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老人说过:“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肥料越多,收成就越好。
但我要告诉你,种豌豆可不是这么回事!
尤其是小雪过后,温度一下降,种豌豆更得小心,稍不注意,你辛辛苦苦几个月,可能就打了水漂。
别急,今天就来跟你唠唠嗑,说说小雪后种豌豆,哪些坑绝对不能踩!
豌豆浅耕?
大错特错!
你是不是觉得豌豆是浅根作物,随便翻翻土就完事了?
嘿,这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以前也这么想,偷懒嘛,谁不想轻松点?
但结果呢?
豌豆苗长得跟豆芽菜似的,又黄又瘦,产量更是惨不忍睹。
后来我才知道,豌豆虽然是浅根系,但深耕才能让它扎根更稳,吸收更多的养分。
你想啊,浅耕的话,土壤容易板结,根系根本没法往下扎,就跟人住在硬邦邦的地面上一样,能舒服吗?
所以啊,种豌豆的时候,一定要舍得力气,深耕个25-30厘米,把土翻得松软透气。
要是条件允许,再加点农家肥,改良一下土壤,那豌豆苗肯定长得壮壮实实的。
我自从改了深耕之后,豌豆产量至少翻了一倍,这可不是吹牛!
烂叶埋土?
病虫全来!
以前,我老爸总是把上一茬蔬菜的烂叶、烂根直接埋到地里,说是当肥料。
那时候我也不懂,觉得老爸经验丰富,肯定没错。
但后来我发现,这简直就是给病虫害提供温床!
你想啊,那些烂叶烂根里肯定藏着各种病菌、虫卵,你直接埋到地里,就等于把它们送到了豌豆的家门口。
结果呢?
豌豆苗刚冒头,就被菜青虫啃得光秃秃的,根部还长满了疙瘩,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烂叶烂根一定要清理干净,最好是烧掉或者沤肥,彻底杀灭病菌、虫卵。
而且,最好不要在同一块地里连续种豌豆,要和其他蔬菜轮作,这样才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我自从注意了这一点,豌豆苗再也没生过什么大病,长得又快又好。
猛施肥料?
适得其反!
很多人都觉得,肥料越多,豌豆产量就越高。
但其实,豌豆需肥讲究的是平衡,不是越多越好。
就像人吃饭一样,吃多了反而会撑坏肚子。
在豌豆的幼苗期,主要是长根系和茎叶,这时候需要增加钾肥和氮肥,促进根系生长和叶片茂盛。
可以用氮磷钾复合肥搭配尿素,或者用草木灰加粪水,效果都很好。
到了豌豆开花结果期,就要适当减少氮肥的用量,增加磷肥、硼肥和钾肥,促进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硼肥可以通过喷叶面肥的方式补充,磷钾肥可以用氮磷钾复合肥搭配硫酸钾或者草木灰。
记住,施肥一定要根据豌豆的生长阶段来调整,缺什么补什么,这样才能让豌豆长得又快又好,产量蹭蹭往上涨。
轮作!
轮作!
切记轮作!
这可能是很多新手最容易忽略的一点,总想着在一块地上一直种豌豆,省事嘛!
但你想过没有,长期在同一块地上种同一种作物,土壤里的养分会被消耗殆尽,病虫害也会越积越多。
轮作的好处就体现在这里了,它可以打破病虫害的循环,改善土壤结构,让土壤里的养分更加平衡。
你可以把豌豆和其他蔬菜,比如玉米、小麦、油菜等等轮流种植,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让你的豌豆长得更好。
我曾经亲眼见过一个邻居,连续几年都在同一块地上种豌豆,结果豌豆苗长得越来越差,产量也越来越低。
后来我建议他和其他蔬菜轮作,第二年他的豌豆产量就翻了好几倍,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种豌豆其实不难,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避开这些常见的误区,就能轻松种出高产优质的豌豆。
记住,深耕、清理烂叶烂根、合理施肥、轮作,这些都是关键!
别再盲目地认为“肥多就好”了,种地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民,才能让我们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收获丰收的喜悦!
种地这件事,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不断尝试和摸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希望我的经验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祝你的豌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