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推出10万亿级别的大规模化债?几个数据告诉你答案

张先生说知识 2024-11-13 16:45:17

今年最大的政策支持,终于来了!

10万亿化债,地方债务终于有救了!

10万亿化债

地方债台高筑,难以为继的事早就不算稀奇了。

2023年4月12日,一则新闻冲上热搜,贵州省宣布,依靠自身能力已经无力还债。

回溯过往的数据可以得知,2022年贵州省债务总量为1.25万亿元,而当年贵州的GDP才仅仅2.02万亿元,负债率高达61.89%,这个比例位列全国第二位。

虽然青海的负债率比贵州还要高20多个百分点,但要知道青海的经济总量毕竟有限,因此债务问题远没有贵州这么棘手。

事实上,贵州的问题并不是个例,以2022年的数据为例,全国负债率超过50%的除了青海,贵州之外,还有天津,甘肃,海南等省市。

此外,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负债率,都超过了30%,除江苏,上海和广东之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负债率都超过了20%。

可以看到,地方债务问题已经相当普遍,且规模巨大。

以2022年的各省的数据汇总来看,全国地方显性债务的总量高达32.67万亿元。

要知道,这个数据仅仅还只是显性债务,就是地方政府欠的债。

但事实上,隐性债务到底有多少,只会比显性债务更多,所谓的隐性债务,就是各地的城投公司为代表的地方国资背景的公司所欠下的各类债务;

这些债务虽然欠债的主体是公司,但其实这些公司大多是国资控股或者依靠地方财政维持运营。

由此可知,地方实际债务负担之大,绝非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而这一次,10万亿的化债政策就是为了解决地方隐性债务的问题。

根据财政部的相关介绍,未来五年,每年将安排8000亿元的地方专项债券,这部分专门用于化解地方隐性债务;

也就是通过政府发债的形式,募集资金,帮助各地的城投公司还债,这样就把隐性债务转换为了显性债务。

此外,全国人大又批准了6万亿的债务限额,也就是提高了政府债务规模的上限,这样可以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发债,这样就又腾挪出六万亿的资金,同样来解决地方债务问题。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所谓的化债并不是指将债务一笔勾销,而是通过借新还旧的形式,以时间换空间。

例如发行一个五年期的债券,募集来的资金首先归还即将到期的旧债,这样既防止了旧债债务违约,又能够争取到五年的时间来解决债务问题。

虽然,债并没有凭空消失,但至少能够帮助地方政府化解眼前的困境,让地方能够在短期内轻装上阵。

10万亿化债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事实上,就像刚才计算的数据那样,地方的显性债务已经高达32.67万亿元,10万亿的化债专项似乎不太够看。

但其实,地方的债务问题并不是集中到期,眼下需要解决的是即将到期的一部分债务。

事实上这一次的化债我们必须要看清几个事实。

第一,主要化解的隐性债务

刚才说了,所谓的隐性债务,即并非是政府直接产生的债务,但事实上这些钱又必须通过政府补贴或拨款的形式进行偿还。

这部分钱也恰恰是地方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

对于很多省份来说,能够偿还掉政府的显性债务已经相当不容易。

比如青海省,2022年的债务规模为3044.3亿元,当年全省的GDP仅为3610.1亿元,而青海省2022年的财政收入才329.1亿元;

各省的财政收入大致占据当年GDP的7%-10%,所以,青海的财政收入全部用于还债的情况下,想要完全归还债务,需要10年。

还有刚才说到的贵州省,2022年的债务规模为1.25万亿元,而同年贵州省的财政收入仅为1886.36亿元,想要还掉这1.25万亿的债务,需要6.7年的时间。

可以看到,地方的财政收入,想要解决政府所欠的显性债务已经是焦头烂额了。

如果再算上隐性债务,那么地方政府就真的难以为继了。

其实,这些年,地方财政困难的消息也不胜枚举。

这一次10万亿的化债政策,并没有提及大家非常关心的房地产,生育,消费等方面。

实际上就是专门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

既然地方财政很难再拿出更多的钱来化解隐性债务,就通过提高中央政府的债务规模上限以及安排地方专项债的形式,先帮助地方度过难关;

起码保证巨量的隐性债务,不至于立刻出现大规模的债务违约问题。

这样,地方政府就不必背负巨大的压力,可以有个更多的资金来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

毕竟,经济发展了,税收增加了,最终才能彻底解决债务问题。

第二,帮助地方政府减轻压力,但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地方政府自己

其实2023年4月贵州就已经在喊穷了,但是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中央并没有直接出手帮助贵州解决问题。

包括这一次的化债举措,也是借新还旧,不论是贵州,还是其他省份,大家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债务还在,只是争取了时间。

最终,各地要真正解决债务问题,还是需要各地自己去想办法。

为什么中央不肯一次性帮助地方解决问题呢?

其实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

如果地方的债务问题大到彻底无法解决,最终中央来兜底。

那么很快就会演变成,地方无序举债,反正不借白不借,还不起了没关系,反正还有中央兜底。

问题是,如果地方债务问题大到连中央也兜不住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老美就是这个问题,美国最近这些年,动不动就出这样的消息,联邦政府要停摆,连政府都无法保证正常运转,为啥呢?因为没钱给公务员发工资了。

除非联邦政府扩大债务规模的上限,也就是允许政府继续发债获取资金来解决政府运转的问题。

最终,美国总是迫于压力,不得不提高债务上限,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债务规模上限,导致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今年,美国债务总量已经历史性的超过35万亿美元的规模,而2023年美国的GDP才27.36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一年产生的财富,都还还不起债务,这个窟窿就非常大了。

很显然,美国的问题也是目前我国同样面临的问题。

如果中央无脑兜底,对应的一定是地方债务的无序扩张,那么结果就是终有一天,没人能兜的住底。

所以,中央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帮助地方解决眼前问题,但不能让地方的债务无序扩张,最终还是要提升地方的自我造血的机能。

目前,全国范围来看,只有广东已经完成隐性债务全面清零。

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省份则是债务困局最严重的地区。

未来几年,东北地区,中西部省份的核心问题就是严格约束新增债务,想要新借债,可能性越来越小,先化债,再发展才是稳健的思路。

因此,地方上一些无效的,低效的,重复的投资大概率都会被叫停。

比如地铁,是最近几年受限最严重的领域,在高峰时段,全国数十个城市都在疯狂建设地铁,但是最近几年,地方想要获得地铁项目的批复已经越来越难。

未来,地方有限的资金除了化解债务问题之外,将会更多的投入到实业之中,说到底,只有地方有了造血机能,才能彻底化解债务危机。

参考资料:

10万亿大化债来了!释放了什么信号?(国民经略)

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 最大力度化债举措出炉有何背景、影响多大?(财联社)

10万亿来了,如何理解“力度最大”的化债行动?(新浪财经)

马上评|10万亿元化债举措为地方“减负增肌”(澎湃新闻)

我国将增加6万亿元地方债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财政部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合计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证券时报)

1 阅读: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