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一安置考?
天津发布高考要求“三年户籍+三年学籍”的新政。
2021年8月16日,天津市教委发布《市招委关于天津市普通高考报名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2年高考开始,报名条件调整为“三年户籍+三年学籍”,2022-2024年为过渡期。
(1)学籍要求:
报名参加2022年高考的,须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高三年级1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名参加2023年高考的,须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高二、高三年级2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报名参加2024年及以后高考的,须具有我市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户籍要求:
对于报名参加2022年、2023年及2024年高考的应届毕业生,须于2021年10月31日(含)前取得我市常住户籍(以户口簿标注的落户时间为准),过渡政策结束后,对于报名参加2025年及以后高考的应届毕业生,须于高考前三年的8月31日(含)前取得我市常住户籍(以户口簿标注的落户时间为准)。
参加高一安置考的条件
1️⃣ 学生须具有天津市常住户籍,户籍迁入时间截至高一年级入学当年8月31日(以户口簿标注的落户时间为准);
2️⃣学生须为具有全国电子学籍在外省市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全国学籍查询"就读状态为"在校")。
高一安置考学校层次
和平区虽然是教学质量最高的一个区,但是由于多方条件限制,总安置接收在市六区内最少。
南开区由于片区学校等级差别很大,安置人数适中。
河西区作为市内六区里安置最多的区,可安置的名额及学校等级在同等选择中较多。
下三区整体安置人数较少,与教学水平关系有很大影响。对于初中回津的学生,会有更多的学生家庭选择下三区落户进行中考,考到市六区内比较好的高中。但是对于只能在本区安置的安置考来说,更多的家庭就会选择教学质量更优的上三区或者是可以转到更好学校的武清区。
高一安置考考试内容
三科:
安置考只考语数英三科。语文不考作文(和平除外),英语不考听力。每科100分,每科考试时间90分钟。
优点:
相比中考,少了四小门会考和体育测试的压力。
不管考好考坏,都有学上。考好了就进好学校,考不好只能被安置进一些一般学校。
缺点:
天津最牛的“市五所”是没有转学安置的,只能通过中考来考。
各省市的教材略有差异,而安置考是按天津高一上学期内容作为考查重点,部分初中内容,因此需要提前了解天津教材。
各区每年各安置高中给出的名额并不固定,好学校的名额有时候多有时候少。
高一安置考教材
以下是对某区往届高一年级安置考试内容的一个示例,以供参考。
数学:
教材:人教A版必修一
试卷结构:单选+填空+解答
考试范围:集合;命题与逻辑;不等式(难点);函数(重难点,占比高);三角函数(重点,占比高)
语文:
教材:19年部编版教材,必修上
试卷结构:
1.课外文言文阅读(选择翻译小简答)
2.课外现代文阅读 小说/散文(双选简答)
3.文学常识(考选择概率大)
4.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
5.课外诗歌鉴赏(单选+简答)
6.课内古诗默写
7.语言运用与表达 (病句 语序 压缩语段 敬词谦词 拟写标题)
8.名著阅读《乡土中国》(简答题甚至是百字微写作)
英语:
教材:外研版必修一整本、必修二前三个单元
试卷结构:
1.单项选择(15个)
情景对话+语法(时态语态/定语从句/情态动词/介词冠词)
2.完形填空(一篇)
3.阅读理解 (三篇)
4.选词填空 (10个)
5.阅读表达 (一篇)
6.作文
高一安置考时间流程
在每年的12月份,各区会发布高一安置转学通知,各区的流程大致都是一样的,一切以当年的实际政策为准。
(1)网上报名
(2)发布招生计划,报志愿
(3)现场核验并确认志愿
(4)全市统一考试
(5)录取
(6)学生报到
(7)学籍转接
安置考如何高效备考
1.天津高一教材提前学
首先安置考考试内容主要是天津高一上学期的知识点,需要熟悉天津高一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目的教材,下面是天津高一的教材版本,家长可以网上购买教材提前进行学习!

2.安置考试卷真题模拟考场氛围测试
将所在区的往年安置考的试卷进行考场模拟测试,最好是将其他区特别是市六区的试卷都做一遍,熟悉天津考试的题型。
3.了解教材差异,特别是英语
天津英语是外研社版,多数省市更多的是人教社,所以英语因为教材差异要提前了解教材差异进行着重复习。
4.建议找天津当地辅导机构了解
时间紧任务重,如果自己复习效率太低,建议找天津当地专门机构进行辅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机构良莠不齐,大家一定要注重甄别!
高一安置考分配的原则?
目前通过考试、志愿填报的模式,在各区实际实施过程中,又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一是市区类型,即全区统考,按志愿顺序,根据分数逐一录取,环城四区和除武清区以外的远郊之前皆是如此;
二是武清区类型,即全区统考,分档填志愿,录取按档先后录取;
三是滨海新区类型,即选择报名目标学校,到校参加单独测试,学校自主择优录取。
三种考试录取类型“各有千秋”,
第一种市区类型更强调分数优先,有利于成绩中上等及以上学生,志愿不报错,就不会出现掉档,也有利于好学校挑选人才,而存在的问题是好学校本来招收数量就很少,在把好学生选走后,让中等或一般高中学校去接收数量众多的普通学生,会让高中学校之间的成绩差距可能再次扩大,在高中是要以成绩论英雄的当下,各所高中学校都不愿意成为那个最后的接盘侠。私立高中可能在高学费的吸引下,愿意接收更多的转学生,但家长们愿意花钱么?同时好的私立高中学校,为了保住成绩和声誉,也不会愿意接收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高中转学恐怕就会变成鸡肋,好学校招的很少,中等学校直接托辞“没有学位”拒招或也招的很少,只有收底的普通公立或私立高中接纳最多的转学生,转学的家长们也就没兴趣了。
第二种武清类型完全是照顾杨村一中去“掐尖”,兼顾“关照下”私立高中的招生安排;通过志愿分档,让杨村一中成为第一批次,私立高中为第二批次,剩余公立高中为第三批次,执行分数优先分批录取,这样安排有利于顶尖学生,即使考不上杨村一中,还能再搏一下英华中学,而对于其他学生就有些为难了,想填报其他公立高中之前必须先对私立高中有个取舍,尤其是家长喜欢私立高中的硬件环境,同时孩子的成绩又能冲击杨三或天和城中学,会是最为纠结的。同样,如果杨村一中一直掐尖,英华中学也会不满意的,减招或拒招,就看学费的吸引力了。
第三种滨海新区类型,同步增大了学校和家长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各所学校录取好学生的概率增大了,提高了学校招收高中转学生的动力,利好除最优秀学生以外的所有学生,大家通过自我评估,填对志愿,很有可能被更好的学校录取,而优秀学生保底“躺赢”的机会没了,如果报考的第一志愿学校没有在残酷的竞争中拿下来,到了第二志愿的学校就比较麻烦了。
高一安置考会取消吗?
高一转学安置政策是天津新高考政策下的一项连带政策,如果新高考政策不重新调整的话,高一转学安置考应该不会取消,如果取消的话也会给缓冲期,但是后面很可能会直接安置学校不进行考试了。
高一下学期转学是来天津上学最晚的时间,给大家统计了市内六区安置考试的结果,供大家参考,有需要的家长们建议收藏!
和平区 /2024 Tian'jin

河西区 /2024 Tian'jin

南开区 /2024 Tian'jin

河北区 /2024 Tian'jin

红桥区 /2024 Tian'jin

滨海新区 /2024 Tian'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