弹药

精确制导弹药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装备,通过高精度的探测、控制和制导技术,能够从复杂背景中识别目标并精准命中要害部位,最终摧毁目标。

精确制导弹药主要分为两大类:精确制导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

精确制导导弹包括超声速巡航导弹、远程反舰导弹、高速反辐射导弹等,而精确制导炸弹则多为小直径弹药,通常由飞机投掷或发射。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主要参与厂商包括芯动联科、北化股份、光电股份、中兵红箭、北方导航、国科军工、高德红外等。

军工电子

军工电子是国防工业六大产业之一,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骨干力量,涵盖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元器件、模块组件及整机平台等多个环节。

上游主要包括芯片(CPU、GPU、FPGA、相控阵T/R、红外探测芯片)、电源模块、嵌入式计算机、阻容感元件等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中游涉及卫星导航设备、通信指挥设备、测量测控设备、电子对抗设备和雷达电子设备的制造;下游则主要面向军方及其附属单位,涵盖航空、航天、陆战、海战等领域的装备需求

截至2024年,军工电子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在特种集成电路领域,紫光国微和中国长城分别在FPGA和CPU/GPU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在电子元器件领域,振华科技和火炬电子在钽电容和MLCC领域表现突出;微波器件方面,国光电气和雷电微力(股具有显著优势。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和规模效应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但中小企业在特定细分领域也具备一定竞争力。

整体来看,军工是完全自主可控的领域,不受关税影响,而且将倒逼加快国产商用大飞机、发动机的替代进程。

关注【乐晴智库】,洞悉产业格局!

1 阅读:279

翰棋说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