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界“乌龙”事件!沙漠种小麦保产量,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小双聊国际 2024-07-07 06:09:13

近些年国外战争频繁,特别是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出现了粮食危机,我国为了确保粮食供应,这两年在大范围修筑高标准农田,新疆的麦盖提县也开启了在沙漠种植小麦的尝试。

找沙漠要粮,还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这勇气是真的大。其实麦盖提县也是无奈之举,全县面积非常大,可是三面环沙,沙地和沙丘面积占到了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轻度的盐碱地有46万亩,中度的有15万亩。这些地都没有被利用起来,种植苜蓿草都难活。因为降水量太少了,年均量只有43mm,还不及今年广东某些县区两个小时下的雨多。

降雨少也就罢了,蒸发量还出奇的高,一年能蒸发掉2000mm以上的水。

流沙也是一个难题,即便种上了小麦,抽水灌溉,风沙天气一来,刚发芽麦种就被掩埋了。

麦盖提县想要在沙漠上种植小麦,必须先治沙。方法是先把沙地沙丘给平整好,然后在附近用草方格固沙。按照山东日照援疆企业的方案,在平整好的沙地上先铺一层有机肥,比如牛屎羊粪什么的,这层有机肥铺好后,撒上抗菌剂确保有机肥不会被发酵。这一步是改善沙地土质,让黄沙变成真正的土壤,重点是能改变沙土之间的粘度,一把攥住后不会从指缝溜走能成团。

然后这家援疆企业还搞出了一套水肥管理系统,用滴灌补水的方式灌溉沙地,同时顺带着施肥。与传统麦田相比,生产单位质量的小麦,这种方式可以节水35%以上,还能减少三分之一的肥料使用。最厉害的是,农民可以打开手机来进行水肥管理,大大节省了人力。

沙漠种植小麦的产量怎么样?

没办法和内地相比,河南的小麦风调雨顺亩产可以达到1200斤以上,在麦盖提县的这些改良好的沙田里,每亩只能产出290多公斤,只有内地一半不到。但是能取得这个成绩,当地政府非常高兴,290多公斤要是放到古代,那绝对是良田了,麦盖提县的这些改良沙地亩产是低了一些,可这个县沙地多啊,如果都改良成这样的麦田,那么总产量肯定不会少。

在改良沙地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工作人员发现,种植小麦的沙地盐碱度在不断降低。这个发现让大家都很惊喜,土地盐碱度高一直是新疆农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麦盖提的沙地盐碱主要是氯化钠、碳酸钠还有碳酸钙等物质,这些物质多了,植物很难生存,更不用说粮食作物了。

这些沙地的盐碱度是怎么降下来的?

首先是有机肥的加入,降低了土壤的PH值。有机肥在被细菌分解时会产生多种腐殖酸,能够与盐碱中和。而前面所说的综合水肥管理系统,也可以向沙地里添加酸性物质,来平衡土壤盐碱度,比如磷酸钙、氯化铵等等。

另外,小麦收割以后,实际上也带走了一部分盐碱,这些盐碱被小麦吸收成了养料。随着小麦的不断种植,盐碱地的碱性物质被带走,这些沙地产量将会逐年增高。就和河南的兰考县一样,当年焦裕禄组织在兰考县大量种植泡桐,这些泡桐长大后做成家具和乐器,顺带着把土地的盐碱度拉低了,慢慢的兰考县的盐碱地就可以再次种植小麦了。

小麦收割后,产生的麦秆还可以还田,把这些麦秆翻下沙地后就是天然的有机肥,会进一步提高腐殖质土层的厚度。近些年我国的农林专家也在花大精力培育耐盐碱的农作物,袁隆平院士生前最后几年格外关注的海水稻也是其中一员。

有了这些优良的稻种和麦种,沙漠里也可以长出粮食,中国人的饭碗就能端的更稳了。有专家估算过,如果把新疆的戈壁和沙漠边缘的土地都利用起来,那么中国的可耕地还可以再增加6亿多亩,可以多养活4亿人口。

开垦的同时,也顺带把沙给治了。网上有人计算过,每年造5300平方公里的沙地,那么需要100年的时间,需要花费4—5代人的精力。这个时间看起来很长,可放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并不久远,农业科技的发展,还会大大缩短这个周期。另外,当下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带逐渐北移,天时也向着我们。

现在新疆一些地方已经在尝试造田、治沙、畜牧和光伏发电相结合的综合农业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宝贵之处就是可持续,农民的积极性高,沙漠治理了,自己的钱口袋也鼓了,居住环境还变好了,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力量。

0 阅读:2

小双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