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剧迷朋友们!最近《雁回时》那可是火得一塌糊涂,随着它热度一路 “狂飙”,导演杨龙也收到了观众热情满满的 “上桌” 邀请,这可算是得到了大伙的超级认可!
咱说这去年以来,偶像剧的江湖里,像杨龙这样独立执导经验不算多,可审美和能力双双 “在线”,成功出圈的导演还真不少。像《永夜星河》的赵一龙、《九重紫》的曾庆杰、《爱你》的车亮逸,他们就像一群突然杀出来的 “黑马”,正风风火火地冲击着偶像剧导演的旧格局,让人不禁要问:他们凭啥就能 “上桌吃饭” 呢?
凭何上桌:新导演的 “秘密武器”
这两年,偶像剧导演那可是备受关注,不过情况有点两极分化。老牌导演在画面和内容把控上,被观众集中 “吐槽轰炸”,而这批新锐导演却崭露头角,在审美和叙事方面展现出超高水准。
就拿《雁回时》来说,剧里好多镜头设计那叫一个绝,既美到让人移不开眼,又和剧情完美适配。男女主初见时,隔着屏风窗棂互相试探,那氛围,暧昧得能溢出屏幕;女主洗脱赤脚鬼污名后,和年少的自己相拥,简直不要太好哭;女主火烧邓宅后,讽刺邓大人更该扑灭心火,这画面,直接被观众盖章认证为 “名场面制造机”。
不光是《雁回时》,其他几位导演也是打造 “名场面” 的高手。《永夜星河》里男配对女主一见钟情,男女主炸黑店后牵手逃跑,看得人心怦怦跳;《九重紫》男女主双死后穿过镜门重生,侍女重演与男主母亲的回忆,剧情反转得让人措手不及;《爱你》里男主在樱花树下滑滑板出场,女主抱着郁金香在雨中跑向男主,这画面,浪漫得能让少女心瞬间爆棚。这些片段,剧播的时候可是好评如潮,就算没追剧的网友,估计也在短视频里刷到过。大家都说,这些剧的氛围感完全不输擅长此道的韩剧,还引发了 “内娱偶像剧终于要支棱起来了” 的热烈讨论。
和那些被吐槽审美的头部导演相比,这批新锐导演至少让偶像剧有了该有的美感。但他们可不是天生就会拍,而是下了苦功夫琢磨出来的。曾庆杰的 “曾式美学” 在短剧圈就已经小有名气,回归长剧后,他很清楚片方和观众想要啥。他自己也说,其实不爱看偶像剧,但为了拍好作品,一头扎进韩剧里研究。车亮逸呢,采访的时候直言,对作品的第一要求就是画面好看,毕竟影视作品得让观众看到平时看不到的 “新鲜玩意儿”,所以取景、道具、打光,每一样都精心考究。说白了,他们能 “上桌”,关键就在于不拿老一套敷衍观众,用心对待创作。而且,和导演并肩作战的制作班底也功不可没。影视剧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制片、编剧、摄像、美术、表演各个环节都得 “火力全开”,作品才有机会出彩,大家也才有机会被观众看见。就像《雁回时》的镜头被夸有古典质感,这离不开中式园林取景、明制汉服造型等服化置景的支持。剧能在同期市场 “C 位出道”,编剧创作的精彩剧本更是大功臣,给导演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变与不变:导演圈的 “新旧交替”
其实,偶像剧导演的格局一直都在变,老牌导演有的慢慢淡出视线,新兴导演不断补位,只是还没发生那种 “天翻地覆” 的大变化。
回顾内地偶像剧的发展历程,香港导演那可是称霸了古偶市场近二十年,给观众留下了超多经典记忆。不过近些年,一些资历深厚的香港导演,有的主动,有的被动,渐渐退出了这块市场。像执导过《仙剑奇侠传》《步步惊心》的李国立,2020 年退出唐人影视后,就没再当导演了;钟澍佳 2021 年回 TVB,把事业重心转向振兴港剧,最新作品是《黑色月光》;林玉芬也没以前那么高产了,《无忧渡》《簪中录》这些待播剧,还都是积压剧。当然,还有很多香港导演还在古偶一线奋斗,像郑伟文、朱锐斌、鞠觉亮等等,可他们也面临着市场变化带来的职业危机。
以前,香港导演因为拍摄高效、产出稳定,在流量与 IP 为王的偶像剧辉煌时代赚得盆满钵满。但高效率有时候也意味着牺牲质感,比如有的导演习惯用三点式固定机位,很少拍运动镜头,那被吐槽得不行的滚筒洗衣机式运镜,就是后期硬加工出来的 “败笔”。而且,他们年龄普遍偏大,审美上和时代有点脱节,喜欢给演员怼脸拍、打大平光,也不琢磨怎么让人物和画面更好看。长期流水线作业,让他们越来越缺乏创造力,作品质量虽然稳定,可再也给不了观众惊喜,观众对他们的作品也就越来越没兴趣了。
再看看网剧时代成长起来的内地导演,近些年在古偶片单里也占了半壁江山。郭虎、任海涛跟着林玉芬,合作拍了不少欢瑞古装剧;尹涛和刘国楠也和欢瑞合作紧密;谢泽从摄影师转行当导演,作品产量挺高,不过在审美和叙事上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周靖韬、侣皓吉吉成名后沉寂了好些年,这两年才带着《一念关山》《墨雨云间》重回古偶圈。郭敬明复出后专注古偶,可作品老是被吐槽 “画面美如画,故事乱糟糟”。
