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活到最后,拼的不是谁走得快,而是谁走得稳。
年轻时讲人情,讲义气,讲面子,谁家红白喜事,哪怕远隔千里,也得拎着礼金赶过去。
不是不舍得钱,而是放不下那点“人情账”。
但人老了之后,眼界一开、经历一多,就越发明白一句话:不是所有的“礼”,都值得你花钱、花心、花时间去随。
特别是这三种“礼”,老年人到了这个年纪,真得学会拒绝。
01
不熟不亲的人情礼,别再盲目跟风。
人老了,最怕的不是缺钱,而是把钱花在了不值得的地方。
很多老人,总觉得“既然人家请了,就该去”。
但你想想,对方平时连个电话都没有,朋友圈点个赞都嫌多,突然结婚、生子、开业就请你,图啥?图的就是你那份礼金。
我楼上的一位阿姨,平时不怎么出门。
她孙子的幼儿园同学家里办满月酒,她也去了,还包了个几百块的红包。
问她为啥,她说:“别人都去了,我不去显得小气。”
听着好像讲道理,实则一点都不划算。
这种“跟风型”随礼,说白了,就是拿钱买面子,还不一定买得来感情。
人老了,圈子早该瘦身。那些不亲不熟、不疼不热的关系,就别再维系了。
钱留着吃点好的、补补身体,比什么都强。
02
不懂感恩的亲戚礼,别再自讨没趣。
亲戚之间讲的是亲情,可有些亲戚,讲的却是利益。
你随他礼,他也许还觉得你“给少了”;你不随,他立马在背后说你“不近人情”。
我认识一个熟人,年轻时亲戚家办事,他样样到,礼金也没少包。
结果他老伴生病住院,通知这些人时,不是说“忙”,就是干脆不回消息。
到最后,他自己气得一句话不说,把所有群退了。
他才明白,亲戚有时候不是靠血缘,而是看平时有没有“情”。
人老了,就别再用热脸贴冷屁股。不懂感恩的亲戚,随一次礼,寒一次心。
与其年年节节掏心掏肺,不如早点学会转身离场。
03
“套交情”的礼,千万别硬撑着送。
有些礼,不是因为情分,而是因为想“套个关系”。
特别是一些退休前的老同事、旧领导,突然又联系你吃饭、随礼,目的不言而喻。
我有个朋友,前同事孩子结婚,非要请他去,还特意提醒:“老同事都随五百。”
结果他去了,热脸没换来热情,礼金随了,关系一点没变。
人老了,心也要老练点。
人情这东西,只有双方都愿意才叫“情分”,单方面的付出,只叫“赔本”。
再说了,你都退下来了,对方还图什么?图的是人情味,还是你那点可怜的养老金?
别傻了,老年人最怕的不是没关系,而是被人盯上“感情牌”。
关注我,让文字的音律谱写出生命的乐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跃,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它的歌声像一阵美妙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灵魂。"
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