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人头”的赵某,应该是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真实的信息!
重庆赵姓男子在乌克兰被乌军击杀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媒体炸开了锅!有人说他是英雄,是国际主义的战士;但也有人说他死的一钱不值,是轻于鸿毛。
“人死为大”,这个事情确实不好多说。但我只是觉得将赵某定义为英雄其实是很不准确的,因为他实际上当的就是雇佣兵。
但他的亲身经历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俄乌战场。
从有关消息看,特别是从至今仍然大难未死的赵某战友“小强”披露的信息看:赵某今年38岁,一直未婚,也没有正当的职业,在2013年前后曾和广东的小强等人一到缅甸参加同盟军。
回国以后就拉了一个“同盟军兄弟群”,赵某这次也是在群里邀约小强一起到俄罗斯去当雇佣兵的。
在今年的九月中旬,赵某和小强以旅游者的身份进入俄罗斯,第二天就到征兵站去报名,在那里接受了半个月的训练被分到了俄南部军区第58集团军。
然后又训练一段时间就被送到俄罗斯占领的乌东战场。
赵某和小强所在的是外籍排,11月11日在与乌克兰人的第一次战斗中,40多人一起冲锋攻击一个村庄,但只有8个人活了下来,其中小强还负了轻伤。
这群幸存者在休整半个多月以后,他们又被补充进了一个新的外籍排,11月29日早上,30多人乘坐运兵车去攻击乌军的一个森林阵地。
战斗打响后,在俄罗斯坦克装甲车的冲击下,俄军士兵在指挥官的指挥下向乌军阵地发起冲锋。
乌军迅速溃逃,俄军占领了阵地。阵地是占领了,但这三十多人也只剩下了七八个人。
随后,紧接着阵地遭到了乌军火炮和无人机的攻击,尤其是投弹无人机,只要发现有活着的俄军士兵就立即投弹。赵某就是在这样的攻击下被打死的。
战友小强在当天下午16时发现赵某已经死了,匆忙中摸出了他的证件物品,然后花6个多小时才爬回俄军1km以外的主阵地。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从赵某亲自加入俄军打仗,奔赴真实的俄乌战场,也看到了俄军真实的一面。
首先,俄军对外国雇佣兵的训练要比俄军的囚犯兵和动员兵要好,起码经过一段接一段时间的训练,从9月中旬到11月中旬,相隔近两个月。而不是像前面俄罗斯动员兵说的几乎直接上战场,当然也可能是俄罗斯动员兵说了谎。
第二,觉得俄军的炮兵与步兵和坦克装甲兵之间的缺乏有效的系统配合,通讯手段落后,相互支援不足,似乎是相互切割的状态。
第三,俄军前线官兵死亡率是相当高的,在天寒地冻的条件下只有少数的伤兵能够存活下来,而且即使存活下来的伤兵,在伤稍好又被派往战场,也看出战场的残酷,不是旅游的地方。
第四,乌军比较灵活,通常不愿意跟俄军拚刺刀,打肉搏战,打不赢就跑。然后用炮兵和无人机对占领阵地的俄军实施进入超距离的打击,这应该也是双方阵亡率不一样的原因所在。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乌军发布的俄军每天阵亡人数是有来源的,赵某和小强的俄军部队还不是在阿夫迪夫卡和巴赫穆特,如果在那里可能还要惨烈。
见仁见智,不喜勿喷!
(素材来源于网络,请慎重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