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要农民都留农村,不但会让他们更穷,而且不可能有绿水青山

老刘的养护说 2024-08-21 02:36:59

温铁军认为,农民花几十万在农村盖楼,再花十万买个车子,生活也可以过得很滋润,但是资本不答应,非得把农民逼到城市里面收割。

我已经说过,城镇化是世界潮流,应该鼓励农民进城,主张农民都死守农村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不但利于农民致富,而且会产生一个憋端,就是永远不可能有大量的绿水青山,优美环境。

关于农民城镇化问题,我已经发作品谈过,今天咱们谈谈另一个问题,就是只有城镇化、工业化,才能有绿水青山。

在我们传统认知里,感觉古代应该到处是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但是事实上,真实的古代可能到处是灰蒙蒙、光秃秃的,缺乏绿色植被。

不要说清朝了,就算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也有很多山都是光秃秃的。

因为那时候的农民盖房子,使用的梁和柱子都是大树做成的,梁上还要铺架檩条,檩条上面铺椽子,还有门和窗户也是木头做成。这些都需要大量砍伐树木。

那时候的农民烧火做饭,也得砍树打柴。

平原地区的农民,靠秸秆和树枝树叶勉强也能满足烧火做饭使用,但是山区农民靠农作物秸秆远远不够烧火做饭,所以他们必须把目光瞄向山林,砍伐树木烧火做饭。

还有一部分人靠卖柴为生,称为樵夫。还有一部分的树木要被烧成木炭,供应那些城市的达官贵人烧饭取暖用。

后来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作物秸秆也比以前翻了好多倍,根本烧不完,所以农民不再砍伐树木烧火做饭。

而现代化的建筑方式,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代替土木结构,连门窗都变成金属和玻璃的,导致对于木材的需求大大减少,大家很少砍伐树木了,所以森林植被逐渐得到恢复,变得越来越茂盛。

所以大致从2010年开始,我们发现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河流湖泊变得清澈,大面积的荒漠被重新“绿化”。

曾经看过欧洲几个发达国家的景象,让人惊讶的是,它们国家到处是绿草和鲜花,漫山遍野,房前屋后,简直是花的海洋。当时就想,难道他们不种地吗?

他们当然也种地,只是因为他们的工农业都是高度现代化,粮食产量高,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再看我们过去的祖辈,视土地如生命,不管到哪里,甚至到了国外都忘不了开荒,有的父母住到城市,居然把小区绿化铲掉种菜。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经历过苦难,所以念念不忘的就是种地。

今年6月份,我曾经在大别山区旅游,在高速公路上,我透过窗户看到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大桥、隧道在层峦叠嶂、郁郁葱葱的山林穿行,宛然一幅幅泼墨的山水画一样,而若干年前,这里可是光秃秃、灰蒙蒙的景观。

我想,如果没有这些工业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生活方式,人们就要开更多的荒地、烧掉更多的山林、踏出更多的小路、破坏更多的山体;

只有生产力提高了,工农业都实现了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之后,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得简单更有效,既不需要浪费太多的自然资源,也不需要去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就能获取足够的生产、生活资料,所以,许多地方又变得“江山如画”了。

所以,只有大力推进城镇化,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加优美,才会到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0 阅读:20

老刘的养护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