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大批医院主动退出医保,大变革医保定点资格正在经历价值重估

福之需 2025-04-19 11:03:17

自2024年下半年始,全国范围内定点医药机构解除医保协议的消息持续发酵。

今年来,又有大批医药机构退出医保。

4月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医保局发布消息,呼和浩特市医保中心对主动提出申请解除医保协议的14家定点医药机构予以批准,解除相应医保定点服务协议。自定点医药机构申请退出医保服务之日起,今后产生的医药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4月2日,内蒙古赛罕区医保局消息称,第一季度,赛罕区共8家医药机构主动解除定点服务协议,退出医保结算体系。

3月23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医保局发布消息,巴彦淖尔市50家定点医药机构主动解除医保协议。

无独有偶,3月10日,景德镇市珠山区医疗保障局先后发文,公布了一批主动解除医保协议的名单,共计 5 家医院。

2月14日,吉林省医保局通报,153家定点医药机构被解除医保协议,其中104家因违规被终止,49家则是主动退出。

2月15日,内蒙古通辽市医保局表示,相较2024年初,当地已有114家医药机构解除协议。而在此之前,天津也公布了22家机构终止医保协议的消息。

上述这些医药机构退出医保,原因不一。有些是主动退出有些则是因违规、骗保导致被动解除医保协议。

事实上,类似现象早已初现端倪。

去年7月,河南周口太康县太康神华医院宣布主动解除医保协议,这一消息曾引发广泛热议。

根据 2021 年开始实行的《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医疗机构可以主动申请中止、解除、或不再续签医保协议,之后「产生的医药费用,医疗保障基金不再结算」。

当然,公立医疗机构是不能主动提出中止或解除医保协议。因此,「解绑医保」的浪潮,主要冲击着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

医保监管愈严民营医疗机构进退两难

事实上,民营医院,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机构,一直是欺诈骗保的高发地带。那些套取医保基金的「各种套路」,往往也是小型民营医院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然而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医保监管。在医保大数据监测下,违规行为无所遁形,罚款已成“家常便饭”,甚至出现“罚款高于利润”的情况。

据国家医保局公布数据,2020 年,国家医保局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检查了定点医药机构 60 余万家,共处理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药机构 40 余万家,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定点医药机构不同程度存在基金使用方面的问题,一年追回医保基金 223.1 亿元。

不仅如此,集采与 DRGs/DIP 的浪潮之下,部分民营医院因成本控制能力弱,在按病种付费模式下只能持续亏损。

对这部分中小民营医院而言,继续留在医保体系已弊大于利,退出反而成了无奈但最优的选择。

然而,摆脱医保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轻松转型。

前不久,江西抚州东信第六医院突然停诊的新闻,因为院领导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登上热搜。运营了十余年的医院说倒就倒,究其原因,正是医保违规被解除医保协议。

2024年11月,广元市医疗保障局发布“2024年第五期曝光典型案件”,其中旺苍佳士康养医院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0.07万元,被责令退回并处以19.89万元罚款;旺苍青林医院违规金额15.02万元,同样被罚款12.74万元。

案件曝光后,两家医院的医保服务协议随即被解除,仅仅两个月后,它们便相继申请停业。

更早之前,2019年2月,江苏扬州江都新城医院因医保违规被解除医保协议,不到半年便因经营困难而倒闭,50多名医生失业。

这些案例无疑表明,对于大部分实力有限的民营医疗机构而言,失去医保资格并非简单的市场化转型,更可能意味着“一剑封喉”,其生存之路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

民营医院,进退维谷!

医保的围城,正筑高藩篱

医保这座“围城”,有的人正在逃离,但有的人却正被愈发提高的“藩篱”挡在门外。

2024 年 12 月,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上,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曾强调,各级医保部门要根据群众健康需求、医保基金收支规模等现实情况,合理确定定点医药机构规模,健全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准入、退出机制,完善“两定”机构协议管理,绝不允许将不具备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定点管理,绝不支持超越医保支付能力盲目扩大定点医药机构规模。

这意味着在未来,民营医院和药店想要拥有医保资格,难度会更大。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地方发布暂停医保定点资格申请的通知。

3月31日,山东济宁医保局发布消息,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全市医药机构新增医保定点受理工作(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及列入市政府重点建设的项目除外);期间,已于2025年3月31日前在注册地正式运营已满3个月的医药机构提出医保定点申请的,按原规定受理。 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湖北黄冈市医保局发布消息,自4月1日起,暂停全市医药机构新增医保定点申请的受理(按卫生机构规划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务室或村卫生室及列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除外)。恢复时间待医保资源配置规划完成后另行通知。

此前,福建、湖北、四川等多个地区陆续发布了类似通知,宣布暂停医保定点资格申请。

大变革之下,医保定点资格正在经历价值重估。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