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越南姑娘,远嫁中国三年,从未踏上回家的路。
三年,足以改变很多事,也足以让思念在心中疯长。
她叫嘉欣,三年前,她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嫁给了中国小伙王洋。
初到异国,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巨大,嘉欣面临着诸多挑战。
但她并没有退缩,为了融入这个家庭,她努力学习中文,从简单的日常用语到复杂的表达,她一点一点地克服语言障碍。
她主动帮婆婆做家务,嘘寒问暖,希望能得到婆婆的认可。
起初,婆婆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媳妇并不热情。
毕竟,语言不通,文化不同,再加上一些对异国新娘的刻板印象,让婆婆对嘉欣心存芥蒂。
但嘉欣的真诚和努力,渐渐融化了婆婆心中的坚冰。
她看到嘉欣每晚都让王洋教她说中文,白天也对着视频练习发音,她看到嘉欣为自己捏肩捶背,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开始感受到这个越南媳妇的真心。
婆媳之间的关系,也逐渐从陌生到熟悉,从冷淡到温暖。
婚后半年,嘉欣怀孕了。
初为人母的喜悦,也让她更加思念远方的父母。
她想回家,想让父母分享这份喜悦,也想让父母看看她过得好不好。
可是,王洋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有时说怀孕不宜出行,有时又说孩子太小,路途劳顿。
嘉欣的思乡之情,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被压抑在心底。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
嘉欣的孩子已经两岁了,她对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浓烈。
她再次鼓起勇气,跟王洋商量回家的事。
“王洋,这个月你发工资能不能带着我回家看看啊,我想回家一趟。”
王洋正在打游戏,头也不抬地答应了。
嘉欣欣喜若狂,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要带的礼物。
她对回家的期盼,溢于言表。
命运似乎总喜欢开玩笑。
几天后,王洋中午就醉醺醺地回了家。
嘉欣一边照顾他,一边担心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王洋吞吞吐吐地说,钱被朋友借走了,暂时回不去了。
“嘉欣,你可能近期回不了娘家了,我等到暑假在带你回家,你看行不行。”
王洋小心翼翼地说着,语气里充满了愧疚。
嘉欣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了。
“王洋,你怎么可以这样一直欺骗我呢,这已经是第几次了食言了!”
“嘉欣,我已经说了今年一定会让你回去看家人的,但是这次确实是临时把钱用了。”
王洋试图解释,但嘉欣根本听不进去。
“你能有什么用途,大中午就出去喝酒,这难道就是你不能带我回家的用途吗?”
还没酒醒的王洋也爆发了,“你管我有什么用途,你想回家怎么不自己出去赚钱。”
两人的争吵声惊动了婆婆。
婆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把王洋拉到厨房,不断地往他脸上洒水,让他清醒一下。
“嘉欣,你可能近期回不了娘家了,我等到暑假在带你回家,你看行不行,”王洋在一边小声点说着。
“王洋,我已经说了今年一定会让你回去看家人的,但是这次确实是临时把钱用了。”
“这笔钱我是真的有用,不然肯定带着你回家了。”
“你能有什么用途,大中午就出去喝酒,这难道就是你不能带我回家的用途吗?”
“你管我有什么用途,你想回家怎么不自己出去赚钱。”
王洋清醒后,看着哭泣的妻子和生气的母亲,意识到自己错了。
“嘉欣,我是因为最近工作也不顺心,和兄弟在喝酒他们说有赚钱的门路,但需要入资我才将钱给了。
”王洋向嘉欣解释,希望得到她的原谅。
第二天,婆婆拿着一万元钱找到了嘉欣。
“嘉欣,这些钱你拿着,虽然不多但是足够你和小洋回家一趟。”
嘉欣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知道,这是婆婆的养老钱。
“妈妈,我昨天听到你和王洋的谈话了,这件事确实是我不懂事了。”
“嘉欣你想回家这是在正常不过了,而且你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见过父母了。
这件事情,我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我既然知道了,那我肯定是要让你回家看望父母的,嘉欣,你对我就像是对待亲妈一样好,我也不愿意看着你伤心难过。
你就放心回家去看父母,在家里我帮你看着孩子,你多住一段时间也没事。”
婆婆让嘉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嘉欣和王洋踏上了回越南的飞机。
一路上,嘉欣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嘉欣,是我不好让你受委屈了,就连你想回一趟家里我都做不到。”
王洋满怀愧疚。
“你没有不好,是我有理解家里的情况,我只考虑自己,现在就连回家还要花妈妈的养老钱。”
王洋不断地安慰嘉欣,承诺以后一定多带她回家。
回到越南,父母看到嘉欣眼眶红肿,心疼不已,母亲甚至开始责怪王洋。
嘉欣连忙解释,并告诉父母,她在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婆婆。
父母这才放下心来。
在越南的几天,嘉欣和父母聊了很多,分享了她在中国的生活。
离开时,母亲叮嘱嘉欣要好好照顾婆婆,下次带孩子一起回来。
返回中国的路上,嘉欣的心情轻松了许多。
王洋看着妻子,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让妻子常回家看看。
跨国婚姻,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付出。
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都需要双方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嘉欣和王洋的故事,展现了跨国婚姻的酸甜苦辣,也让我们看到了爱与亲情的力量。
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理解和沟通才是维系感情的基石。
那么,您认为,在跨国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