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税务局短信的第二天,我的银行卡被转走了20万!”浙江某企业财务人员李女士至今心有余悸。这条看似官方的“税务自查通知短信”,实则是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税务部门近期紧急发声:全国多地已出现类似骗局,受害者轻则泄露隐私,重则倾家荡产!你,真的能识别这些披着“官方外衣”的诈骗手段吗?

诈骗分子利用每年3月个税汇算高峰期,精准投放钓鱼短信。常见套路包括:
伪造退税通知:谎称“您有一笔高额退税待领取”,诱导点击虚假链接(如假冒“chinatax.gov.cn”的钓鱼网站);冒充稽查人员:以“税务抽查”“企业未申报”为由,要求下载病毒软件或转账至“安全账户”;虚假人工服务:声称“专业退税”“快速通道”,骗取个税App账号密码及银行卡信息。关键数据:仅2024年,全国税务诈骗案件超7000起,单笔最高损失达230万元。

诈骗短信的“权威伪装”直击用户心理弱点:
权威背书:伪造税务局公章、使用“12366”尾号短信,甚至仿冒官网界面(如网页域名含“gov”变体);时间压迫:标注“逾期不办将处罚”“今日截止”,利用恐慌心理促使人匆忙操作;利益诱惑:以“高额退税”“免税优惠”为饵,吸引贪利者主动上钩。案例警示:江苏一企业因点击“税务核查”链接,公司账户被远程操控转走500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多次声明:
绝不通过短信/邮件发送税务文书;绝不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或转账;绝不使用非官方网址(如“.cc”“.net”等);绝不以个人社交账号(QQ、微信)联系纳税人;绝不对企业发起“突击检查”且无书面通知。核实渠道:拨打12366热线、登录“个人所得税”官方App或税务局官网查询。

第一招:识破“伪官方”破绽
查短信号码:税务短信仅通过“12366”尾号发送;验网址真伪:税务局官网域名统一为“chinatax.gov.cn”,其他均为假冒;辨话术漏洞:凡提及“安全账户”“人工退税”必为诈骗。第二招:筑牢“信息防火墙”
关闭照片定位:防止原图泄露住址;定期解绑旧号:避免废弃手机号被冒用;启用双重验证:为银行账户、税务账号添加动态密码。第三招:遭遇诈骗后的“急救包”
立即冻结账户:拨打银行客服挂失;保存证据链:截屏短信、通话记录;报警并联动税务部门:通过“个人所得税”App举报诈骗链接。
“一条短信毁掉一个家庭”绝非危言耸听! 税务诈骗背后,是个人信息裸奔时代的集体阵痛。国家网信办已启动“清朗·反诈护税”专项行动,但守护财产安全,更需要每个人的警觉。
今日头条互动话题:
你收到过“税务局”诈骗短信吗?如何识破的?转发给家人:测测他们的“反诈段位”!转发即功德:多一次扩散,少一人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