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昭僖王朱公鉐:向来友爱宗室的他,为何要大义灭亲?

钱越说史 2023-08-06 15:16:52

明代的陕西幅员辽阔,又处于对抗蒙古这个首要敌人的第一线,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沿边九镇之中的延绥、宁夏、固原、甘肃四镇位于陕西境内,御敌安民是陕西第一要务。成化九年(1473年)二月,陕西巡抚马文升上《御寇安民事宜》条呈,提出多项措施,其中之一为宗室侵占官衙、官地,着重指出永兴王朱公鉐侵占陕西镇守官公署养马,要求予以收回。

“狭西镇守官,旧有公署。后因官缺,为永兴王奏占养马。今王止一子,乞仍与镇守官居止。若王府果无养马之所,别以空闲地给之。”(《明宪宗实录》)

那么朱公鉐这位被一省巡抚树为典型的郡王,生平表现究竟如何呢?

嫡子还是庶子?

朱公鉐(音shi3),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为永兴恭宪王朱志墣长子,生母张氏。之所以不说嫡庶,是因为这方面有的说道,称嫡称庶的都有。

追根溯源,还要从其父恭宪王朱志墣的婚姻状况说起。宣德元年(1426年)九月,朱志墣成婚,王妃为参议陈羽之女。而张氏只是王府的使女,也就是供役使的婢女,连最低等的宫女都不是,放在明后期只能算是被王爷收房的滥妾。可架不住朱志墣对张氏非常迷恋,永兴王殿下共有四子,有两个是张氏所生。以此观之,朱公鉐妥妥地属于庶子。宣德九年(1434年)三月,朝廷给永兴王的三名庶子赐名,其中就包括朱公鉐。

明代侍女服饰

宣德八年(1433年)十一月,永兴王妃陈氏去世,没有留下子嗣。此时宗室续娶禁令还没有出台,朱志墣完全可以续娶一个肤白貌美的妙龄少女,或者选择与士绅之家联姻。然而他没有,反而选择将张氏推上王妃宝座。

正统三年(1438年),朱志墣就婚姻问题上疏朝廷进行辩解,提出想立张氏为继妃。堂堂郡王对一个使女痴迷到如此地步,放在当时,称张氏一声狐媚子也不为过。明英宗对这位族叔很是无语,可鉴于此举并不违反礼法,还是准了。

张氏就此成为永兴王府的女主人,堪称人生赢家。那么子凭母贵之下,朱公鉐的身份又该如何鉴定呢?算嫡子,还是算庶子?

看到这里,估计又有网友要拿商纣王兄弟的嫡庶之分来说事了。但是宗法制成型于西周,商代的实例并不能完全借鉴。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大明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其母吕氏最初为次妃,正妃常氏去世后被扶正,若按照商纣王兄弟的实例,吕氏被扶正前出生的朱允炆应当属于庶子,可父亲朱标去世后,他越过元嫡出身的三弟朱允熥被祖父册立为皇太孙,说明他被认定为嫡子。

有人可能会辩称建文帝属于特例,毕竟天下都是明太祖打下来的,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谁敢反对。所以朱公鉐依然是庶子。但《明实录》正统八年(1443年)四月“丙午”条的记载,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宗法制下继配扶正前所生子嗣,在其被扶正后也可以被认定为嫡子。

“丙午,赐永兴王志墣嫡长子公鉐一品冠服,择西安右护卫百户尹徽女为夫人,候袭爵日行册封礼。封第二子公䤡、第三子公鉱,俱为镇国将军,命长安县民韩温女为公䤡夫人,咸宁县民路直女为公鉱夫人,以三原县主配仪宾窦镛,各赐诰命冠服等物。”(《明英宗实录》)

在此更正一个《宜城王朱贵㸅》篇中的一个错误,郡王长子只给一品冠服,不予册封,故二代宜城王朱豪坅(音qin3)并非第一个被立为郡王长子的庶长子,二代庆成王朱美埥(音qing1)才是。

