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成为文化遗产的理由

天山箴看事 2024-12-18 05:33:12

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已经有44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如针灸、书法、剪纸、宣纸、京剧、珠算等。

此次被列为文化遗产,是因为围绕春节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尽管这样,我们作为中国人,尤其是上了一定岁数大中国人还是觉得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咱们的年味越来越缩减,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年味中的那种神圣感、崇敬感、亲和感、热闹感在降低。

所以,春节申遗成功并非完全是好事,反而说明它本身跟现代化是越来越远了。

为什么年味在降低?我想根本原因在以下几点:

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升,特别是物质欲望的充分满足,改变了过去只有在过年或春节时才能享受到的丰盛和饱暖。在过去物质短缺年代,只有在过年时,大人才有可能给小孩添办新衣服、新鞋、新帽、才有可能购买一些零食,如瓜子、花生之类。触手可得的物质条件,稀释了年味或者说对年的期待感。剩下的只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惆怅、无奈和无措。

第二,生活水平的提升,但同时伴随时间节奏的加快,改变过去人们“正月戏不穷,腊月做不富”的时间想象。上班族在初八就有可能要上班,还有要值班的,还有要急于出去寻找工作或打工的。经济收入、恋爱婚姻状况,从过去的“公开的秘密”、可以切入讨论的话题变成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讨论的敏感甚至禁忌话题。也就是说,在经济理性之下,亲友之间其实是越来越疏远的。过年和拜年时间节奏的加快,是年味消失的第一大杀手;但是现在就是给予人们足够多的时间,比如十天或半个月的休假,由于原来共同体的消失或变得脆弱,人们恐怕也不会、或者不愿意化那么多时间去“打水漂”或陷入尴尬和无聊。人们可能选择将剩余时间去充电或去完成一些具有私人性质的计划,如出去旅游等。

第三,信仰发生位移,祖宗崇拜、图腾崇拜更多地陷入形式化和程式化。现代化普遍地证实:对财富的信仰或个体生活经历的设计的信仰,逐渐超越传统信仰。就春节而言,最突出的是,人们或民间已经无力组织舞龙或舞狮这样的热闹节目;城市化的居屋设计,没有堂轩,没有祭祀牌位,没有“天地国亲师”,人的位置是漂浮无根的。祭祖越来越核心化,对于跨越多代的祖宗的祭祀,越来越不感兴趣。电视上放的,大多数是官方组织的;祝福的红包越来越厚,彩礼陷入高消费之圈套。视贫困为耻辱,而正直的贫困产生不了光荣感,安贫乐道被摒弃。

春节被列为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过年在中国会消失。它依然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顽强的。年味的逐渐稀释甚至消失,并不会取消官方或民间的对年的纪念,只是过年的方式不同而已。核心下家庭的独处,抑或大家族的团聚,人们追求的是适意地安放自己,追求的是一起玩玩、聊聊。

过年或春节是一个独特的空间和时间,人们应该借着文化遗产申请成功的契机,反思一下我们还能重拾些什么。

(全文完)

0 阅读:1

天山箴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