除了前面说的杨龙、曾庆杰、赵一龙,像《卿卿日常》的赵启辰、《苍兰诀》的伊峥、《赘婿》的邓科等等,这些年也在古偶领域打出了知名度。
现偶方面,台湾导演地位重要,可近些年也有人 “走下坡路”。《泡沫之夏》导演张博昱在《月光变奏曲》后,作品寥寥无几;《公主小妹》导演林合隆,最新作品还是 2023 年的《妻子的新世界》;《斗鱼》导演柯翰辰,去执导一些腰部甜宠剧了。不过,刘俊杰、陈铭章、瞿友宁这些老牌台偶导演,手里的现偶资源倒没明显降级,于中中、黄天仁、车亮逸等后起之秀,势头也很猛。
在审美这块,台湾导演比香港导演更与时俱进。刘俊杰的《点燃我,温暖你》、瞿友宁的《难哄》、黄天仁的《在暴雪时分》,氛围感都被观众夸爆了。但香港导演在节奏把控上更厉害,台湾导演有时候还被质疑是 “MV 导演”,光注重画面,节奏不行。内地这边,大部分现偶导演风格比较 “现实”,像王之的《向风而行》、丁梓光的《去有风的地方》,和台湾导演正好互补。
另外,偶像剧导演里还有不少 “跨界选手”。《梦华录》《星汉灿烂》播出效果超棒,导演杨阳、费振翔就被观众期待再拍偶像剧。还有待播的《樱桃琥珀》《韶华若锦》《逍遥》,分别由张开宙、杨磊、徐纪周这些正剧导演执导,正剧导演拍偶像剧会咋样,大家都等着瞧呢。
流动的格局:导演们的 “上升之路”
总结一下,现阶段偶像剧导演有两种上升途径。一种是靠独具匠心、符合大众审美的执导风格,再碰上合适的制作班底,拍出出圈作品,得到市场认可。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位导演,像《夏花》导演陈宙飞,影像色彩被观众狂赞;古风摄影师转行的知竹,拍短剧起家,后来也拍了长剧。他们作品出圈后,资源直线上升,陈宙飞有《骄阳似我》《水龙吟》待播,知竹也执导了《古相思曲》《入青云》。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微短剧越来越火,抢了不少观众的注意力,很多长剧就开始找微短剧导演来拍,希望把微短剧快节奏、强情绪的优点融入长剧。曾庆杰、知竹,还有《墨雨云间》的马诗歌、《玉茗茶骨》的张之微,都是因为这个被片方看中。而且,营销也成了新锐导演上升的 “助推器”。观众现在越来越关注剧集幕后班底,导演水平好坏都能引发热点话题。不管是不是导演方主动营销,像 “85 后导演上桌了” 这样的讨论,都能给 “网红” 导演和他们的作品带来更多流量。不过,这营销得建立在真本事上,不然就是 “泡沫”,热度最后还得反噬。
另一种上升途径,就是靠平台和片方的长期培养计划。头部导演片酬高、档期难约,平台和片方就喜欢培养 “自己人”。芒果 TV 首位签约导演李漠,和华策影视深度合作的丁梓光、王征,跟悦凯影视合开公司的李木戈,还有和欢瑞世纪关系密切的郭虎、尹涛,他们和背后的公司实现了互利共赢。还有郭敬明旗下的落落、邓科工作室的高琮凯、签约柠萌影视的猫的树,也都在稳步上升。
在这种模式里,欢娱影视的 “老带新” 挺靠谱。签约导演白云默,在《骊歌行》《尚食》等剧里当第二导演积累经验,然后才开始独立执导《为有暗香来》《宴遇永安》。恒星引力就有点 “激进” 了,把 “狐妖三部曲” 交给经验不多的签约导演杜林,结果 “月红篇” 翻车,让后面两部也跟着 “压力山大”,不知道最后播出能不能 “逆风翻盘”。
这些导演靠偶像剧出名,可不一定就会一直拍偶像剧。比如拍出《你是我的荣耀》的王之,待播剧大多是悬疑剧;李木戈被夸会拍美人和风景,最新作品却是刑侦涉案剧。和港台导演大多愿意扎根偶像剧赛道不同,很多内地导演都想尝试不同题材,这种 “进进出出”,让偶像剧导演的格局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特点。
眼下,新导演崛起是行业寻求突破的必然选择,也反映出观众对优质内容的强烈渴望。在偶像剧产业链里,不光是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这些关键环节的从业者,都在加速更新换代。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这个行业又会经历怎样的 “大洗牌”,咱就搬好小板凳,等着看好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