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这样爱孩子!除非你想养逆子

互联网嘴哥 2024-11-15 10:28:30

互联网嘴哥(---)——关注嘴哥,学习用不同的思维看待问题。点击标题下蓝字“互联网嘴哥”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占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一路向阳,给自己一个微笑吧!

拂晓的晨光透过薄薄的窗帘,悄然洒在窗台上的盆栽上。

在这个温馨的时刻,我踏出家门,将心爱的孩子送往学校。

途中,一幕温馨而又略显尴尬的场景映入眼帘:

一位朝气蓬勃的小男孩,眼中闪烁着对早餐的渴望,那目光紧紧地盯着热气腾腾的油条摊位。

然而,他的母亲,那位温柔而严厉的女性,却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对健康的深思熟虑。

她似乎在和孩子进行一场无声的辩论,最终,她做出了决定,自作主张地为男孩挑选了两个香喷喷的包子。

男孩的目光顿时黯淡下来,那张可爱的脸上写满了失望。

他低声抱怨道:“我说了多少遍,我都想要吃油条!你怎么又给我买包子?”

母亲看到儿子的表情,心头一紧,她的耐心似乎在那一刻瞬间耗尽。

她的声音变得尖锐而严厉:“你喊什么喊!我这是为你好,好心买给你吃,还挑三拣四?你爱吃不吃?”

男孩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紧紧地握住手中的包子,似乎在寻找着发泄的出口:“不吃就不吃!”

话音刚落,他抓起包子,狠狠地砸向母亲的肩膀,然后转身,怒气冲冲地朝着学校走去。

母亲愣在原地,脸上写满了错愕和愤怒。她气得直跺脚,嘴里不断咒骂:“长本事了你,看要不要饿死你!”

这一幕,让我心头一震,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

原本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在母子俩的“较量”中逐渐升级,最终演变成一场无法避免的冲突。

孩子眼中充满了委屈,他无法理解母亲为何总是忽略他的喜好,而母亲,心中也充满了寒意,她觉得儿子似乎不再理解她的苦心。

这时,我想起了心理学中著名的“海格力斯效应”。

讲述了一个大力士海格力斯,他因为一次无意中的碰撞,而与一个不断膨胀的袋子产生了冲突。

他试图通过踩踏来解决问题,却没想到袋子越踩越鼓,最终成为了他前进的障碍。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陷入无休止的争斗,最终伤害了彼此。

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这种“对抗式教育”更是让人心痛。它不仅将家庭变成了战场,还将孩子变成了敌人。

01

遇事爱争输赢

当父母在遇到问题时,总是喜欢个输赢。

第一,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权威,让孩子屈服于自己的意愿。

然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不再愿意与父母沟通,而是选择沉默或者反抗。

第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喜欢用权威压制孩子,让他们必须听从自己的安排。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失去自我,变得缺乏主见。

第三,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喜欢用羞辱和暴力来让孩子屈服。这种方式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接纳和理解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和退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让家庭充满温馨和和谐。

02

小事不停地纠错

在复旦大学,沈奕斐教授收到了一位母亲紧急的求援。

这位母亲有一个四年级的儿子,男孩的叛逆行为让她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已经演变成一场场激烈的冲突。

在沈教授拜访这位母亲家中后,她迅速洞察到了问题的根源。

在一次家庭聚餐中,这位母亲表面上与沈教授谈笑风生,但实际上她的目光始终紧紧地锁定在儿子身上。

儿子刚落座,她便不厌其烦地指出:“宝贝,记得把餐布铺在你的桌子上,再把它盖在你的大腿上,这样汤汁才不会不小心溅到你身上。”

儿子拿起筷子时,她再次提醒:“筷子要往上拿一点点,这样你吃饭才会更方便。”

当儿子用勺子喝汤时,她还不忘叮嘱:“小心点,喝汤的时候不要敲击桌子或者杯子,这样会显得不太礼貌。”

在她的注视下,儿子的每一个动作都似乎成了被放大镜聚焦的对象。无论是做什么,似乎总有一些地方让她觉得不够完美。

儿子的情绪如同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在母亲一次次的纠正和挑剔中,逐渐失去了耐心,最终在无法承受的压力下,爆发出一声怒吼,直指母亲。

沈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总是在小事上反复挑剔的家庭氛围,看似平静无波,实则如同慢性毒药,让人窒息。

是啊,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一个孩子无论做什么,得到的都是否定和批评,他便会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和内耗,在消极情绪的漩涡中不断自我伤害。

博主吉米妈的朋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

从小到大,父母对她无关紧要的小错总是揪住不放,不停地抱怨和指责。比如吃饭时不小心弄脏衣服、水杯放错了地方、门没关好等等。

因为害怕被责备,她每天的生活都如同在钢丝上行走,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惹怒母亲。

长期的压抑和紧绷让她在离开家后,也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得罪了同事和领导。

她的性格也因此变得特别敏感,经常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失眠焦虑,精神内耗严重。

一味地挑剔和指责,就像一剂慢性毒药,不仅有即时的伤害,更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想起作家德赛莱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容忍和体贴,家庭还成什么家庭呢?”

