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研讨发言材料(5)
……这一决策,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田,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指明了方向。常言道,规尺正方能量直曲,矩器端才能画方圆。规定作为“硬杠杠”,始终是党员干部言谈举止的“校准仪”和“度量衡”。对于街道的党员干部而言,这场学习教育绝非简单的理论学习,而是一次对思想作风的深度体检、对初心使命的重新校准。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破题,将规定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当好“忠诚践行者”“自律奋斗者”“贴心服务者。
一、紧握“信念之舵”,校准思想航向,甘做“赤诚向党心不移”的忠实践行者
思想是行动的“导航灯”,理论是实践的“度量衡”。规定精神的落地生根,首先需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街道的党员干部身处基层一线,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各种各样的诱惑与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扬学习的“钻劲”和“挤劲”。就如同海绵挤水一般,用心用情用力破解一道道难关,越过一道道障碍,扛过一道道压力。在学习方式上,既要在“专题研学”中深悟精髓。在专题研学中,要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重要论述,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同时,也要在“碎片时间”里常学常新。
二、高悬“纪律之剑”,锤炼过硬作风,勇当“廉洁奉公守底线”的自律奋斗者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推进以深化规定为主题的学习教育中,街道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紧绷纪律这根弦,将纪律要求贯穿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强化自我约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纪律规定心存敬畏,不触红线、不越雷池。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坚决说“不”,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主动接受监督。明白监督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而不是束缚。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的监督检查,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敢于同不良作风作斗争。在街道的工作环境中,若发现身边存在违反纪律规定、破坏作风建设的行为,要敢于挺身而出,坚决予以制止。不能做“老好人”,更不能对不良现象视而不见。
三、深植“服务之根”,践行初心使命,乐为“一心为民办实事”的贴心服务者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街道党员干部作为联系群众最紧密的群体,在此次学习教育中,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扎根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
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深入到社区、居民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切实解决群众难题。针对收集到的群众问题,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予以解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全7篇2.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