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最灵!提醒中老年人4件大事别忘,正月十八一直发

郝郝睡文化 2025-02-15 14:30:36

时光如白驹过隙,乙巳蛇年的正月十八已悄然降临,这是正月中第二个以“八”为尾的吉日,被民众亲切地赋予了“发财日”的美名。

今年正月十八,依天干地支纪年法为乙巳年、戊寅月、乙卯日,恰逢“建除十二日”中的“除日”。查阅日历,你会发现这一天的“忌”项为空,意味着这是一个难得的、无需特别忌讳的吉日。

在这个特别的“发财日”,我们特别提醒中老年朋友,无论日程多么紧凑,以下四件重要事项切勿遗忘:一为食、二为送、三为祭、四为观,愿正月十八为您带来连绵不绝的财运!

一、为食(品尝面条)

元宵节后,尤其在江南地区,元宵节的庆祝氛围会延续至正月十八才渐渐消散。这一天,人们会摘下灯笼,标志着春节的结束与日常生活的回归。

无论是正月十七还是十八摘灯,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吃面条,寓意着年节的完美落幕与未来的顺顺利利。

二、为送(送走贫穷)

古时,由于农业生产力有限,民众生活困苦,常常期盼新的一年能够衣食无忧。于是,“送穷”的习俗应运而生,寄托着人们摆脱贫困、迎来富庶的愿望。

正月十八便是“送穷”之日,人们会清扫家中垃圾与旧物,寓意着送走贫穷,迎接新一年的富足生活。这一习俗不仅彰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承载了新年新气象的期盼。

三、为祭(祭祀祈福)

在部分地区,正月十八有祭祀祖先或神灵的传统,以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例如,广东潮汕地区就有“正月十八拜土地爷”的习俗。

祭祀土地爷的习俗历史悠久,人们通过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土地爷通常被描绘为慈祥的老者形象,手持拐杖或如意,象征着庇护百姓、驱邪避灾。

四、为观(观察天气)

正月十八过后,人们开始着手准备春耕春种。古时,民众会观察这一天的天气来预测农事状况。以下是一些流传至今的农谚:

正月十八晴,秋收棉如山;十八日头笑,五谷皆丰登;十八晴天照,好收成来到;正月十八晴,耕牛忙不停;十八晴朗天,种田无忧愁;正月十八雨,春寒将尽时;十八雨淋头,春雨冷如冬;正月十八雨绵绵,四十五天土不干;正月十八雪纷飞,清明秧田水难退;倒春寒来否,正月十八看气候;不怕十八晴光照,就怕十八雨潇潇;十八遇寒风刺骨,庄稼歉收一场空;正月十八阳光好,一年丰收乐陶陶。

总的来说,正月十八的天气被视为年景的预兆。晴朗的天气预示着风调雨顺,而降雪或降雨则可能带来不利的农业气候。

在这个谐音“要发”的“发财日”,让我们共同祈愿:“正月十八,财运亨通!”

1 阅读:82

郝郝睡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