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加拿大所有13个省的省长突然组团,连夜飞往华盛顿,上演了一出“政治朝圣”大戏。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向特朗普政府求情,请求美国停止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
这场行动的导火索是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宣布自3月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并取消对加拿大等国的免税配额。更狠的是,若叠加此前威胁的全面商品关税,加拿大输美钢铝可能被征50%的天价关税。面对这一“经济核弹”,加拿大省长们慌了。他们不惜冒着国内舆论的炮火,跑到美国游说议员、商界和工会,试图用“共同对抗中国”的剧本换取美国的怜悯。彭博社说,他们的核心话术是:“和我们合作吧!我们能帮你们打败中国!”
讽刺的是,就在半年前,加拿大还曾强硬表态要对美国“以牙还牙”,安大略省长福特甚至威胁要切断对美能源供应。如今这些狠话全成了泡影,剩下的只有13位省长在华盛顿的集体叩头。
这些省长的游说策略,是“教科书级的政治投机”。他们深知特朗普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于是干脆把中国塑造成“美加共同的敌人”,试图用“反华统一战线”转移矛盾,安大略省长福特是这么说的:“贸易战只会让中国受益!”但这种操作暴露了这些加拿大政客的双重无耻:
加拿大钢铝产业被美国卡脖子,之所以焦急,本质是其经济结构过度依赖美国(对美出口占比75%),但省长们不敢承认自身缺陷,反而将问题归咎于“中国威胁”。
他们一边对美国卑躬屈膝,一边却对华挥舞关税大棒——2024年8月,加拿大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甚至获得美国贸易代表的“掌声”。如今为了讨好美国,他们竟想把中国当成谈判筹码,全然不顾中加经贸关系早已千疮百孔。
更可悲的是,这种“中国牌”根本骗不过特朗普。美国对加拿大钢铝加税的真实目的,是逼迫其接受《美墨加协定》(USMCA)的修订条款,将产业链转移到美国本土。省长们以为高喊“反华”就能换来豁免,却不知在特朗普眼里,加拿大不过是随时可弃的棋子。
这些省长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对美跪舔,对华傲慢”:
面对美国的时候,他们毫无底线地妥协。安大略省此前扬言要下架美国酒类、撕毁“星链”合同,结果特朗普一宣布暂缓加税,省长福特立刻暂停所有报复措施,还谄媚地说“我们只是暂停哦”。
面对中国,他们就滥用关税霸权。2024年加拿大单方面对中国电动车、钢铝加税时,特鲁多政府高调宣称“与美国步调一致”,全然无视中方多次抗议。
这种双标背后,是加拿大精英阶层根深蒂固的殖民心态。他们幻想通过效忠美国维持“发达国家”体面,却忘了自己早已沦为附庸——加拿大铝业79%产量依赖美国订单,钢铝产业集中度极高,失去美国市场等于经济自杀。而当他们试图用“中国威胁论”向美国表忠心时,特朗普政府反而变本加厉:白宫官员放风称“关税可能叠加到50%”,直接撕碎了省长的幻想。
加拿大省长们的华盛顿之行,本质上是一份“投降书”。他们以为高举“反华大旗”就能让美国手下留情,却暴露了三个致命缺陷:
战略短视。他们没看懂特朗普的终极目标不是关税,而是彻底掌控北美产业链。即便加拿大今天跪下了,明天美国还会要求更多。
价值观分裂。口口声声“民主盟友”,却为短期利益出卖原则;对中国蛮横加税时大谈“规则”,被美国欺凌时又哭诉“不公平”,双标行为让人嗤之以鼻。
实力短板。加拿大75%的出口依赖美国,而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不到17%。没有实力支撑的“强硬”,注定是纸老虎的咆哮。
特朗普才不会瞧得起这些软蛋,对比加拿大的软弱,中国应对美国关税战时的强硬和坚决,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时,中国立即启动世贸诉讼,并多个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并且联合欧盟、东盟等经济体共同反对单边主义。
中国深知特朗普“交易艺术”的本质,因此每次反击都打在特朗普的痛点:你加关税,我断供原材料;你打科技战,我扶持国产替代。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
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让中国在贸易战中始终掌握主动权。反观加拿大,除了高喊“我们要报复”之外,连一份像样的反制清单都拿不出。历史早已证明:对霸凌者妥协,只会招致更大的霸凌。中国的应对之道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我们清楚——特朗普只尊重实力,不欣赏跪姿。
建国同志看不起软蛋,所以下跪没用,唯一办法你们愿意变成美国第51州的13个县(郡)的县长,关口立即拆除实现零关税。