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个爆款视频,题目比较吸引眼球:《少吃水果能够少生很多病》。
作者说,水果里面的糖叫果糖,还不如咱们吃的白砂糖,因为人体代谢不了,最终果糖会转化为脂肪,让你越长越胖,容易引起鼻炎,还容易生痰。

那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果糖是什么?一个人每天可以吃多少果糖?
一般来说,有的水果果糖含量高一些,有些低一些,整体上来说占一半左右。
水果中的总糖分也是有高有低,高的20%多,低的不到百分之几,整体上,水果平均含糖量在10%左右。
那么,我们每人每天吃多少果糖才是安全的呢?世卫组织定的红线是每人每天不超过50克果糖,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咱们计算一下,假如一个人每天吃500克水果,这个量够大了,现在大部分人吃不了这么多。

那么总糖分是50克,其中的果糖大约是25克,属于非常安全的区间。
不过,假如一个人每天吃500克水果,那么他就不要再吃任何加工糖,包括白糖、葡萄糖等等,因为它们都含有果糖。
特别是白糖,其实和水果一样,也含有一半果糖,并不是这位中医说的白糖没有果糖。
吃水果可以获取到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果胶、多酚、单宁等等有益健康的物质,可以预防肥胖、高血压、癌症等等慢性病的发生。

而吃白糖,除了增加果糖,还增加了热量,是妥妥的有害健康的东西,这位中医却只字不提,或者他根本就不懂。
如果按照这位中医的逻辑,食物不完美就不能吃的话,世界上压根就没有可以吃的东西。
比如大豆黄豆、豆制品好,但是豆制品也有缺点,就是嘌呤含量比较高,按照这位中医的逻辑,我们这辈子就不能吃豆制品了吗?
运动好,但是过量运动则是过劳,反而有害健康,所以按照这位中医的逻辑,难道我们就永远不要运动?

大米和面粉,碳水化合物含量百分之八十以上,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就连中医最推崇的小米粥,升糖指数是71,也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
如果按照这位中医的逻辑,我们以后也不能吃米饭吃馒头,也不能喝小米粥了?
牛奶优质蛋白质和含钙的含量非常丰富,容易吸收,但是个别情况下,牛奶有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和便秘的问题,难道我们都不要喝牛奶,婴幼儿也只喝米粥吗?
事实上,对于许多喜欢高油高盐高糖重口味的人来说,适量吃一些水果,代替一部分大米白面,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

然而,根据《柳叶刀》2019年发表的“全球饮食结构与死亡风险”研究指出,中国因不合理饮食导致的死亡率和慢性病发病率居全球前列。
主要问题是高盐摄入、全谷物摄入不足、水果摄入不足,其中,中国人日均摄入水果量大约只有80克(世卫组织推荐量是250克),而低水果摄入与消化道肿瘤、心血管病相关。
2023年更新研究进一步指出,加工食品、含糖饮料消费量激增,导致肥胖和2型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看到没有,我们老百姓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水果吃的太多,而是太少了,最大的问题是精制碳水化合物(米饭馒头等等)吃的太多,含糖饮料和含糖加工食品吃的太多。
写到最后我有一个感慨,许多人抱怨大家不相信中医,问题是像这样的中医师,怎么可能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