大义灭亲

景泰五年(1454年)四月初八,永兴恭宪王朱志墣薨逝,在位33年,享年48岁。他在位期间奏讨不断,小错也不少,可大事不犯,属于贪婪而又有自知之明的事儿妈型宗王。

秦藩作为大明第一亲藩地位特殊,伦序甚至在由燕藩转变而来的帝系之上,是故永乐、宣德年间,属于朝廷重点关注对象。可子嗣不昌盛,加上大宗动不动就闹绝嗣的特点,使得秦藩无法与其他强藩相提并论。故而宣德年间主动上交护卫军,配合朝廷削藩之后,朝廷还是给予了秦藩一定的特殊照顾,以弥补削藩带来的负面感官。

西安护城河

朱志墣去世的次月,户部提出永兴王薨逝,长子还未受封,郡王岁禄照例应当住支。换了别家郡王,明英宗不作二想就点头同意了,可这次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表示“既有长子,如旧给之”。

景泰六年五月,朱公鉐得以袭爵。在这个对宗王袭封越卡越严,守孝期满之后才能袭爵几乎快成为惯例的时代,朱公鉐仅用一年时间就得以袭封,也算是一种优待。朱公鉐的原配为百户尹徽之女,于正统九年(1444年)四月受封长子夫人,如今自然也晋封为永兴王妃

恭宪王朱志墣对自己唯一的弟弟镇国将军朱志埁(音cen2)那是真的友爱,为此不惜与大宗闹隔阂,在友孝上面堪称模范。未成想尸骨未寒,子侄辈就闹得势同水火。

相对于父王,朱志墣兄弟子嗣都还算丰沛,永兴王殿下有四子,镇国将军朱志埁有据可查的子嗣有三人,分别为:朱公锜、朱公钤、朱公铠。

景泰五年,朱公鉐甫一接手永兴王府事务,就向朝廷控告本府辅国将军朱公钤、朱公铠“不遵祖训,恣为、内乱、欺侮”等罪,也即恣意妄为,淫乱宫闱,欺凌侮辱他人。

朱公鉐本人估计也在他们欺侮范围之内,是以明代宗唯恐他诬告,派出内监方药和魏国公徐承宗联袂赴西安进行调查取证。结果显示朱公鉐并没有冤枉他们。

当年八月,明代宗下旨将两人废为庶人,迁往北京安置,同时将此事的来龙去脉整理成册,转发给天下诸藩,要他们引以为戒。

“戊戌致书各王曰:‘比得秦府永兴王长子公铭奏,伊弟辅国将军钤、公铠不遵祖训,恣为内乱欺侮等事。朝廷惟恐不实,遣内方药、魏国公徐承宗同至。被拘集人证询、察体,审俱实复,取至京面问相同。二人所谓败伦伤化,论法本难恕,但念宗室之亲,屈法降为庶人,安置在京居住,使之思过,以图自亲。今录二人所为内乱欺毁等情,随书奉报。’”(《明英宗实录·废帝郕戾王附录》)

朱公鉐此举可谓是大义灭亲。

友爱宗室

朱公鉐对犯罪的堂弟不讲情面,对几个亲弟弟却颇为照顾。恭宪王其余三子分别为:朱公䤡(音ran3)、朱公鉱(音kuang4)和朱公钫,三人都受封镇国将军。

二品武官冠服(镇国将军为从二品)

景泰六年(1455年)五月,老三朱公鉱去世,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朱诚渊。按照惯例,他去世后一千石岁禄要住支,待他儿子朱诚渊受封辅国将军后,才可以领相应的八百石岁禄。问题是朱公鉱虽然只有一子,可家中人口并不少,老老少少多达七十余口,这一住支仅凭往日积蓄,家里恐怕要揭不开锅了。

因此朱公鉱仅仅去世半个月,朱公鉐就主动站出来上疏朝廷,诉说他家所面临的困难,请求准许他们继续领取镇国将军的岁禄,获得明代宗的同意。

“庚申……永兴王长子公鉐奏:‘弟镇国将军公鉱卒,遗下男诚渊年幼,恐虑有司如例住支禄米,无以具丧礼,且家众不免饥窘,乞仍赐给禄米。’从之。”(《明英宗实录·废帝郕戾王附录》)

