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光明”是初心也是追求
南京东南眼科医院院长赵丹丹出生于眼科世家,四代精医。从她懵懂记事起,那些从全国各地赶来求医的焦急患者,挂满墙壁的鲜红锦旗,还有家属声声的感谢,都像一粒小小的种子,种在小赵丹丹的心中,她始终坚信眼科是一项光明事业,必须继续发扬祖辈的光荣传统,造福人类。
没有辜负父辈的熏陶与启蒙,赵丹丹院长为了进行更加系统的眼科临床学习,在199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锦州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并于2004年顺利毕业,进入南京东南眼科医院,正式投身眼科事业,开始了十年如一日对光明的传承和坚守。
在行医过程中,她始终不忘初心,时刻牢记着职业赋予她的使命,执著于“治好一个盲患,解救一个家庭”的信念。“患者来看病,就是希望我去点燃那把希望之火,驱逐黑暗,获得光明。作为医生,我们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一点耐心和关心,通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赢得患者的信任。”为提高医技水平,工作精益求精的丹丹院长坚持学习国内外先进知识,并多次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眼科学术会议。
从小到老,守护一生的光明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光明的权利,她多次参与南京市残联、南京市慈善总会、妇女儿童基金会的义诊公益义诊活动,并积极组织南京东南眼科医院医务团队进行儿童视力筛查及中老年常见眼病筛查。每年都要亲自带队深入街道、社区、学校,进行义务宣传和普查,把眼健康知识带给广大群众。
老年群体,由于身体机能退化,是各种眼病的高发人群,为了向老年人普及眼科知识,减少老年人失明风险,服务广大老年市民。南京东南眼科医院院长赵丹丹代表医院,认捐500万救助基金,用于南京市贫困白内障老人复明救助工作。
义诊筛查、开设健康讲座,科普眼科常识,丹丹院长总是亲力亲为,2015年12月,赵丹丹院长带队的医疗团队进入浦口星甸街道为当地居民进行义诊,一下车,立马被当地群众围的水泄不通,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拖着沙哑的嗓子为百名老人看诊,下午又继续为听到义诊消息,从偏远地区赶来的乡亲检查,一直忙到天黑。她说:“每个人都有获得光明的权利,我们既然来服务群众,就要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患者还有,我们就不能走。”当天共为三百多名老人进行了眼部检查,并援助百名符合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免费解除病痛,助他们重见光明。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但越来越多的近视眼却让他们的未来蒙上了阴影,为了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赵丹丹院长时刻关注青少年视力健康,心系儿童发展,与辖区内学校联合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充分发挥医院的专业、规范诊疗优势,对学校老师开展眼保健操技能培训,对全校学生进行定期视力监测和屈光筛查并建立“眼健康档案”,以提前干预的方式降低青少年近视发生率。
正因为她的辛勤和执着,受到很多患者的赞许和上级领导的表扬,年年被评为南京东南眼科医院先进个人,2014年荣获南京市优秀志愿者,2021年被授予中山小学健康副校长。所在科室先后被南京市评为“青年文明号”、“帼国先进集体”荣誉。
履职尽责,关注民生献良策
一位眼科医生的价值是他对患者奉献的多少,而一个政协委员的价值是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2016年,赵丹丹院长当选为第七届秦淮区政协委员。
平时的工作虽然繁忙,但是赵丹丹院长时刻记得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既践行了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又展现了政协委员的时代风采。
“政协委员就是百姓的传声筒,我们就是要帮助他们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针对秦淮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丹丹院长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多年来陆续提出关于加强本区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关于解决我区老年人口白内障致盲问题,关于整顿月牙湖街道紫金菜场车辆乱停放问题,关于改善秦淮区中小学教室照明、关于秦淮区老城东门西江南民居群改造的提案等十多条事关民生的意见建议。她所提的这些建议,努力做到与人民需求“共振”,对城市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