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部长刚会谈,美就宣布“摆脱中国协议”,中方拒绝下一轮对话!

正能量的女神 2023-06-03 09:52:38

自“气球事件”发生,中美关系就一直陷入一种“外交冻结”的状态,但是随着近期两国高层的不断接触,中美两国关系有缓和的趋势。

近日,中美两国部长刚结束会谈,美方就宣布了“摆脱中国的协议”,这显然与缓和两国关系相悖。

对此中方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应,拒绝了在香格里拉谈话后的双方国防部部长的会晤。

具体情况究竟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细细探讨。

一、中、美关系的现状

在本月,中国与美国之间的高层来往非常密切,双方都表达了想要缓和关系的意向。

前有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8小时会谈,双方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达成了共识,建立了友好的沟通渠道。

再有前几日新任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任职,在两天时间内中国与美国的高层领导人进行了三次会谈,这在各国的外交史上也非常的少见。

我国的商务部长王文涛与美方商务部长雷蒙多以及美方的商务代表戴琪进行了会晤。

中、美双方虽然没有收获特别多的进展,但是此次的谈话也是很具有建设性的。

美方还是毫无诚意的履行了他们一贯的作风,在和中方会谈结束之后,在随后的印太经济格局的会议之上,提出了要进行“摆脱中国的协议”。

本月27日,由拜登政府为首的14个国家,在底特律举行了IPEF(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协议。

美方的商务部长雷蒙多在会议中提出要帮助IPEF 内的成员国们摆脱对于中国的依赖,构建新的供应链协议。

这已经不是美方第一次前脚和谈,后脚翻脸了,对此我国直接做出了回应,在此后的香格里拉会议之后,拒绝与美方的国防部长进行交谈。

1、中国拒绝与美方会谈

此次中国拒绝和美国进行交谈,主要的缘由是美方长时间对中国实施各项限制政策,而且对我国的国防部长李尚福先生实施制裁举措。

2、美方制裁我国国防部长

美国对我国国防部长李尚福的制裁,是源于2017年、2018年这两年间,李尚福担任我国的装备发展部部长时购买的苏-35战机以及S400导弹系统。

美方认为,此举将会缩小中美两国之间的军事差距,所以美方便以《制裁反击美国的对手法》,对李尚福部长实施了制裁,而且直到目前,一直都没有放开。

对于这个问题,白宫发言人马修米勒在一次对外讲话中明示到:美国并不会放松对于中国的制裁,也包括对于中国的国防部长的制裁。

3、美方实施制裁的目的

其实美国针对我国国防部长的制裁,目的就是在向中国施加压力,以此向外界展现美国的霸权主义。

美国针对中国实施了多方面的封锁,涉及经济、贸易、军事以及高新科技的产业。

而且从美方的高层政府讲话之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方面是不可能放松对于中国的限制的,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迫使中国向美国低头,屈服于美国的制裁之下,以此稳固美国在全球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美国对于中国国防部长的制裁,也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号,任何的国家与地区,做出了违背美国意愿的事情,就会受到来自美方的各种围堵与刁难。

总体来说,无论是对我国的企业制裁还是国防部长的制裁,美方都是为了向世界的各国展现自己的霸权威信与盟友庞大的制裁体系,以此来保障自己的霸权地位不被撼动。

4、中国的态度

对于美国的种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我国也是给出了强硬的回应,我们拒绝与美方国防部长奥斯汀在香格里拉会议之后的会谈。

美国方面的媒体,却抓住这一点大肆进行炒作,称是中国拒绝与美方沟通,但是闭口不谈美方升温“台海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我国国防部、外交部纷纷给出了相应回复。

国防部的发言人谭克非针对所谓的“中国拒绝沟通”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中国与美国的交流并没有中断;双方的对话是需要尊重对方的原则与底线的;中美两国陷入交流困难,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美方。

从最近的消息报道中为我们可以看到,美军并没有停止对台军售,而且美方将自己的两艘航母开到了台海附近。

同时美国的RC-135的侦察机在我国南海出现,我国解放军在多次宣告无果后,做了必要的驱离手段。

路透社的记者在5月30日的我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中国拒绝会晤的原因是什么?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女士回应:中美双方在军事领域交流困难,美方清楚原因在何方。我们提醒美方请立即纠正他们的错误做法,尊重中国的主权完整与切实利益,展现出自己的诚意。

虽然美方态度不端正,经常做出两面三刀的举措,但是中国仍然重视与美国的交流,还希望美国政府拿出自己的诚意,以便两国可以更好的沟通与交流。

结语

美国近些年来,对于中国的制裁是越来越紧密,迫使中国向美方低头,以此稳固自己的地位。

我们主观上还是希望通过沟通来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但两国关系能否真正缓和,还是需要看美国政府是不是能够真的给出诚意。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33

正能量的女神

简介:情况不会转变,管理之道在于转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