一个真正幸福的家庭,并非没有摩擦,而是拥有化解冲突的智慧。

对待无关紧要的小事,我们不妨“装聋作哑”,对待不伤大雅的细节,我们可以选择“视而不见”。

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宽容,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而那些喜欢唠叨说教的父母,往往会无意中伤害到孩子。

03

凡事爱唠叨说教

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曾向教育专家钱志亮抱怨,自己越来越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原来,这位年轻人刚步入社会时,每天都很累,在与父母的视频聊天中,他无意中谈到了初入社会的种种不适。

然而,他的父亲却没有安慰他,反而是一顿说教:

“世界上哪里有轻松的工作,大家都不容易,你需要适应。”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你啊,就是吃的苦太少了。”

……

虽然父亲的话句句在理,但年轻人却再也不想多说什么。

孟子曾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通病,他们自以为是的“金玉良言”,在孩子看来,却只是高高在上的说教和没完没了的唠叨。

这种不信任和指责的表现,传递的潜台词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不行,你必须听我的。”

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强硬地与他讲道理,往往只会激起他的负面情绪,让孩子对父母关闭心门。

真正能管住孩子的父母,必然是“不讲道理”的。

在孩子6岁之前,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视角看待世界,因此不妨让他们多体验后果。

比如,孩子挑食不吃饭,那就让他尝尝饿肚子的滋味;天冷了,孩子不想穿秋裤,就让他尝尝感冒的滋味;孩子脾气大,不尊重人,就让他尝尝被人吼骂的滋味……

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头,往往比父母说教一百次更有效。

孩子6到12岁时,他们不会听父母怎么说,但会看父母怎么做,因此父母要多做榜样。

钱学森的长子钱永刚,在讲座中提及父亲如何教育子女时,这样说:

“父亲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

要说有什么教育秘诀的话,可以用三个字总结,那就是‘不教育’。

从小到大,父母从没有给我们上过政治课,我们都是看父母怎么做就怎么做。

他们从不会说要这样或不要那样,而是用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默默影响我们。

在我们家,几乎没有言传这回事,主要是靠身教。”

是啊,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往往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无法给孩子树立好榜样,那么即便讲再多的道理,终究都是一场空。

孩子12岁以后,他们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但就是不愿意听,因此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感受。

教育专家贾荣韬的儿子,在高中时成绩一落千丈,还多次参与群体打架,差点被学校劝退。

在这期间,贾荣韬没少对他讲道理,批评教育,但儿子就是知错不改。

直到有一次,又被请家长,贾荣韬见到儿子后,没有责备,而是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并递给儿子一个信任的眼神,告诉他:“爸爸理解你!”

仅此一句话,就打破了儿子内心的坚冰。

之后,贾荣韬在教育儿子时,开始注重接纳、共情和看见。

他不再依赖说教,而是尝试说出儿子的感受和想法,让儿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

这种改变带来了惊人的效果:儿子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承认错误,并做出改变。

所以说,孩子真正需要的,往往不是空洞的道理,而是情绪和感受被看见。

唯有让孩子感觉良好,他才会如你所愿。

04

最后

此时,我想借助网络上的那一段深情的话语,献给所有正在与孩子进行着一场温柔而又坚定的拉锯战的家长们:

“在我生命的旅途中,或许曾走过一条布满荆棘、伤痕累累的道路,而你,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行。

我愿用我最深沉的爱,陪伴你走过这段旅程,而非仅仅通过紧紧抓住你的手,告诫你前方险阻重重。

我要为你准备那些最为坚实的脚步,为你撑起一把抵御风雨的伞。我会提醒你,在第二个转角处地面湿滑,在第五个街角,小偷出没。

勇敢地前行吧,无论你走到哪里,家,这个温暖的港湾,永远为你敞开大门,那里有热腾腾的饭菜,等待着你的归来。”

对孩子最明智的引导,并非一味地赢得竞争,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去赢得他们的心。

因此,请减少那些居高临下的对抗姿态,多一份“我理解你”的温暖与包容。

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孩子们就像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沐浴着春雨的滋润,茁壮地成长。

0 阅读: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