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积血:眼睛里的“红色警报”,不可忽视的眼科急症

玉平健见 2025-02-19 15:34:46

眼前似有黑影飘动或突然出现黑点或蜘蛛网伴随无痛性视力下降要注意啦,这有可能是眼睛玻璃体出血的表现。

什么是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是眼球内一种透明凝胶状物质,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帮助维持眼球形状并透光成像。当玻璃体内出现血液积聚,称为玻璃体积血。血液混入原本透明的玻璃体后,会遮挡光线进入视网膜,导致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甚至失明,这是一种需要紧急就医的眼科急症。

常见症状:这些信号别忽视!

1.突发性视力下降:眼前突然出现黑影、红色雾状遮挡,或视力急剧减退。

2.飞蚊症加重:原本偶尔出现的“小飞虫”突然增多,伴随红色或黑色漂浮物。

3.闪光感:眼前出现闪电样光斑,可能预示视网膜损伤。

4.视野缺损:部分视野出现固定黑影,严重者仅存光感。

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常见):长期高血糖损害视网膜血管,引发出血。

2.视网膜裂孔/脱离:视网膜撕裂时,血管破裂出血进入玻璃体。

3.高血压或血管阻塞:高血压、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血管破裂。

4.眼外伤:撞击、穿刺伤直接损伤眼内血管。

5.其他原因:老年黄斑变性、血液病(如白血病)、高度近视等。

紧急处理:时间就是视力!

立即就医:出现上述症状,需在24小时内就诊眼科,进行眼底检查、B超或OCT成像。

静卧休息:避免低头、剧烈运动(如咳嗽、搬重物),防止出血加重。

控制原发病: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按时服药。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止血药、促进血液吸收的药物(如卵磷脂络合碘)。

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糖、血压)。

2.激光治疗:封闭出血的视网膜血管,防止再次出血。

3.玻璃体切除手术:

适用于大量积血、长期不吸收或合并视网膜脱离者。

通过微创手术清除积血,修复视网膜。

预防:守护眼睛从日常做起

1.慢性病管理:

糖尿病患者每年查眼底,控制糖化血红蛋白<7%。

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140/90 mmHg。

2.高度近视者警惕:避免剧烈运动(如过山车、拳击),定期检查视网膜。

3.护眼习惯:

避免揉眼、外伤,佩戴护目镜从事高风险工作。

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叶黄素),戒烟限酒。

常见误区

❌误区1:“红雾过几天会自己散!”

拖延可能导致血液机化、牵拉视网膜,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

❌误区2:“手术后视力一定能恢复!”

视力和出血原因、治疗时机相关,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温馨小提示

玻璃体积血不是“眼疲劳”!它是严重眼病的信号,需立即排查病因,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是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检查眼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玻璃体积血如同窗上的“红色警报”。及时就医,守护光明!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请立即前往眼科急诊!

来源:重庆黔江民族医院

责编:阳光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