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的大棋局中,利率政策一直是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棋子。近期,央行明确传达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的信号。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市场中激起层层涟漪,尤其是对于手握存款的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改变资产配置格局的重要契机,买房,正逐渐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存款利率下行:收益缩水的现实
回顾过去几年,存款利率呈现出持续下行的趋势。以 2023 年 12 月 22 日为例,多家国有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1 年及以内、2 年、3 年、5 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下调 10bp、20bp、25bp、25bp 。调整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 1.45%,二年期为 1.65%,三年期为 1.95%,五年期为 2%。这意味着,如果以 20 万元存 3 年计算,利息将减少 1800 元。进入 2024 年,这种下降态势仍在延续。到了 2025 年,市场普遍预期存款利率还将进一步走低。
与以往数据相比,当前存款利率已经处于建国 70 多年来的较低水平。活期存款利率仅为 0.2%,整存整取 3 个月到 5 年的利率,平均在 1.25%—2.65% 之间。在这样的利率环境下,把钱长期存放在银行,资产的增值速度极为缓慢,甚至可能跑不赢通货膨胀,导致实际购买力下降。对于那些依靠存款利息作为收入来源的人来说,这种收益缩水的现实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贷款利率有望降低:购房成本减少
与存款利率下行相对应的,是贷款利率存在下行空间。特别是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关的 5 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 2024 年 2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显示,1 年期 LPR 为 3.45%,5 年期以上 LPR 为 3.95% ,其中 5 年期以上 LPR 大幅下降 25 个基点,这是自 LPR 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最大降幅。
假设以首套房 100 万贷款余额、等额本息房贷、30 年期贷款期限为例,5 年期以上 LPR 下调 25 个基点后,月供减少约 145 元,合计 30 年本息累计减少还贷 5.2 万元左右 。如果在 2025 年,随着央行降息政策的进一步落实,LPR 继续下行,购房者的利息支出将进一步降低。这对于那些有购房意愿但因房贷压力而犹豫不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较低的贷款利率,意味着购房成本的实质性下降,使得买房变得更加 “划算”。
房地产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近年来面临着诸多调整,但随着政策环境的逐渐宽松,市场正在逐步企稳复苏。2024 年,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包括放宽限购限贷条件、降低首付比例等,这些政策的累积效应正逐渐显现。
在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已经开始回升。以某二线城市为例,2024 年下半年的新房成交量相比上半年增长了 20%,二手房市场也呈现出活跃的态势。同时,房价也逐渐趋于稳定,一些热点区域的房价甚至出现了小幅上涨。对于手握存款的人来说,在市场相对平稳且贷款利率有望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此时买房可以说是抓住了一个较好的市场时机。一方面,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住房需求;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作为一种固定资产,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潜力,尤其是在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
然而,房地产市场也并非毫无风险。部分城市仍然存在一定的库存压力,市场分化现象较为明显。在一些人口持续流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城市,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在选择购房时,需要谨慎考虑城市的发展前景、地段、配套设施等因素,避免陷入房产贬值的风险。
央行政策导向:支持实体经济与房地产市场
央行选择在当前时机释放降息信号,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和政策意图。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也需要进一步提振内需、促进投资,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降息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刺激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带动就业和消费。
而对于房地产市场,降息更是具有重要意义。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上下游产业链有着广泛的带动作用。降低贷款利率,可以有效减轻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刺激住房消费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和投资。同时,也有助于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央行的这一政策导向,为拿着存款准备买房的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有望得到进一步控制,购房者的权益也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个人资产配置:多元化与优化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在降息的大背景下,合理调整资产配置结构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单一存款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资产增值的需求,此时将部分存款转化为房产等实物资产,不失为一种优化资产配置的有效方式。一方面,房产具有居住和投资双重属性,可以在满足自身居住需求的同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房地产与金融资产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将房产纳入资产组合中,可以降低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
然而,在进行资产配置调整时,也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买房是一项大额投资,需要支付首付、承担房贷等费用,因此要确保自己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能够按时偿还贷款。同时,也要对房地产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选择具有潜力的房产项目。
综上所述,在央行明确释放降息信号的当下,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和贷款利率的有望降低,为拿着存款的人提供了一个买房的良好时机。房地产市场在政策的支持下,正逐步走向复苏,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只要谨慎选择,合理配置资产,买房不仅可以实现居住梦想,还可能成为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在做出决策之前,建议充分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报告对今年房地产止跌回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指引,对房地产市场释放了哪些信号?
政策利好越来越多!
2025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一系列关乎经济发展走向的关键信号,尤其是在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应对当下经济形势、谋划长远发展的战略蓝图。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以及一系列围绕房地产市场的深度改革举措,这些政策相互关联、协同发力,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转型意义深远。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部署,是立足当前经济形势、着眼长远发展的系统安排。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促进楼市健康发展的各项举措紧密配合,将在稳定经济增长、防范金融风险、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市场变化不断优化调整,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双赢目标。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武汉、广州,这些城市的市场最近明显的热度起来了。
北京二月的二手房网签13212套,其中住宅11876套,环比下降4.8%,同比增长87.6%。新房网签2295套,环比1月下滑16.33%。不过新房认购量环比上涨4%,新房2月认购量达2549套。
整体看,实际市场成交量更明显的体现了小阳春,现在工作日实时成交量级为200+,周末2天单日数据为500+和600+,每周都处于递增的走势。目前成交量虽然稍微弱于21年和23年,但强于22年和24年。
2025年2月,上海二手房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累计成交套数达到16742套(或约15835套,数据统计时间差异导致),节后日均成交 696套(或日均586套),单日最高成交量更是高达1291套。与去年同期相比,单月成交量暴涨123%,1-2 月总体成交量激增 46.9%。
2月,杭州十三区二手房共计成交5038套,签约均价30016元/平,日均成交180套;成交面积共计507286.38平米,套均面积100.69平米;二手房整体成交量同比上涨168.7%,涨幅非常明显;各个区县也都是全面大涨。
不仅仅是一线城市,二线热点城市最近成交量也表现不错。
根据1-2月的市场情况及其他各项市场领先指标,比如二手房挂牌价格等,我们对重点城市3月市场成交进行了预测。结果如下图:
重点城市3月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总量同比(预测)

预计重点城市3月新房+二手房成交总量预计同比上升6%,总体来说小阳春可期。
但正如图中显示的,虽然重点城市成交总量上升了,各城之间表现差异很大。涨跌城市一半一半。

深圳、北京、成都、武汉、广州、这些城市预计成交量同比大涨。深圳、武汉预计升幅超过40%。
2025年的3月楼市,在多轮政策利好下房地产回暖是必然的。但不同城市表现将有所分化。从长期看,楼市表现最终将由城市基本面决定,一线和部分强二线城市仍会在这波楼市回暖中的领头羊。

两会针对房地产的各种利好会在最近快速落地,这些政策会在最近再拉一波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