景泰七年七月,在朱公鉐的奏请下,朝廷赐予镇国将军朱公鉱守坟民二户。明代,守坟民一般被赐予宗王级别,将军级别的很少有这待遇。

天顺元年(1457年)十月,朱公鉐又以侄子朱诚渊年幼,家中人口众多,生活困顿,居住的房屋又破败不堪为由上疏朝廷,请求给予特别抚恤。此事在礼部尚书、兴济伯杨善等人的强烈反对下,最终作罢。

天顺七年(1463年),镇国将军朱公䤡去世,朱公鉐再次向朝廷奏请准许其家属继续领受镇国将军岁禄。这次户部表示强烈反对,要求直接住支,待其子受封后再给岁禄。明英宗接受了户部的提议。

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西安夜景

至于朱公钤和朱公铠这两个堂弟,朱公鉐也没像堂伯秦康王朱志(土絜)那般把事情做绝。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南内之主、太上皇朱祁镇趁弟弟病重,发动政变重新君临天下。自知得位不正的明英宗为挽回自己的形象,来了一波福利大放送,朱公钤兄弟也吃到了这波利是。当年二月,明英宗降旨将二人送回西安,令其看守永兴恭宪王坟园进行思过。十月,又赐予二人每月十石食米。让他们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

明宪宗因为幼年的经历,对宗室相对友善,朱公鉐借着这股东风,上疏朝廷为两个堂弟求情,终于在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让二人成功复职,也算是了结了这桩公案。

“甲戌……复永兴王府庶人公铃、公铠辅国将军职。先是公铃、公铠有罪降为庶人,至是永兴王公鉐比拟赦原奏请,故皆复之。”(《明宪宗实录》)

阿越说

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初二,永兴王朱公鉐薨逝,在位34年,享年61岁,朝廷赐谥曰昭僖。朱公鉐在位期间友爱宗室,又敢于大义灭亲,且几乎不闹幺蛾子,总体而言是一个低调的贤王。

最后再说一下他的嫡庶问题。

“辛酉……秦府永兴王公铭薨。王,恭宪王庶长子,母夫人张氏。宣德三年生,正统八年封为长子,景泰六年开封永兴王,至是薨。年六十一。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昭僖。”(《明孝宗实录》)

《明孝宗实录》在书写他的生平简介时,称其为恭宪王庶长子,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他属于庶子的根源所在。但这段记载明显存在很大问题,竟然连他的名字都写错了。

朱公铭乃秦康王庶长子,后受封临潼王,与永兴昭僖王朱公鉐属于从兄弟。因为“铭”、“鉐”字形有些类似,礼官竟然不加辩解地将两者混淆了,且还不止这一处,《明英宗实录》也多次将朱公鉐记成朱公铭。

夜幕下的西安鼓楼

朱公鉐的生母张氏早在正统年间就晋封永兴王继妃,结果此处将她称为永兴王夫人,礼官在记述的时候显然没有仔细查阅档案。

至于称朱公鉐为恭宪王庶长子,更是无稽之谈。亲王庶长子要晋封都有父王、嫡母年满五十这道杠。需要援引这条祖训给自己树立法理的郡王庶长子,自然更难晋封。正统八年(1443年),朱志墣年仅37岁,若朱公鉐的身份为庶长子,何德何能可以受封永兴王长子?所以年代更近的《明英宗实录》的记载显然更可信。朱公鉐出生时为庶长子,生母晋封为永兴王继妃后,身份化庶为嫡,成为永兴王嫡长子。

相关文章

永兴恭宪王朱志墣:宗室中的事儿妈,与秦王府纷争不断

永兴懿简王朱尚烈:大闹凤阳府,被取消出镇巩昌府,所为何事?

宜城王朱贵㸅:有明一代第一个让庶长子成功晋封郡王长子的郡王

安定王朱尚炌:明代第一个造反的郡王,发配泗州守祖陵依然不安分

华阳康简王朱友堚:从兄友弟恭到兄弟反目

5 阅读: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