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珐琅彩的制作何时进入高峰期?

景林说体育 2019-06-18 11:59:50

从雍正六年(1728)夏天开始,出现以下因素:

陆续进口和炼成了一批新的珐琅釉彩料;

从外地选拔和输送的一批批技艺高超的新工匠陆续进入宫廷;

开始研究和使用油料调色,即以油料为介质调配珐琅釉彩,使瓷器绘画更能达到西方油画的效果;

雍正皇帝和怡亲王本人都亲自过问具体设计和制作的过程;

唐英被派去主持景德镇御窑厂的工作,供应宫廷制作珐琅彩的白瓷半成品的质量提高,数量增多。

由于这些原因和成就之综合,才推进和开拓了雍正珐琅彩瓷器的新生面,并迅速达到珐琅彩瓷器制作历史的高峰期。

但即使这样,在雍正七年年底以前,仍然没有靓丽、傲人的珐琅瓷器批量烧成。以下资料可资证明:

(雍正七年,1729年)闰七月初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八日怡亲王交年希尧送来画珐琅人周岳、吴大琦二名。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一名(并二人籍贯小折一件),细竹画笔二百枝,土黄料三斤十二两,雪白料三斤四两,大绿一斤,白(自)炼樊红一斤,白(自)炼黑钧料八两(随小折一件)。郎中海望奉王谕:着将珐琅料收着,有用处用。其周岳等三人着在珐琅处行走。遵此。

于本月初十日,将年希尧送来画珐琅人三名所食工银一事,郎中海望启怡亲王。奉王谕:暂且着年希尧家养着,俟试准时再定。遵此。

这就是说,即使到了雍正七年的闰七月十日(公历1729年9月2日),由年希尧从江西选送来的这批画珐琅和炼珐琅工匠,也还不能被测试和派上用场,他们的生活费和工银也没有解决,怡亲王还令他们在年希尧家里养闲置散。同时,年希尧送来的珐琅料和画珐琅的工具也只是“收着,有用处用”。这些都说明宫廷画珐琅的生产还没有完全就绪和迅速发展。

同时也证明年希尧已能向宫廷进贡画珐琅人才(近)和画珐琅釉料。这点对于回答景德镇能否一和是否-烧造过珐琅彩的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再看下一条记载: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初三:怡亲王府总管太监张瑞、交来年希尧处送来匠人折一件,内开画画人汤振基、戴恒、余秀、焦国俞等四名….

因此,从宫廷用画珐琅人员的征集、输送和安排,“有釉水”的半成品瓷胎取代涩胎和使用油料作为介质调配珐琅釉料这三个方面的记载来看,清朝宫苑珐琅彩瓷器的生产,最早也是从雍正七年年底或雍正八年年初开始,才进入繁荣阶段的。

这个关于清宫珐琅彩生产的历史,在雍正初年,具有“七年低潮期”的结论,也涉及到对雍正珐琅彩瓷器的确切断代问题。

可以说:今天所有存世的、高雅名贵的、享誉世界的雍正珐琅彩瓷器,绝大部分都是在雍正八年(1730)开始和八年以后制作成功的。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